八年级议论文练习说勤林家箴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分)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 4 分)3•第④段划线句子“有些”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4.你能够举出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论点是正确的吗?( 4 分)
5. 划出在文章中找出中心句。
6. 第2 段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这顺序能对调吗?为什么?
7. 文章的第4 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8. 给第3段补充一个反面论据。
9. 第3段的论点是_ 运用的论据属于___ ___________ 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
10. 第3段列举了两个论据,如果删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11. 请你再为第3段列举一个事实论据。
12. 文章首段引用韩愈的话有什么作用?
13. 第4 段后一句话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2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如:举马克思艰苦奋斗四十年写成《资本论》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想要成功就要勤,勤出成果的分论点。
(论证方法 2 分,举例 1分,说明作用 1 分)
3 有些不能去掉,因为有些说明了不是全部,因为有的天资差,反应迟钝的人即使勤奋了也不能变拙为巧,符合实际情况,去掉后就变成了全部,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不能去掉。
4 王羲之用写完字的毛笔将水池里的水洗成墨色,终成了大书法家。
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闻鸡起舞
5 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6 不可以调换 . 学习、思考、探索、实践 , 这四个词语是递进关系 ,它们体现了学习者治学的先后过程 .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是认识事物、掌握真理的整个勤学的必然趋势。
7 举例论证 ,举了“德摩斯梯尼不气不馁 , 坚持练习演说 ,成为演说家;”和“陈正元不懒不怠 ,勤学苦练,成为博学之士 .”的例子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勤出聪慧”的分论点 8方仲永也只为他的聪明而沾沾自喜 , 不思进取,最后却褪去了光华 ,湮没在众人之中。
9.第3段的论点是_勤出智慧。
运用的论据属于 ___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 举例论证 ___10.改为第四段。
不好,列举了两个事例论据,德摩斯梯尼练演讲和陈正元苦读书,两个事例很有典型性,囊括古今中外,更具说服力,更令读者信服,如果删掉一个,只能说明中国、外国的其中一方面,论据不够充分。
11. 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
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
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12 引用大家都熟悉的俗语,具有普遍性,大家容易认可;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大家也容易接受。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13. 不能,最后一句提到的“深刻含义”,是指对“勤”的作用、意义的认识——“勤”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有所建树的必要条件。
这句话囊括了前文论证时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名副其实的“收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