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影响的几点思考
汇率现状与趋势的分析
摘要:2002年下半年到现在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
面对美元的持续走高,国际市场的持续不稳定性,人民币的汇率也在不断的波动,在这种趋势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以及国际关系等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负面影响的情况下该怎么样应对及减少损失,本文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字:汇率人民币升值国际收支
一、人民币升值的现状
人民币的升值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国内市场经济和金融形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对消费、投资、外贸等领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减轻对外债压力,增强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能力,并对境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产生许多有利影响。
从长远角度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大内需、优化外贸增长方式、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利用外资等效果[1]。
表1:2004~2008年中国GDP总量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
但是若是对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过大或时机把握不当,也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分析及解决思路
(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人民币升值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现象,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例如影响我国的外贸、投资、消费等各个领域。
2006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出新高。
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是连创汇改以来的新高。
到2008年5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人民币6.9428元。
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4.4%[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既有利于我国出口型中小
企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对外贸的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却也提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相对价格,削弱了中小企业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企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表2:2005~2009年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失业情况表
数据来源:网易新闻网站。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科技集约型,改变过去的生产模式,用科技降低成本,使我国的价格优势在高科技,高效率的前提下产生。
(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
在过去一年中人民币持续升值,令不少外国的直接投资却步。
“如果人民币再继续升值,我相信这类外资直接投资真的会减少。
”远东控股董事总经理邱达根表示。
而政府在审批上显得更为严厉,“如果你可以在六至九个月内成立项目已经算了不起。
”邱达根说。
而审批时间得加长,直接影响到投资和被投资双方。
从被投资方来说,六至九个月后项目业绩更好,也许会提出更高的项目价格;对投资方而言,人民币升值不少令投资方必须重新估计对项目的投资。
邱达根以中航材为例,这项目从开始到成立整整花了一年时间,庆幸双方都了解到虽然其间项目的盈利更好,但远东控股也有人民币亏损,最后达成共识按原定计划合作[3]。
但是,在此间内地的确有不少项目因此流产。
在这种情况下,我过应该加大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完善外资在国内的制度。
已达到稳定外资的目的。
(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人民币的升值,使进口商品的竞争力增强,导致进口增加,代替了部分本国厂商的产品,因而使本国的劳动力使用量减少。
同样是本国的商品,因为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的增高,致使出口竞争力减弱,外国人购买我国的商品数量减少,本国的生产规模减小,同样使得生产商品的劳动力减少。
自然,人民币升值还会导致进口原料配件的价格相对之前都会有所减小。
对于出口厂家来说,生产成本的减小,这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
但就目前我国出口所占的比例远大于进口,因此总的来说人民币升值会致使失业的增加。
对此,国家应该加强优秀工人的培训,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型工人,以减轻就业压力。
(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从人民币升值所依托的经济基础来说,中国本币升值与日本1980年代本币升值所依
托的经济基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决定了人民币升值空间和时间是很有限的[4]。
大家都知道,日本战的崛起一方面得益于美国巨大财力的援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掌握了机电产品前沿技术,日本出现了一批诸如松下、索尼、东芝、丰田等掌握当时最前沿技术的本土公司,这些公司以其掌握的核心先进技术为依靠,主导产品迅速地出口到其它国家,这些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口,一方面为日本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对其它国家诸如美国等制造业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此情况下,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最终逼使日本于1985年签订了《广场协订》,日元从此开始大幅升值[5]。
就中国具体国情来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贸易规模日渐扩大,近年来贸易顺差又进一步扩大,日前已拥有近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人民币升值背景与当初日本非常的相似,但若从贸易结构上来分析,会发现中国目前人民币升值所依托的经济基础与日本当年不可相提并论。
与日本当年贸易顺差来源于其所拥有核心技术的机电产业不同的是,中国贸易顺差目前主要来源于初级产品出口及简单的加工贸易,在资源日渐衰竭、石油等原料价格飞快上涨及反倾销制裁加剧的背景下,这种贸易顺差是非常不稳定的,换而言之,中国人民币升值缺乏稳固的经济基础与技术支撑。
因此,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制定更加完善的金融制度来完善,稳定金融市场。
(五)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
中国是个有许多外汇储备的国家,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就代表,美元的贬值,相比之下中国的外汇就更不能换得等价的货物,无形之中,中国就损失了许多的物资[6]。
实际上,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国外经济学家早就有所看法。
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指出,人民币升值有多达18项的恶果:1.会延缓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2.会导致外国投资的下降;3.会使真实经济增长率下降;4.会恶化国民就业形势;5.会恶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6会.导致通货紧缩压力;7.会造成中国货币经济的不稳定,导致国有企业亏损面的上升;8.会削弱人民币在亚洲的信用地位;加重周边地区债务负担进而影响周边经济稳定;让大量投机资本获利并加重投机行为;9.会破坏中国对WTO的承诺,影响WTO的信誉等等[7]。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不可以大幅的变动。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币的却实是存在升值压力,这一点是不能去回避的。
我们应把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放在更为深层的背景上去考察,更加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避免汇率大幅变动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人民币升值的客观认识
自1997年到现在,我国的汇率政策相对稳定,这既推动了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
又为国民赢得了信心和信誉[8]。
因此,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在一定阶段、一定时期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也是难以避免的事实。
实际上,我国应该允许有一定的升值,从而使外贸顺差变为逆差,资本净外流变成净内流,这样国民财富也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继续增加,达到一个全新的经济水平。
但是这个升值的步伐是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
参考文献:
[1]翁杰明等编,《1995—-1996年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第157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1月。
[2]程晓农、吴仁洪,“我国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的演变与现实抉择”。
《管理世界》1987年第2期,第88页
[6]见“关于斯米克现象的讨论”专栏,《经济参考报》,1991年6月10日到8月31日。
[7]见《诺贝尔经济学》.
[8]蔡江南(华东化工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就业陷阱’:企业劳动就业现状的基本格局”,《第四届中国留美经济同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55页。
中国留美经济同学会198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