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学原点
七月是一个炎阳似火的季节, 我踏着酷暑的脚步登上从家 乡登
上北京上的火车。 怀报着渴求补充新的知识血液, 开阔视野 的目的;
怀揣着山区历史教师享受最高学府教育的激动的心情, 参加了由清华大
学继续教育学院为我们全国山区地区的初中历 史教师提供了一个最高级
别、最高水准的学习机会。
在这一个星期的培训中,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 80 多位学员
在学院建筑楼面对面地聆听了 9 位专家、教授的讲座, 其收获是 受益
匪浅。现在单独就扈老师《课堂基本功决定课堂教学效果》 讲座,谈一
谈自己感想和收获。
感想一:一节好课从“宏观上”教师应展现:有思想、有智 慧、有
激情、有文化、有个性。有思想;指的教师的学科教学的 管理思想、学
科理念等;有智慧:探究能力强、逻辑严密、教法 得当、引导有方,收
放结合,课堂有磁性;有激情:表情自然、 情感真实、“师场”强;有
文化:指人类通过自己脑体的劳动创 造的一切的精神和物质的有积极意
义的东西。 即课堂上教师决不 能将傲慢、灰色等具有消极东西诱导给
学生。有个性:指的是共 性基础上的特点,本色基础上的特点,不是个
别,是个人教学魅 力的表现。这是对新时代教师更高的层次的要求
感想二: 从管理知识的角度考虑: 课堂上教师应该追求“到 位”
而不是“味道”, 追求“到位”而不是“越位”。 到位是一 种责任和
能力;越位则一种迫害、侵害。这是对做一个合格教师 的基本要求。
感想三:一节好课的“环节”从微观上教师要展现:引课、 教学过
程、总结、设问、课堂高潮、板书等。也就是回归教学原 点,课堂环节
的思考。原点不是起点,也不是简单的,不是没有 思想,不是没有智
慧,是指教师把做什么事放在首位而且做到位。
回归教学原点之一:引课:引课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复习对 比、问
题引入、资料引入(文字、口述、视频、音频)。要求; 时间短(
2
—
3
分钟),抓眼球、抓注意、引话题,诱猜想。这 是打开学生学习心扉
的成功之门。
回归教学原点之二: 问题的设置——设问: 起到一个承上启 下的
作用, 任何设问必须在知识形成的关键点上设问, 在学生认 知上的含
糊处设问, 设问质量是一个教师对教材、 学情掌握水平 的表现。所设
置的问题做到:语言简练,指向性要强、要有启发 性;防止随意性、
防止过高、 防止歧义等, 设问的方式有问有答、 自问自答,有问不
答,最好的设问“有问不答”,是一种“此时 无声声有声”最高境界的
设问。
回归教学原点之三: 教学高潮。 教学高潮指教师的激情和学 生的
激情与课堂交流呈现超乎一般的活跃,并有一个短暂的持 续。反映一个
教师的个性和智慧。 教师预设高潮时要留一半清醒 一半醉,“一半
醉”指的是给学生预留一个想象的空间和思维 等。有些高潮是无法预设
的如即时高潮,教师要善于教师捕捉、
要思维敏捷。
回归教学原点之四:板书是师生交流活动,反映教师的理解、 概
括、指导,归纳等能力,板书是学生学习的大纲和向导,是学 生学习的
示范。目前多媒体的教学现已成为一种重要教学手段, 电子板书已成为
一种常态。多媒体运用一般是指教师的行为不能 完成时,某些内容反复
使用且版面较大;例题或练习题的显示; 在显示背景材料时但在实际的
教学中, 也还存在部分教师对整个 教学过程象放电影、刷卡似的,学
生学习过后过眼云烟,没有留 下任何痕迹。教学应该回归原点:重要的
板书最好不用电子版, 我们总不能忘记过去的老教师,手写板书时与学
生的心灵神会: 老师侧面注视着学生,随时观察学生的表情、反映、对
知识的理 解等。当学生的思维顺畅时,老师的板书如行云流水,用充满
愉 悦的心情欣赏他们的学生; 当学生的思维出现短暂的短路时, 老
师用舒缓,有板有眼的语调去板书引导、分析、启发鼓励他们的 学
生……。
传统的、精华的教学方式应该继承和不断完善。
扈老师的讲座,教给我们的不仅是教学的基本功、 教学环节 的思
考,更多呈现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复位, 唤醒我们对教学 原点重新
再认识、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