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和城市化进程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和城市化进程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城市化进程

2

———————————————————————————————— 作者:

———————————————————————————————— 日期:

第三节 城市的发展

一、城市化

(一)概念: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两层含义。

(二)意义:

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经济发展

2.城市化水平,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的发展。中心——边缘互动

3.城乡居民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趋同。缩小城乡差别。城乡趋同

(三)标志:(1)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较少,实际上,农村人口绝对量也在不断增加)

(2)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

(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第一阶段:自城市形成—十八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低水平的缓慢增长。城市人口比重1%~2%。城市规模小, 城市数目少。原因:生产力水平低,非农产业不发达。

2.第二阶段:18世纪中叶~1900年(两次产业革命)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1900年13.3%。原因:工业化。① 工业化扩大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工矿城市大量出现;② 工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为城市产业提供后备劳动者,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 工业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城市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

3.第三阶段: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因:① 第三次技术革命极大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② 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步走向工业化道路。

(五)当今世界城市化的对比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逆城市化导致城市结构合理(城市人口反流乡村,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城市化畸形,城市结构不合理(表现: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我国解决措施:限制大城市发展,适度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型乡镇,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型国家)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对比: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与速度 起步早,现代发展速度慢,

——真正的城市化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的起源地是英国,英国是世界城市化最早的国家,随后在其它发达国家陆续开始。 起步晚,发展快

——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水平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革命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70%左右。 城市化水平低

——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发展趋势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发展不合理——畸形

——原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表现:国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气、水、土、声、光的污染

教学问题:污染源、污染物、危害

(1) 原因:环境污染严重。

(2) 表现: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污染源 ① 家庭炉灶

② 工矿企业

③ 交通工具 ① 工业废水

② 生活污水 ① 生活垃圾

② 工业垃圾

③ 建筑垃圾 ① 交通运输

② 工业生产

③ 建筑施工

④ 社会活动

污染物 ① 煤烟、粉尘

②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③ 铅 影响水质的各种有害成分,及其淤泥

危害 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们健康。

温室效应、酸雨、酸雾、光化学烟雾、霾。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环境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许多大城市中心区,高峰期汽车的行驶速度只有十几千米/小时(高速公路上的是120~130千米/小时,普通公路是35~40千米/小时。)

道路发展速度赶不上汽车增长速度,人们的交通意识有待增强,石家庄每天增加各种机动车辆800多辆。 让学生谈石家庄交通拥堵的感受:打的五元的距离,要付十元,五元用来作待停费。并进一步谈交通拥堵的原因:

(1)人多、车多、路少

(2)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不合理

(3)行人安全交通意识淡薄

交通拥堵带来的问题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并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城市居民住房缺少,质量低劣,拥挤现象普遍,有些人甚至无家可归;世界上的多数大城市分布有贫民窟和棚户区。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乡村人口的大量涌入,内城衰落,企业老化等原因,导致失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城市化速度越快、越畸形的城市社会问题越突出。(贫富悬殊是城市生活水平低的表现,是出现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上海为例)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随着卫星城和浦东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是人口迁入卫星城和浦东新区,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与学生未来石家庄的四大组团:东藁城组团、西鹿泉组团、南栾城组团、北正定组团。近来的城市发展主要是建立新区—东开发区。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让学生结合石家庄近年来交通的建设思考改善交通环境的举措:拓扩原有干道——建设大街、裕华路等,新建主要干道及环行道:槐安路、二环路、三环路等,建设高架桥和高架路:南二环大桥、槐安路大桥、和平路体育大街大桥等。完善交通信号和各种设施及标识等,建立交通宣传屏幕和交通警示标识。

(1)交通方面:①新建或拓宽主干道,②建设环城道路,③建成高架桥和高架路,如:南浦和杨浦大桥和环城公路以及高架公路④修建地铁。另外,还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交通法规的建设和交通管理。加强公民文明交通的教育。

(2) 居住方面: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如商品房、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的购买,以及政府廉租房的建设,住房公积金制度及住房贷款制度的实施,使人们的住房困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市民住房难依然是我国大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它已经成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① 全面开展大气、河流和噪声污染的治理工作。

② 大力加强绿化建设: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多。

思考石家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治理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新建主要干道中间、两侧及主要路口的绿地建设,新建小区的绿地建设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