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2014年9月第29卷第9期 CJGMCM September 2014.Vol 29.9 ・1933・ 经方加味内服配合针灸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9例 曾 权邓万均 摘要:目的 总结经方加味配合针灸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治疗方法;方法 予经方(黄芪桂枝五物 汤)加附子内服,普通针刺取穴:太冲、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承山,得气后行自行针法;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其中治愈18 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0例;1月后复发3例,再次针灸治疗仍有效,总有效率100%。结论 经方加味配合针灸治疗不安腿 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不安腿综合症;针灸;附子黄芪桂枝五物汤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9.072 文章编号:1003—8914(2014)-09.1933.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29 Cases Treated with Classical Prescription C 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Zeng Quan Deng Wanjun (Huishu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zhou 550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classical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We gave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adds to monkshood,and ordinary acupuncture acupoints:IR3,SP6,ST36,GB34,BL57.After bringing the desired sensation,we manipulated. Results After 3 courses periods,there were 18 cases cured,8 cases markedly improved,3 cases effective.After 1 month,there were 3 cases replased,which was still effective by acupuncture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Conclusion Classical pr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was effective and worth to be used in clinica1. Key words:Restless Legs Syndrome;Acupuncture;Fuzi Huangqi Guizi Wuwu Decoction 不安腿综合征(RLS)是中老年人常见一种的神经 系统感觉障碍性疾病病,通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的双 下肢极度不适感导致睡眠剥夺,临床多表现为夜间睡 眠中或安静时出现双侧大腿和小腿难以名状的不适感 蚁走感、蠕动感、刺痛和胀麻感等,患者在睡眠中不停 地移动下肢或辗转反侧,迫使患者下床不停地走动,一 夜数次,捶打可缓解,早晨和工作时很少出现¨ 。笔 者临床运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附子配合针灸 治疗针治疗该病,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以飧同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9例全部来自惠水中医医院针灸科 从2007年一2013年4月收治确诊的患者,其中男12 例,女17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1岁;病程最短1 周,最长12年,每天夜间因不适而被迫踢腿18例,需 要活动关节来缓解不适者5例,依赖按摩腿部以缓解 者6例。所有病例均参照王维主编的《神经病学》教 材中的不安腿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判定。 1.2治疗方法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附子煎水 内服每Et 3次。方药组成:制附子(先煎30分钟)30g, 作者单位:贵州惠水县中医院针灸科(惠水550600) 黄芪20g,桂枝15g,赤芍20g,大枣15g,生姜5g。普通 针刺方法:取穴:太冲、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承 山。操作方法:用75%的酒精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 用直径0.25×25ram长毫针直刺太冲;0.25×40mm直 刺三阴交、承山,0.25 X 75mm足三里斜刺向条口, 0.25 X 35mm阳陵泉直刺,均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 气后,留针3O分钟,留针期间运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 附属医院已故黄选玮老中医的自我行针法 行针,保 持持续的酸胀感。每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 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治疗后临 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偶 在入睡前发生,但不影响睡眠;有效:治疗后自觉症有 下肢不适感状减轻,仍需自我按摩或揉压下肢局部后 症状方能缓解或方能人睡;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 改善。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其中治愈18例,显效 8例,有效3例,无效0例;1月后复发,再次针灸治疗 仍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
・1934・ 光明中医2014年9月第29卷第9期 CJGMCM September 2014.Vol 29.9 2.2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某,女61岁,教师;2012年5月4日就 诊。5 年前,在夜间睡梦中不明原因出现小腿蚁走 感,惊显后症状消失,而后间断发生。3 年前患者觉 症状加重拌有大腿部刺痛和胀麻感,辗转反侧,一夜数 次,捶打可缓解,遂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不 安腿综合症”,并予阿普唑仑片内服后症状消失.尔后 停药复发.2 月前患者因畏惧长期服阿普唑仑片的副 作用,求治于我科。入院见症:精神差,饮食可,二便正 常.查体:舌淡胎薄白,脉涩,余无异常.辅查:无异常. 综观舌脉,中医诊断:血痹之营血滞涩型,西医诊断:不 安腿综合征。予停服阿普唑仑片,按上法治疗3个疗 程后症状消失.随访1月未见不适。 3体会 不安腿综合征中医尚无对应病名,《金匮要略 日》:“血痹阴阳俱微,村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 体不仁如风痹状”。就其临床表现可以归为中医“血 痹”、的范畴,病机为阴阳气血不足,营血滞涩;治以益 气通阳行痹。《内经》日:“白为阳、夜为阴”,“阴平阳 秘,则精神乃治”;患者素体阴阳气血不足,加之夜间 阴气盛,营血更易涩滞,故患者多夜经发病。中医治疗 疾病的原则是治病求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本 方中制附子,辛甘,能温补阳气,散寒止痛,黄芪甘温益 气,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以助血行;桂枝温经通阳;芍药 和营理血、缓急止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五药合用 治其本。针灸处方中太冲为足厥阴经输穴、原穴,肝主 筋,刺之能疏利筋脉;阳陵泉为筋会,用之舒筋养筋;肘 后歌:“筋转而痛,泻承山而在早”,故刺之;足三里为 足阳胃经之穴位,足阳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刺之能 益气,补血,行血;三阴交为足太阴脾之穴,脾主肌肉, 刺之能濡养肌肉;诸穴合用以疏利行血通脉,筋肉而治 其标。在针灸的手法上运用了黄老的自我行针法加强 了针灸的针感持续时间,加强了疗效。针药合用标本 兼治,故能有效地解出病人痛苦,此方法简单,值得 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62. [2]杨通神,黄山珊.针刺为主配合患者自我行针法治疗肩周炎640 例『J].中国针灸,2005.25(7):508. (本文校对:李娜收稿日期:201 3—10—3 0) 芒针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42例 林庆学 邓召梅 摘要:目的 探讨芒针深刺对结肠慢转运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结肠慢转运性便秘患者共42例,用芒针深刺天枢穴,观 察对比治疗前与治疗2周及6月后,便秘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结肠转运时间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2周及6月后比较,患者便 秘临床评分疗效和结肠转运时间疗效均优于其它疗法患者,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芒针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转运性便秘疗效确 切,患者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芒针;结肠运转慢性便秘;针刺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9.073 文章编号:1003—8914(2014)一09—1934—02 芒针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演变而来。《灵枢 ・九针十二原》记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八日长 针,长七寸……”。现代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 用极细而富有弹性的优质不锈钢丝加工而成,因其形 状犹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针灸大成》又称之为“环 跳针”。文献中芒针治疗的优势病种很多,如:前列腺 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胃肠疾病、中风、运动系统疾病 等。而且由于取穴较少,疗效较好,乐于被患者接受, 作者单位:山东莒县中医医院(莒县276500) 故临床运用比较广泛。杨兆钢教授又对芒针常用穴的 深部解剖、生理进行了细致反复的研究,更是奠定了芒 针治疗的理论体系。 结肠慢转运性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也是难治性 便秘,约占便秘患者的15%~30%,主要表现为粪块 干硬,便意减少,还可伴有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此 类患者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但结肠转运时间显著延 长,因此结肠转运时间测定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性指标。 该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