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探索性实验设计的教学探讨

生理学探索性实验设计的教学探讨

・282・ 

医学主要以技术为支撑,以动手能力作保障。因此, 应加大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教学与临床联系的 

有效手段 。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性强、涉及面 

广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运用理论 知识分析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与理论知识的复习相 

结合。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在注重基本技 

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 

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如寄生虫标本的制作与染 

色、鼠疟原虫薄血膜的制作与染色、外周血的采集及 

厚血膜的制作、粪便直接涂片法、厚涂片透明法、包 囊碘液染色法、尼龙袋集卵法、毛蚴孵化法、饱和盐 

水浮聚法、肛门拭子法等病原学诊断技术。通过实 践教学中开展的多项寄生虫病实验诊断的技术操作 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提高了学生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 向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在实践教学中,由带 

教老师指导,选择与检验诊断有关的小课题,让学生 

熟悉和了解科研的基本方法,如科研课题的选题、设 

计、操作、数据处理、撰写综述或论文。既考查了学 生阅读文献的水平,又训练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使 

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2.4把素质教育融于实践教学全过程针对医学检 验的诊断是流水线作业,如标本收集、编号、预处理、 

实验操作、判断结果、书写及分发检验报告等多个环 

节,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践阶段的心理素质教 

育,主要是遇事沉着冷静,对检验结果特别是异常结 

果敢于判断;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小差错不必惊 慌,而应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对一些异常结果,要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3月.12(3 

科学的态度出发,善于判断,培养学生的科学判断能 力、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及团队协作精神。 

3讨论 

随着教育观点的不断更新,综合素质教育是人 

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部分,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 

新的要求。有德无才会误事,有才无德会坏事,医德 是否高尚,是衡量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指标H]。 

实践证明,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培养高素质检验医 师尤其重要,笔者以教学改革立项为切入点,综合素 

质培养和临床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采用理论教学、 

基础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现代诊断技术、 

社区服务、临床和现场教学、流行区常见临床病原生 物学检验的诊断、防治及思想教育等多种教学方式 

的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和经验。我们将加大改革的力度,学习和借鉴兄 弟院校的经验,持续深入开展和总结创新教育与综 

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晶琴,李琴,许子华,等.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的实践 与思索检验[J].检验医学教育,2008,15(4):29—30. [2] 张波,府伟灵.医学检验专业实习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 医学检验教育,2002,(3):32—33. [3] 蒲晓允.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对医学检验教育的挑战[J].重 庆医学,2003,32(12):1669. [4]崔寒英.医学检验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07,7(3):512—5l3. 作者简介:农子军,男,1955—10生,本科,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9—12—16] 

生理学探索性实验设计的教学探讨 

崔胜忠, 朱国庆, 袁孝如 (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南京210029) 

摘要:探索性实验设计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相关任课教师介绍探索性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二阶段由 学生汇报实验设计并分组讨论;第三阶段对修改后可行性较强的实验设计由学校提供条件,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施。在这个 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课后的问卷调查也表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可。总结了教学过程 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探索性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R33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49(2010)

03—0282—0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3月,12(3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医学本科生的实验 

教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24%左右。以前的生理学 

实验主要是所谓的“验证性”实验,即学生按照实验 

手册或教师的布置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其目的是为 

了通过实验验证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 

堂理论教学的印象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手术操作规范,为 

临床的应用打下基础。然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过 

程中往往墨守成规,是所谓“教师宣讲实验要求一 

教师演示实验操作一学生模仿实验操作一教师总 

结”的实验课模式。在这样的实验课教学中,学生 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机械地按照实验课本 

和老师的布置操作,因而往往缺乏积极性,也不利于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思考性和创造性。在国家着重 强调自主知识产权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实验教 

育模式已经显得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了。为此, 

我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摸索,20世纪9O 

年代正式开始对医学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科生开展探 

索性生理学实验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下,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生理学问题,独立设计一个实 

验来“探索”问题的答案。 

1探索性实验设计教学的实施过程 

探索性实验设计的课堂教学和讨论共用时10 

学时,分3次进行。 

第一次课堂教学为专题实验设计讲座,4学时。 

主要内容是: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包括选 

题、实验设计、预备实验和正式实验、数据资料的处 

理和统计分析、书写论文或研究报告五个部分;②实 验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实验对象、处理因素和观察 

指标,并介绍相关病理模型的应用;③实验设计的基 

本原则,包括对照原则、随机原则和重复原则;④实 

验设计大纲和基本格式;⑤提供给学生主要的参考 

书和期刊;⑥主要的文献检索手段;⑦布置实验设计 

任务。要求学生以一个实验小组为单位(通常4 

人),自主选题,查阅资料,于4周后上交实验报告。 

第二次课堂教学4学时,于第一次课堂教学后 

的第5周进行。由学生分组汇报实验设计,一组同 

学上台宣讲,其他组的同学和教师进行提问。要求 

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于2周内对实验报告进行修 ・283・ 

改、完善和补充,对于选题极不合理的或照抄、照搬 

应付差事的,要求重新撰写。 

第三次课堂教学2学时,在第一次课堂教学结 

束8周后进行。对经过较大修改的实验设计进行重 

新评估,并从所有的实验设计中挑选出部分设计合 

理、具有新意且切实可行的方案组织实施。 

2探索性实验设计课程的效果评估 

为了解同学们对该教学模式的意见,我们就学 

生探索眭实验设计教学对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以 

即时获悉同学们的反馈信息更好促进生理学教学。 

问卷调查包括10道选择题,单选、多选不限,并征询 

同学们的建议、意见和要求。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可 

信度,学生匿名回答问卷。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2份,回收202份。认 

为该教学模式好和较好的学生分别为83.2%和 

15.8%。85%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展实验设计教 

学,并且反映对生理学课程的学习有帮助。86%的 同学认为实验设计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 

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有帮助,并建议在 

现有的实验设计学时数基础上再增加2—3学时以 上。大多数同学赞成在今后历届学生中继续开展实 

验设计教学。78%的同学非常希望完成设计合理、 

意义较大且具备完成实验条件的实验设计,但同时 

担忧学习任务重,没有足够时间去完成实验。调查 

发现,半数同学花了3—5小时课外时间用于实验设 

计。 

就如何评价学生的生理学实验设计水平,同学 

们的意见集中在评分,按一定比例记人生理学成绩、 

评选优秀实验设计和通过课堂讲解、课外探讨、讨 

论、批改实验设计报告等方法,了解自己实验设计的 

优缺点,提高实验设计水平和能力。 同学们还提出一些建议,如上课时多介绍一些 

专业进展,开拓思维;暑假期问提供一些实践机会; 

上课时介绍一些经典实验;开设有关文献检索的讲 

座等。 

调查表明,大多数同学非常欢迎开展实验设计 

教学,同学们认为实验设计教学有助于培养科学思 

维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自学能力,学会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对自 ・284・ 

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较大帮助,能更好地适应社 

会需要。我们将根据同学们的建议,进一步改进教 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3 生理学探索性实验设计教学模式的总结和思考 

3.1 生理学探索性实验设计教学模式的优点 

3.1.1 有助于提前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为以后研 

究生阶段和进入临床工作后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 

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现阶段的研究生在 

做科研的过程中也体现出被动.I生——只等待导师布 

置任务去做,而不会自己主动去寻找和完善自己的 

实验课题。这反映出在本科阶段接受科研设计训练 

是多么必要。 3.1.2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生理学问题,培养勤 

于思考的好习惯 当前的学生在学习生理学或其他 

一些医学学科的时候,往往认为是机械的“背”的学 科,就是把老师讲的笔记整理好,在考试前加强记忆 

就可以了。确实,这样的学生在现有的考试体制下 

可以得到不错甚至很好的分数。但是在进行生理学 

实验设计的时候,特别是寻找题目时,就要求学生一 

定要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有深度的理解,并进行深人 

思考,从而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提出科研假设,进 而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索。这就能起到促进学生摒弃 

思想惰性的作用。 

3.1.3 进行探索性实验设计有助于锻炼学生多方 

面的能力 包括如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找所 

需资料的能力;熟悉和掌握实验设计原则,提高设计 

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过程中可以锻 

炼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等等。 

3.2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3.2.1 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不足 生理学课程的 

教学大都在大学的一年级或二年级阶段,这个时候 

学生所学的大学课程不多,对各学科的知识综合运 

用能力受限,学生所接触到的实验技术、实验手段也 

有限。这会大大限制学生在实验设计时选题的自由 度。不过,我们在评判实验设计的时候,强调题目上 

的科学性和设计思路上的逻辑性以及学生对实验设 

计几大原则的应用性方面,而弱化对学生自己实际 

操作实验的可行性的要求。这样就能既提高学生选 2010年3月.12(3 

题的自由度,又能达到训练学生掌握原则的目的。 

另外,在优选的课题进行实际实施阶段,我们请相关 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指导学生以弥补其实验技能方 

面的不足。 3.2.2对实验带教老师的要求较高 由于学生选 

题广泛,设计技术手段多样,所以就给带教老师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课堂管理能力,以及指导学 

生的耐心。为此,一方面我们尽可能的用高年资教 

师带教,另一方面,由已有丰富带教经验的老师示范 培训来提高所有上课老师的水平。另外,在实验程 

序上我们也作了一些小小改进,即在第二次课堂教 

学之前3—5天就让学生把实验报告交给具体的带 

教老师,这样可以使老师有的放矢进行一些预先的 

准备。 

3.2.3 实验设施不足 在我们挑选部分优秀的设 

计付诸实施的过程,经常会受到目前所能提供的实 验仪器设备的局限。与目前的高校扩招和教学模式 

的改革相比,我们的教学资源相对不足,而且已有的 

教学仪器陈旧、落伍。在这方面,我们学校也花了大 

力气成立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加强教学资源配 

置,与时俱进地引进新的教学仪器设备,尽量给学生 

提供较多的仪器选择,甚至把一些公共平台的科研 用仪器设备在某些时段向本科生开放,这大大促进 

了本科生实验教学的发展。 

3.2.4其他方面在实践中,我们也注意到有些 

同学不愿意动脑筋,找一些参考书,东拼西凑出一份 

实验设计来交差,甚至有实行“拿来主义”,抄一份 

交给老师。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目前医学生 

的学时数相对过多,没有太多的业余时间外,学生已 经习惯于“死啃书本”的学习模式也是一大重要原 

因。对此,我们通过把实验设计课的成绩记人实验 

课成绩和在实验设计评讲时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大大减少和杜绝了此类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韩丹,张桂林,黎旭文,等.生理实验中实行学导式教学法的初 步成效[J].医学教育,1992,(9):29—30. [2] 朱启文,商丽红,姚阳,等.关于生理学实验设计课的实践和探 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2):141 

—142. [3] 王生兰,

吴穹,曹学锋,等.设置病理生理学实验设计课的尝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