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概况“汪清”源于满语(女真语)本音“旺钦”,意思为“堡垒”。
后又改叫大肚子川,大肚子川名称的由来因这里的小平原中间宽而得名。
设县之后,由于前清时音义附会,将“钦”改作“清”,又因当时奉天兴京(辽宁新宾)之东有一旺清边门,音义同此,再更“旺”为“汪”。
故得今名。
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东经 129°51′至130°56′、北纬43°06′至44°03′。
南北纵长108公里,东西横距152公里,紧靠东北亚经济贸易区。
与我国开放城市绥芬河、珲春、图们相邻,面向绥芬河、长岭子、沙坨子、图们、三合、南坪、双目峰等8个口岸,距俄罗斯40公里,距朝鲜18公里。
全县幅员面积9,016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辖8镇1乡。
境内还有汪清、大兴沟、天桥岭三个州属森工企业及庙岭水泥厂。
全县人口26万,有汉、朝、满、蒙、回等多个民族聚居。
汪清县人民政府驻汪清镇汪清街东392号。
辖8个镇、1个乡:汪清镇、大兴沟镇、天桥岭镇、罗子沟镇、百草沟镇、春阳镇、复兴镇、东光镇、鸡冠乡。
境内还有汪清林业局、天桥岭林业局、大兴沟林业局。
林地资源全县有林地面积787106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9.3%,境内有三大森工企业(汪清林业局、天桥岭林业局和大兴沟林业局)和一个县属林业局(汪清县林业局),其中县属林业局有林地面积282000公顷。
毗邻的黑龙江省宁安市、穆棱市和东宁县及俄罗斯、朝鲜,境内拥有丰富的林产资源,也为我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林木资源在汪清丰富的森林资源中,珍贵树种比重较高,红松、柞树、云杉、紫衫、椴树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紫衫、黄菠萝更是保护树种。
柞树林比例较大,其林地面积达23074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28.7%,柞木活立木蓄积量2304万立方米占活立木蓄积量的26.3%。
柞木以其木质致密、淀粉性高的特点广泛用于食用菌生产。
其它如桦木、红松、落叶松林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长期以来,汪清木材90%以上以原材料或半成品销售,缺少有一定规模的木材深加工企业,致使失去其巨大的增值潜力,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同时,辽阔的森林资源、林间草地也为牛、羊等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源开发1、畜牧养殖——牛、羊2、特禽养殖——森林猪、鸡3、食用菌栽培——黑木耳为代表的4、木材综合利用——密度板5、木制品加工——高档家具生产6、装饰建材——细木工板、地板7、药用林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林下资源据调查,全县有各类经济植物149科934种,其中成片的野生植物38种184片。
在这些植物中,有药用植物145科745种,其中食用菌植物17科56种;山野菜植物24科48种;工业原料植物42科282种;香料植物28科97种;蜜粉源植物50科94种;观赏植物58科286种(木本园林植物21科89种)。
这些野生经济植物不但分布广泛,储量也较可观。
据1985年统计,年总储量56970吨,集中成片储量573吨。
(1)以五味子、人参为代表的中药材资源汪清的生态环境是理想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品质好,中外驰名。
2003年汪清野生五味子通过欧盟有机认证。
另外,人工散养野山参、人工种植西洋参、园参、沙参、水飞蓟等中药材初具规模。
丰富的林地资源为中药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特产部门预测,2004年汪清县五味子干品产量为336吨,人参881吨,水飞蓟1936吨。
(2)以蕨菜、刺嫩芽为代表的山野菜资源山野菜是生产在野生植物群落中的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天然净化、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倍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汪清山野菜品种多,质量好,资源丰富,据统计,汪清地区每年可采摘山野菜1000吨左右,采摘量不足资源量的3/10。
(3)以黑木耳、榛蘑为代表的食用菌资源黑木耳、榛蘑等野生食用菌是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多糖类物质和干扰素诱发剂的产品,对人体血压、血脂、胆固醇具有调节作用,是可食、可药、可补的佳品。
汪清黑木耳大县的建设,使食用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据特产部门测算,2004年汪清食用菌总产量2812吨。
其中黑木耳产量1546吨、双孢菇产量600吨、其它菌类586吨。
(4)以野生山葡萄为代表的野生浆果资源野生山葡萄、篮靛果、笃斯越桔、野弥猴桃等野生浆果在汪清林区均有分布,以其独特口味、营养丰富被誉为野果佳品。
据《延边长白山资源指南》、《长白山植物》资料记载,汪清县资源储量为野生山葡萄2000吨、鲜篮靛果280吨、鲜笃斯越桔100吨、鲜野弥猴桃2000吨。
由于季节性强,采摘量受到一定限制。
(5)以林蛙、水獭、野猪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资源汪清县有野生动物157种。
有观赏动物、药用动物、毛皮动物和狩猎动物,汪清林间沟系纵横,应加大沟系开发,做好野生动植物养殖,其发展潜力巨大。
资源开发利用导向:——五味子、人参、水飞蓟等中药材为原料的现代制药——山野菜采集和深加工——黑木耳等食用菌的栽培及深加工——野生山葡萄等野生浆果的深加工——林蛙等野生动物养殖及深加工矿产资源汪清地区地壳有着复杂而悠久的演化历史,成矿地质条件极为优越,境内有多条大型矿产成矿带。
自1924年开展地质调查以来,共发现各类矿产资源41种(其中:今年新发现6种),占延边州矿产资源的47.1%,现有各类矿床(矿点、矿化点)256处,各类矿山企业50余家,正在进行的地质勘探矿点73个,已初步查明资源储量29种,其中油页岩、石灰岩、金、铜、钼等资源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延边州主要优势矿产。
全县矿产种类齐全,总量丰富,矿产资源的区域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矿产资源既有可观的基础储量,又有较好的找矿前景,2007年汪清县被定为“全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县”。
汪清县矿产种类齐全。
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中,包括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等4大类。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油页岩、铀(天然气);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铜、铁、钼、铅锌、钨、银、钒、钛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石灰石、饰面用大理石、水晶、麦饭石、硫、泥炭等;水气矿产主要有:矿泉水、地下水(地热)等。
全县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具有一定规律性。
煤炭主要分布在春阳、百草沟盆地和复兴地区;油页岩分布在罗子沟盆地中,在百草沟镇,东光镇新兴也发现了油页岩,正在做前期勘探工作;金主要分布在嘎呀河上游支流及下游百草沟镇、汪清镇和绥芬河南部一带,查明岩金储量占全省3.82%;水泥用石灰石主要产在庙岭和青林一带。
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矿种。
能源矿产:以油页岩、煤炭为主,特别是罗子沟油页岩。
金属矿产:以金、铜、铁、钼为主,其次是钨、铅、锌。
非金属矿:水泥用石灰岩、装饰用大理石、水晶、麦饭石等。
水利资源地表水资源资源状况:汪清县境内主要有嘎呀河、绥芬河、珲春河三大河流,其中嘎呀河境内流长181公里,年径流量达12亿立方米,占全县河流径流量的67%,流域面积624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9.4%。
支流众多,担负着全县农业生产用水的97%,工业生产用水的99%,生活用水的91%。
绥芬河境内流长98公里,年径流量4.8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45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7.3%。
珲春河境内流长32公里,年径流量1.35亿立方米.境内河流水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利设施陈旧,河流流程短,河道比降大,流泄迅速,局部易产生旱灾、洪灾。
汪清区域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平均年径流量为18.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7.47万千瓦,每平方公里占有19.4千瓦。
其中嘎呀河流域12.7万千瓦,绥芬河流域4.77万千瓦。
嘎呀河、绥芬河流域可开发站点25处,装机容量7万千瓦,年发电量2.22亿千瓦时,占全县水能资源的44.5%。
目前,我县已建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为33434千瓦,设计年发电量9740万千瓦时,占可开发水能资源的43.8%。
地下水资源汪清县内地下水的形成及分布受地层、层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汇水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全县分为不同的水文地质区,各水文地质区内地址构造、人口等不同,地下水资源量、埋深、可利用量、可开采量和已开采量也不同。
据《汪清县水志》记载,全县地下水埋深在1.5米—20米之间,地下水资源总量51511万吨/年,可开采量26980万吨/年,可利用量4952万吨/年。
矿泉水为经检验的矿物质含量达到国家标准的地下水。
目前,已探明的县内矿泉水资源量不多,经国家地质矿产部门鉴定的有3家。
最大的是汪清河北啤酒厂内的矿泉水,它源于距地面108米深的碎屑岩松散层,该岩层为屏风山脉与南部平原地块结合带,该结合带东西长达8公里之多,水量充足,水质较好且稳定,无季节变化,日出水量可达1000吨以上。
另外,西崴子矿泉水日出水量80吨左右,春阳鹿鸣山矿泉水日出水量50吨左右。
水域资源县内总水域面积为7720公顷,水面总面积4566公顷,可供养殖的水面面积2500公顷,已养殖的水面面积900公顷,还有1600公顷水面有待开发。
2003年水产品产量275吨。
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30吨,自然江河捕捞水产品产量145吨。
开发利用——长沟水利枢纽工程等水电站建设——嘎呀河水资源利用等水利工程——嘎呀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矿泉水开发和利用项目——满台城水域养殖及旅游开发项目耕地资源全县实有耕地面积41150公顷,占总面积的7.4%,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25公顷。
其中旱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88%。
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日照时间,适宜栽培黄烟、水稻、蔬菜等土地面积为26130公顷,主要分布在汪清、百草沟、大兴沟、东光四镇;适宜种植大豆、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向日葵等作物耕地面积为30250公顷,主要分布于罗子沟、鸡冠、蛤蟆塘、复兴四镇;适宜种植蔬菜、玉米等,耕地面积为9994公顷,主要分布在天桥岭、春阳两镇。
资源开发利用导向:1、黄烟生产基地——百草沟、东光镇为主2、绿色大米生产基地——百草沟、天桥岭镇为主3、高油大豆生产基地——罗子沟镇、蛤蟆塘乡为主4、马铃薯生产基地——罗子沟、复兴镇为主5、水飞蓟生产基地——复兴镇为主6、中药材生产基地——汪清镇为主汪清镇简介汪清镇是中国木业之都——汪清县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心。
汪清镇位于汪清县西南部,汪清河沿岸。
距离俄罗斯边境90公里,距朝鲜边境20公里。
辖区总面积258.61平方公里,总人口97,262人,由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等多民族构成。
全镇辖14个行政村,5个镇直单位。
汪清镇东部多山,西南部低而平坦,属于河谷平地,自然环境十分幽静。
镇内无霜期为1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4.5℃,年日照时数为2,38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560毫米,属于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
农作物以水稻、蔬菜、大豆、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高油豆、葵花籽等。
汪清镇不仅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山区小镇,而且它的历史悠久,境内砖瓦厂附近曾是渤海王暂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