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8 Vol.(10) No.22-128-
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与传统二维后装治疗剂量学参数的对比研究A comparative study on dose parameters of treating cervical cancer by three-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and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韩秀丽 (山东省单县中医院,山东 菏泽,274300)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8)22-0128-02 【摘 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与传统二维后装治疗剂量学参数的对比。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40例行宫颈癌放疗治疗患者,使用后装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观察患者在三维后装治疗下与传统二维后装治疗下的靶区覆盖指数、危及器官体积指数与靶区适形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靶区覆盖指数无显著变化,且三维后装治疗与传统二维后装治疗的2次计划与1次计划的靶区剂量与危及器官剂量无显著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后装的靶区适形指数明显优于二维后装,二维后装的膀胱、直肠体积指数明显高于三维后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三维后装治疗宫颈癌能够对患者的膀胱与直肠形成更好的保护,但二者在靶区剂量与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不存在显著变化。【关键词】 三维后装治疗;二维后装治疗;宫颈癌;剂量学参数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ose parameters between three-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and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on treating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40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given afterloading therapy plan system. The target coverage index, the organ volume index and the target-conformal index between three-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and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of the target coverage index, the target dose and the dose of the risk organs between the two times plan in groups (P>0.05). The target-conformal index of three-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The rectal volume index of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hree-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hree-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in treating cervical cancer can form a better protection for bladder and rectum.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arget dos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organs in groups.【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afterloading therapy; Cervical cancer; Dose parameters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22.059
将体外照射与腔内照射联合使用可有效提升宫颈癌的照射剂量,同时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其周围组织受到损伤,有效治疗宫颈癌,尤其是使用后装治疗,更将获得良好的效果。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临床中多使用CT、MRI等技术进行扫描成像,并将其引入到腔内后装治疗中[1]。本文将重点探讨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与传统二维后装治疗剂量学参数的对比。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40例行宫颈癌放疗治疗患者,年龄为45~67岁,平均年龄为(52.1±5.3)岁,所有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类型,其中共有27例患者处于IIB期,13例患者处于IIIB期。1.2 方法
使用三维适形强调放疗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体外照射,每次1.8Gy,进行6周照射,共28次,总剂量为50.4Gy;在体外照射4周并转入后装治疗前使用MRI对患者的喷枪进行扫描并获得相应的扫描图像。在患者的宫腔与阴道内放置CT下专用施源器,以此对患者的靶区参数进行检测。对患者进行CT扫描,图像层厚设定为3mm,随后将扫描成像置入三维
后装系统中,对肿瘤靶区、直肠、膀胱进行勾画,以使医生能够看见整个病灶区。在阴道穹窿上、旁开2cm作为A点,利用二维计划进行剂量测量。医生在三维后装治疗系统下分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 第22期
-129-
别实施二维与三维计划设计,剂量为每次30Gy。1.3 观察指标①二维与三维计划关于危及器官评价指标的观察,主要包括膀胱与直肠的体积指数。②二维与三维计划关于靶区评价指标的观察,主要包括靶区覆盖指数与靶区适形指数。 ③三维后装治疗与二维后装治疗的2次计划与1次计划的靶区剂量与危及器官剂量比较。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二维与三维计划关于危及器官评价指标的观察二维计划的膀胱与直肠的体积指数明显高于三维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二维与三维计划关于靶区评价指标的观察二维计划的靶区覆盖指数与三维计划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明显优于二维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三维后装治疗与二维后装治疗的2次计划与1次计划的靶区剂量与危及器官剂量比较三维后装治疗与二维后装治疗的2次计划与1次计划的靶区剂量与危及器官剂量无显著差异,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次计划与1次计划的靶区剂量与危及器官剂量比较组别MQZP2次1次2次1次靶区组87.4885.964.024.23-1.5320.127膀胱组82.9581.0214.248.76-0.6810.493直肠组77.9878.968.4813.02-0.0740.9423 讨 论经过多例临床检验得知,宫颈癌的癌变面积较大并且常出现在其中一侧。在以往的临床检测中,医生多使用传统二维后装治疗,主要包括X线扫描,由于技术的落后,因此常难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其治疗计划多采用根据曼彻斯特系统所确立的处方剂量点,然而国际上相关的报告指出,该剂量点并未包括肿瘤的实际照射量,因而无法有效检测患者的癌变范围[2]。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临床中多使用三维后装治疗技术,主要包括CT扫描、MRI检测等,运用该种治疗技术可有效描述靶区覆盖指数、危及器官体积指数与靶区适形指数的对应关系,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进而便于医生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依据相应的临床研究可知[4],三维后装治疗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对患者病灶区的照射体积,同时能够提升对GTV、CTV的覆盖率,因而使得患者的盆腔控制率达到90%以上,并且未出现较大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依据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知,通过使用三维计划技术中的CT扫描所得出的直肠与膀胱体积的直方图与二维计划相比,
其照射剂量分别高出1.5倍与1.4倍[5]。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通过使用三维后装的技术进行治疗,其靶区适形度明显较优,并且在进行腔内照射时有效避免了对其他脏器的损伤,例如在较大程度上保护了膀胱与直肠等组织,对患者形成了较大的保护,主要原因在于使用CT扫描或者MRI检测能够准确确定患者的病灶位置,因而有效提升了照射量与覆盖率,进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良好控制。通过鲁文力等[6]关于宫颈癌三维后装放射治疗计划中剂量归一基于参考点和参考体积的剂量学参数比较的研究可知,使用三维后装放射治疗计划有效提升了宫颈癌的照射量,进而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我院认为相比于使用传统二维后装治疗,使用三维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病灶区的照射量,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对其他脏器的放射性伤害,对患者形成良好的保护,更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式。由于本次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使用三维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除此之外,对于目前的医疗技术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以此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1]吴爱林,吴爱东,刘云琴,等.宫颈癌二维近距离后装治疗中危及器官参考点剂量与三维体积剂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6,36(11):847-851.[2]唐成琼,佐合拉古丽·木塔力甫,古丽娜·库尔班.超分割三维后装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 40(5):679-682.[3]周勇,杨勇,燕平,等.局晚期宫颈癌在CT引导下二维以及三维腔内后装放疗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比较[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7,45(4):394-396.[4]王嘉琪,李静,宋海涛.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67-70.[5]肖遥,欧阳翼,陈锴,等.MRI引导下的宫颈癌三维后装治疗进展[J].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