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1 生产187.60万株优质苗木及350亩苗圃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总论 1.1 项目提要 . 1.1.1 项目名称:右玉县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1.2 建设地点:右玉县威远镇
1.1.3 建设单位:右玉县林业局
1.1.4 法人代表:马 晓
1.1.5 主管单位:右玉县人民政府
1.1.6 项目性质:新建
1.1.7建设目标:新建苗圃350亩,生产优质苗木187.60万
株。 1.1.8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建筑254平方米;温室3300平方米及滴灌、水池等配套设施;机井3眼,固定喷灌342亩、全光喷雾育苗设施10套,拖拉机1辆,小四轮2辆,旋耕机1台,打药机1台以及锅炉、配电、道路、围墙等配套设施。 1.1.9 建设规模
1.生产规模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2 新建苗圃350亩。其中:樟子松70亩,沙棘嫩枝扦插50亩,四
倍体刺槐50亩,文冠果50亩,胡杨50亩,火炬树42亩,云杉30亩,温室占地6亩(净面积3300平方米),全光喷雾占地2亩。 2.产品规模 生产优质苗木187.60万株。其中:樟子松13.75万株,沙棘嫩枝扦插49.00万株,四倍体刺槐11.25万株,文冠果35.00万株,胡杨45.00万株,火炬树23.10万株,云杉10.50万株。 1.1.10 建设期限:二年(2009—2010年)
1.1.11 建设进度 2009年完成计划的70%,2010年完成计划的30%。 1.1.12 建设投资 基地建设总投资4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7.58万元,占总投资的70.57%;其它费用22.64万元,占总投资的5.03%;铺垫流动资金109.78万元,占总投资的24.40%。 1.1.13资金来源 申请省级投资36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政府配套90.0万元,占总投资的20%。 1.1.14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 年平均总成本费154.45万元。其中:固定成本70.06万元,变动成本84.38万元。经营成本136.45万元。 年平均销售收入367.28万元,税金及附加24.13万元。其中:增值税22.0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10万元,教育附加0.66万元,价格调控基金0.33万元。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3 年平均利润总额188.70万元,所得税56.61万元,税后利润
132.09万元。 所得税后净现值(12%)340.81万元,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23.7% , 所得税后静态回收期4.8年,所得税后动态回收期5.7年。投资利润率41.9%,成本利润率122.2%,产值利润率51.4%,投资利税率47.3%。 综合以上,财务指标是很高的。 2.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项目培育的沙棘、文冠果、樟子松、云杉、胡杨、四倍体刺槐、火炬树等都是极好的生态树种。其中沙棘、文冠果、云杉十分耐旱,特适用于晋北地区,四倍体刺槐和火炬树种的根蘖性很强,对于自然林业发展和扩大森林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该基地建成后,每年可为社会提供苗木187.6万株,在本县的保持水土、庇护农田、防风固沙、供氧及净化大气、绿化、美化等方面都将产生较大的生态效益。 该基地的建设每年为社会提供187.6万株优质苗木,其中:樟子松13.75万株,可造林1858亩。云杉10.5万株,可造林1419亩。大果沙棘13.75万株,可造林619亩,每亩产鲜果500公斤,年产鲜果31万公斤,每公斤0.6元,采果收入19万元。共计收入559万元。此外,文冠果、胡杨等既是生态树种又是很好的经济树种,也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基地的建设为右玉县生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依据 1.山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晋计农经函[2002]26号关于“开展山西林木良种产业化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4 2.《山西省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纲要》
3.原林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种苗工作的决定》 4.国家林业局《全国林木种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5.国家林业局《全国林木种苗工程建设》 6.《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LYJ128-92) 7.《营造林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 8.原林业部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国有示范苗圃建设要点》 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GB6000-8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11.《右玉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总体规划》 12.《右玉县2001—2010生态建设规划》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新建苗圃350亩。生产优质苗木187.60万株。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建筑254平方米;温室3300平方米及滴灌、水池等配套设施;机井3眼,固定喷灌342亩、全光喷雾育苗设施10套,拖拉机1辆,小四轮2辆,旋耕机1台,打药机1台以及锅炉、配电、道路、围墙等配套设施。 项目建设期限为二年(2009—2010年),2009年完成计划的70%,2010年完成计划的30%。 项目建设总投资4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7.58万元,占总投资的70.57%;其它费用22.64万元,占总投资的5.03%;铺垫流动资金109.78万元占总投资的24.40%。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5 申请省级投资36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政府配套90.0
万元,占总投资的20%。 所得税后净现值(12%)340.81万元,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23.7% , 所得税后静态回收期4.8年,所得税后动态回收期5.7年。投资利润率41.9%,成本利润率122.2%,产值利润率51.4%,投资利税率47.3%。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与由来 环境与发展是人类21世纪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生态环境建设非常重视,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把“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园林绿化工作均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西部大开发和全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开始全面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深化,国土绿化工作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都在为改善生态环境、营造绿色空间、建设秀美山川而努力。 从我省目前的林业发展状况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6 治沙工程、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平原绿化二期工程
已全面铺开,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国土绿化新格局正在建设之中。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干果经济林为主体的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也即将实施。明年又是国家拉动内需,增加生态环境投入的大好时机,以上各项工程的建设都需要有大量的、品类繁多的优质苗木作保证。林业要发展,种苗是关键,相应地,作为造林绿化基础的苗木生产业必然会有一个广阔的市场和大的发展机遇。 右玉县地处山西省西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适宜多种林木的培育生长,尤其“沙棘”以其独特的景观、丰富的营养而驰名中外,位列全省沙棘种植业、加工业之首。近年来以沙棘为主的种植业、加工业已成为发展右玉经济及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县委、县政府提出在今后五年内全县发展20万亩沙棘,10万亩良种文冠果。面对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该县的种苗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名特优良种苗木供需矛盾突出。为了进一步发展该县林木产业,培育名、特、优、新品种,满足林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增强右玉县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经济实力,经过认真考查和论证,决定在威远镇新建“右玉县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2.2 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
2.2.1应用需求分析 2.2.1.1 全省苗圃和苗木生产现状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http://www.ztxdzx.com 7 根据省种苗站统计分析,全省现有各类苗圃5000多个,面积21
万亩,年出圃苗木13亿株。苗木普遍存在乔木树种多,灌木树种少;常用树种多,名优树种少,尤其是新培育出的经济树种很少,品种相对老化,影响了我省经济林产业的发展。而且苗圃建设科技含量低,生产手段落后,管理粗放,仍处于初级生产水平阶段。 2.2.1.2 种苗供求状况 “十一五”期间,全省年均造林需苗木8亿株、种子100万公斤才能满足当地造林绿化需求。“十一五”期间规划造林1674万亩,年均造林335万亩,需苗木12亿株,全省目前尚有宜林地4810万亩,可预测造林苗木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随着全国以及我省“六大生态工程”的启动和城乡绿化步伐的加快,各类绿化苗木需求量还会逐年增加。尤其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经济林的发展规模和种苗需求量将急剧上升。目前全省苗圃出苗总量约10亿株,总量供应不足。另外个别树种和品种存在结构不平衡,部分地区存在余缺不平衡的供求矛盾。 从右玉县来看,在十一五期间该县承担国家日元贷款建设生态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项目,也需要大量的优质良种苗木。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每年还有许多西部省区到该县调运苗木,其种苗市场前景可观。 2.2.2 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