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中叠字及其英译浅谈

古诗词中叠字及其英译浅谈

古诗词中叠字及其英译浅谈姓名:陈建燕班级:英本2045班学号:200407204摘要:叠字是汉语修辞的一种方法,古代诗词作家更是常常用到叠字来抒情、叙事、状物、摹声。

诗词中的叠字有名词叠字,动词叠字,形容词叠字和副词叠字。

叠字的英译方法有:叠字叠译、语义对等翻译、语用对等翻译,压韵体翻译。

关键词:古诗词;叠字;种类;翻译法引言: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一种语言凝练、精粹、内涵丰富而且韵律优美的文学体裁。

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可以见到叠字这一特有的修辞形式。

纵观中国古典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叠字的运用随处可见。

单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叠字便多达十二处之多。

然而,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谴词造句习惯不同,我们在将汉语诗词中叠字译成英文时,往往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本文将试着从分析叠字的种类入手浅谈叠字英译的几种方法。

1.诗词中的叠字的种类从叠字在句中的位置分,有句首叠字,如《诗经》中《关雎》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中叠字,如。

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句尾叠字,如王建的《望夫石》中“望夫处,江悠悠”。

这种分类是形式上的,根据词性的不同,叠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1名词叠字名词叠用往往是表示不可数事物或者可数事物的复数。

如:①.(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7]P192By old ramparts autumn wind soughs through the reeds.这里的“萧萧”指的是风声,故是名词。

②.(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8]P11In that blue ocean of a sky: endless thoughts, night after night.这里的“夜夜”指的是夜复一夜。

1.2动词叠字动词叠字表达的是动作大,时间长或者是动作重复。

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7] P266It drizzles endlessly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纷纷”指雨下个不停,即雨下的时间长。

②.(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杜甫《梦李白(一)》[7] P146But to be parted in life is pain unending.“恻恻”在这里的意思是哭泣,是个动词。

1.3形容词叠字形容词叠用时,往往是修饰名词,以加深加重对事物特征的描述。

如: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 P114Dark were the clouds, heavy with rain;Waters boiled into misty spray.这里的“青青”是形容乌云的样子,“澹澹”是水波荡漾的意思。

②.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碳翁—苦宫市也》[7] P201His temples grizzled, his ten fingers blackened.“苍苍”是花白的意思,是形容老翁的鬓角都白了。

翩翩两骑来是谁?——白居易《卖碳翁—苦宫市也》[7] P201Then up canter two riders; who can they be?“翩翩”是形容马跑的快的意思。

③.夜船吹笛雨萧萧。

——皇莆松《梦江南》[1] P15Of flute-songs played adrift one rainy night of yore.“萧萧”雨下的大。

④.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6] P164Beside the brook green grasses grow.“青青”是形容草的绿色。

1.4副词叠字副词叠字与形容词叠字形式类似,有时容易混淆。

区别的方法主要看叠字修饰的对象,修饰名词特征的是形容词,描述动作状态的是副词。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加强语气,有的副词还有摹声的作用。

如: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7] P141Everywhere the leaves fall rustling from the trees;While on for ever rolls the turbulent Yangtze.“萧萧”描述的是落叶飘然而下,纷纷扬扬,沙沙作响的样子。

“滚滚”指长江水奔腾不息的湍急之势。

②.(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家》[1]P87As they meet, they talk friendly, without cease.“依依”是指谈话投机。

③.匆匆春又归去。

——辛弃疾《摸鱼儿》[6] P160Too hastily, I fear, twill leave again.“匆匆”是说春天的脚步很快,作者是在感叹时光飞逝,这与朱自清的《匆匆》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上述四种叠字中,动词叠字和名词叠字较少见,副词的相对多一些,最多的是形容词的叠字。

2.诗词叠字的英译诗词翻译是技巧更是艺术,具体到叠字的英译,则更加讲究。

古诗词中的叠字除具备信息功能外,还具备表情功能与美感功能,使语言生动活泼,更富有感染力。

翻译时如不把叠字处理好,无疑是一大损失;而要把一连串叠字很好的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又确实是一大难题。

所以叠字英译时,译者必须很好的把握分寸,何时应该照译,何时不译,何时只译出意义等,都必须心中有数。

观察叠词的种种译法,常用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

2.1叠字叠译即直接重复某个英文单词来翻译汉语的叠字。

重复是用的往往是形容词或是副词,这在形式上与汉语的叠字十分相似。

如: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8] P87Green Green the grass upon the plain.②.错,错,错!Wrong, Wrong, Wrong!莫,莫,莫!——陆游《钗头凤》[6] P145No, No, No!③.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溪。

——寒山《杳杳寒山道》[3] P46Long, long the pathway to Cold Hill; Drear, drear the waterside so chill.④.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8] P165Raining, raining steadily along the river.以上四个例子都是将古诗词原作中的叠字直接用英文的叠字短语译出,不仅不令人感到累赘,相反却很好的再现了原作的特色,不失为佳译。

2.2语义对等翻译众所周知,汉语的叠字远多于英语的叠字,直接叠字翻译的情况毕竟有限,大部分的汉语叠字在英语中找不出相对的叠字。

英语中如果大量运用叠字,反而会视为内容空虚,冗余累赘,此时,可以从语义对等的角度进行翻译。

语义对等是指在译文的句法和语义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再现原作者在特定语境下所表达的确切含义,因此,翻译时应从多方面考虑叠字的词义,选择与汉语相应的英语词汇。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方法。

2.2.1若叠字具有“每”的意思时,英语可译成each, every等词;若不强调“每一个”,可用复数形式来译。

如: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8] P30Now everywhere the cries of birds are heard.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二首·其二》[8] P169That every grain comes only through long toil.③.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菩萨蛮》[6] P25All will say the Southern land is fair.例子①、②中的“处处”和“粒粒”都强调了每一处,每一粒的意思,③中的“人人”便是统指所有人,是一个复数概念。

2.2.2运用拟声词。

如:①.车辚辚,马萧萧。

——杜甫《兵车行》 [7] P85Carts rumbling, horses neighing.这里将汉语的拟声词译成对等的英语拟声词。

②.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骆宾王《咏鹅》 [2] P13Honk, honk, and honk, with upward neck thou to the sky loudly sing.拟声词honk(呷呷叫声)三次重复,很好的体现了原诗叠字产生的童趣。

③.坎坎伐檀兮。

——《诗经·伐檀》 [4] P201Chop, chop, our blows on elm-tress go.以chop摹伐木之声,保存了原诗的形式与声音。

2.2.3运用动词。

如:①.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P160Evening snow keeps pouring down at the camp gate.这里用一个动词词组pouring down形象立体的描述了大雪纷纷扬扬的样子。

②.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李煜《浪淘沙》 [2] P50Without the blind the rain is pattering.原词中的“潺潺”是象声词,指小雨。

译者用patter(急拍,轻拍)这个动词的-ing 形式把一幅雨下个不停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③.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时方始休。

——白居易《长相思》 [6] P17My thoughts stretch endlessly;My grief wretches endlessly.“悠悠”指无穷无尽的样子,这里wretch是名词做动词用,与上一行的动词stretch 形成对仗,勾画出一位闺中少女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的情景。

2.2.4运用n.+prep.+n.或A and B短语来体现重复在n.+prep.+n.短语中,名词用单数、复数都可以,常用的介词有by, after, no, to, within, upon等,这种方式表达力极强,在叠字的英译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在A and B的短语中,A,B两部分为并列成分,它们可以为同义词,也可以为反义词,用同义词时语气得到加强,反义词则形成鲜明对比。

如:①.(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 P45One after another, celestial lords descend.②.晴川历历汉阴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1] P100By sun-lit river trees can be count’d one by one.③.(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6] P107Why need they stay tighter night and day?④.青泥何盘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