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2011年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大同杯)初赛试题详解

上海市第二十五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解析(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2011.3.13 上午9:00-10:30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7题,计108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每题6分,共7题,计42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

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自己带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1.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体积B.内能C.温度D.比热容解: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肯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故选C.2.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甲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C.甲D.道路两旁的树木解:C、甲乙两人并排骑自行车前进,甲看到乙是静止的,乙和甲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符合题意.A、乙骑自行车时,乙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地面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乙骑自行车时,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乙和迎面驶来的另一辆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迎面驶来的车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乙骑自行车时,乙和道路两旁的树木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道路两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解答:B 折射;ACD为光的反射4.夏日炎炎,气温节节上升,小徐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

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 )A.体积变大了B.比热容变大了C.质量变大了D.密度变大了解: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体积在变大.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由此可知,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无关,所以水银的质量不变.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虽然水银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水银的体积变大了,所以水银的密度减小了.比热容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水银的比热容不变.故选A.5. 某人在车后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突然发现车辆前方出现情况,他马上改用120的水平拉力使车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车受到人合力大小为( )A.40牛B.80牛C.120牛D.200牛解:当人推车时,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阻力应等于推力,即f=F推=80N;而当人拉车时,车的速度仍然向前,故阻力方向不变,阻力与拉力方向相同,故合力F合=F拉+f=120N+80N=200N;故选D.6.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千米/小时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A.15-20/秒B.20-25/秒C.25-30/秒D.30-35/秒解:小青乘坐轿车的车速为V=100km/h≈27.8m/s;一般轿车的长度大约为4m左右,可求两车的相对速度V相对=S/ t =4m 1s =4m/s;该轿车被小青的车超越了,该轿车的车速一定小于小青乘坐轿车的速度,所以该轿车的车速为V车=V-V相对=27.8m/s-4m/s=23.8m/s.故选B.7.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A.F甲=F乙,h甲>h乙B.F甲=F乙,h甲=h乙C.F甲<F乙,h甲=h乙D.F甲>F乙,h甲>h乙解:(1)比较甲、乙可知,物块无论怎样放置,它的质量是不会变的,因此磅秤的读数F 甲=F乙;(2)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图中海绵的受力的作用面积小于乙,因此,甲的压强大于乙,海绵下陷会较深,即h甲>h乙.故选A.8.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若将木块虚线以下的部分截去,则()A.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下降的高度相同B.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木块下降的高度更大C. 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水面下降的高度更大D. 木块下降,水面上升,且变化的高度不相同解: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浮力与重力相等,则F浮=G木ρ水gV排=ρ木gV木V排/ V木=ρ木/ρ水因为木块密度和水的密度不变,因此木块淹没的体积与木块体积的比值不变;当将木块虚线以下的部分截去后,木块淹没的体积与此时木块体积的比值变小,故剩下的木块会下沉一些;由于木块的总体积减小,因此淹没的体积也将减小,则水面也将下降.故选B.9.一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5伏上升到6伏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增大了0。

5安。

则该电阻的阻值为()A.12欧B.11欧C.10欧D.2欧解: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则电压为5V时,通过R的电流是5V/ R ,电压为6V时,通过R的电流是6V/ R ,由题意可得:6V /R -5V /R =0.5A,解得:R=2Ω.故选D.10.近年来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原因是()A.被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B.被大气反射到太空的太阳辐射增加C.被大气吸收的地表辐射增加D.被地表反射到太空的太阳辐射增加解:C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气的保温功能增强,气温也就随着上升,11.甲、乙两灯为钨丝白炽灯,将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里都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那么()A.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比乙灯大B.甲灯消耗的电能一定比乙灯多C.甲灯的电阻比乙灯大. D.甲灯两端的电压比乙灯两端的电压大解:AA、两灯并联在照明电路里都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所以两灯的额定电压相同,甲灯的额定功率比乙灯大.A选项对.B、甲灯比乙灯亮,所以甲灯的功率比乙灯大,根据公式W=Pt可知,甲、乙两灯虽然并联在照明电路里,但通电时间不确定;故甲灯消耗的电能不一定比乙灯多.B选项错.C、并联在照明电路里甲灯比乙灯,加在两灯之间的电压相同,甲灯的功率比乙灯大,根据公式R=U2 /P 知,甲灯的电阻要比乙灯的电阻小;C选项错.D、甲、乙两灯并联在电路中,甲灯与乙灯两端的电压相等.D选项错.故选A.12.容器内原来盛有水银,有一只小铁球浮在水银面上,如图(a)所示。

现再向容器里倒入油,使小铁球完全浸没在这两种液体中,如图(b)所示,则()A.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大B.铁球受到油的压力而下沉了些C.铁球上升些使它在水银中的体积减小D.铁球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动解:首先铁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这个浮力全部由它排开水银获得,当加入油后,铁球受到的浮力不变,还是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悬浮),但这个浮力由它排开水银和排开油获得,大小等于它排开水银的重力和排开油的重力之和,可见,加入油后,水银提供的浮力变小了,也就是它排开水银的体积变小了,铁球就会上浮一点.故选C.13.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A.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B.在严寒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小冰花出现C.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棒冰周围冒出“白气”D.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解:A、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气,而是小水珠,是液态,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B、由于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凝华现象,所以我们会在玻璃窗的内侧看到美丽的冰花;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棒冰较冷,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棒冰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D、夏季,有时天气闷热,气温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水管中的地下水的温度较低,水管的温度较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水管表面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选B.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伏;当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伏,此后15秒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焦。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10伏B.R1的阻值为18欧C.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9欧D.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4:3解答:C设电源电压为U,R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当滑片P位于中点时:(U-4)/ 4 = R1 / (R/2) (1)当滑片P位于右端时:(U-6)/ 6 = R1 / R (2)解(1)、(2)得U=12V,R1=R(不选择A)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示数是6V,R1电压U1=12V-6V=6VQ1=I²Rt=(U1²/R1)*t得到R1=U1²t/Q=(6V)²*15s/60J=9ΩR=R1=9Ω(选择C)滑片P至于变阻器的中点时P1=U1²/R1=(12V-4V)²/9Ω=64/9w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P1'=U1'²/R1=(12V-6V)²/9Ω=4wP1:P1'=64/9w:4w=16:9(不选择D)15.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解:(1)首先可以确定点光源S在凸透镜右侧两倍焦距处可以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一个虚像;(2)点光源S通过平面镜可以成一个虚像,形成的这个的虚像又可以通过凸透镜在第一次成的实像上再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因此会出现两个实像,两个虚像.故选A.16.在两端开口的弯管内用两段水柱封闭了一段空气柱,A、B、C、D四个液面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现将左侧试管底部的阀门K打开,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A、B、C液面相对各自原来的位置上升或下降的长度△h A、△h B和△h C之间的大小关系为()A.△h A=△h B=△h C B.△h A>△h B>△h CC.△h A>△h B=△h C D.△h A=△h B>△h C解: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空气柱长度增大,压强减小,C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A液面下降,AB之间液面高度差减小,A相对于底面压强最大,所以A下降的最大,其次是B,上升最小的是C液面,与D液面下降的高度相同.故选B.17.分别用铁和铝做成两个外部直径和高度相等,但内径不等的圆柱形容器,铁杯装满质量为m1的水后总重为G1;铝杯装满质量为m2的水后总重为G2。

下列关系不可能正确的是()A.G1<G2,m1<m2B.G1>G2,m1>m2C.G1<G2,m1>m2D.G1>G2,m1<m2解:如果G1<G2,而ρ铁>ρ铝,则铁的体积应小于铝的体积V铁<V铝,又容器与水的总体积相等,应有m1>m2,;BD、当G1>G2时,如果满足V铁>V铝,则有m1<m2,反之,如果满足V铁<V铝,则有m1>m2,.故选A.18.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分别为ρA、ρB的A、B两立方体正对叠放于水平桌面上,且ρA:ρB=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