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浅谈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主讲人:韦姣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
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阅读教学
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
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教学要
求能否全面达到。小学生入学后,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他们面前最
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地学习和掌握书面语言。阅
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重要地掌握书面语言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活动。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多年在教学中的经验总结,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
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做配角,不当主角。通过多种方
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提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我得到以下心得。
首先,在备课准备中,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
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
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
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
2 / 3
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授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小学生的学习兴
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地提出阅
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
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
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上阅读
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
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我便要求
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
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到了更高的阶段,我便
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
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会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
再次,加强朗读,提高阅读能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
们的思维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感受阶段,抽象思维还很薄弱,向他们讲
解词语的意思,往往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很难让其接受。学生最反对的
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
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在适当点拨的基础上,再加
以感受理解,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而且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更
加直观形象。我在教学过程中用指导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
结合上下文反复揣摩,渐渐领会其意是较为妥帖的方法。古人说的“书
读百遍,其意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通俗易懂的句段,充分让孩
3 / 3
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
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
我再作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
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
学任务完成得轻松。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让学生多
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传授孩子理解课
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
性地讲,讲在重点处、。通过精讲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通过多
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以达到提高
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
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
力。而阅读又是学习之母,其对生活、对工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对
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有直接的作用;对知识的获取、对智力的开发有
非常深远的意义。不搞好阅读就没有办法使知识越来越丰富,视野越
来越扩大;不搞好阅读,写作就无从借鉴,语言也不会生动、形象;
不搞好阅读,智力也无法提高。因此,我们认清阅读的重要性,对我
们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很深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