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4期2009年08月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32NO.4
Aug.2009
彝族的漆器艺术范宏亮徐人平(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彝族漆器的造型特征、图案纹饰、色彩运用与审美意识和精神气质寓意构成了“三色文化”的特点。彝族漆器艺术蕴含丰富的地域性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人文情怀和图腾崇拜,揭示了彝族漆器其蕴含着的彝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美。关键词:彝族漆器;造型;纹样;色彩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2009)04一0112一04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彝族漆器在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中,漆器像晶莹的明珠,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彝族漆器技术相传是由狄一伙甫开始的,距今57代左右,有1700年的历史。彝族漆器伴随着彝族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提高,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深受广大彝族人民的喜爱。一、彝族漆器的造型特点彝族漆器的造型特点主要有动物造型和圆形造型两种。彝族漆器的胎质以木、皮胎为主,角胎、混合胎次之,竹胎较少,包括酒器、餐具、马器、毕摩(彝族巫师)用具等20余种。其中以酒器和餐具尤具特色。彝族漆器的造型首先考虑的是实用,其次才是美观。[1](一)动物形象的造型彝族漆器中的动物造型是其一大特点,多存在于酒器当中,分为天然造型和人工造型两种。第一种,天然造型。天然造型的彝族漆器有的直接用动物的器官如牛角、羚羊角、猪蹄、鹰爪、雁爪等经过加工制作而成。它们多是用于制作酒器的材料。酒是彝族礼仪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而对酒器的制作也十分讲究。其造型主要体现了这些动物器官的形态美,反映了彝族人民向往自然美的民族特色。彝族用动物的器官作材料,经磨制、镶嵌、漆绘做成的酒器还反映了彝族取材于自然的特性。鹰爪、雁爪、羚羊角、牛角、猪蹄等酒器是彝族人用狩猎及饲养所获的动物足、角等器官制作而成。这些动物本身都凶猛、有力,为牧猎民族所敬畏,借用它们的角、爪做酒杯,可以显示自己身份的高贵和势力的强盛。鹰爪和雁爪酒杯以鹰和雁的脚爪作为酒杯底座,上面置有木胎或皮胎漆绘的碗状杯身,外形给人神秘、新颖的感觉,其中鹰爪酒杯还与彝族人民对鹰的神化及崇拜有关。第二种,人工造型。彝族的酒器除直接取自于动物的器官外,还有以木胎或皮胎作为胎质,在人工造型下做成酒器的。彝族人工造型的酒器值得一提的还有鸽形酒壶。酒壶的外形仿鸽子、鸡或其他鸟类的形体,以其圆锥状的足为底座,身部盛酒且具头与尾部,形态活泼生动,也是精美的工艺品。动物造型的彝族漆器还与彝族民间信仰有关,如漆器中造型风格突出的鹰爪杯、雁爪杯、牛角杯和野猪蹄杯等饮酒器具,其胎骨直接取之于动物体,经磨制彩绘而成,古朴自然。而这些动物均为凶猛、力量的化身,借用其角、爪为胎骨,既反映了凉山彝族先民的鹰图腾观念和动物崇拜心理,同时也反映了彝人尚武好勇的民族气质。(二)圆形为造型主题的规则造型圆形造型的彝族漆器主要存在于酒器和餐具当中,根据器具的不同用途,在圆形或扁形的主体部分,配置上葫芦形、塔形以及其他形状的顶盖(如酒器、钵等);而器具的座基,基本用稳固的圆锥形。
收稿日期:2009—05一lO第一作者简介:范宏亮(1980一),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第32卷第4期范宏亮等:彝族的漆器艺术第一种,以圆形为造型主体的酒器。有扁圆形及圆形酒壶两种,其结构精巧别具一格。扁圆形酒壶分为头、腹、足三部分。头部的造型小巧别致,在扁形圆盘上执有葫芦形以及其他形状的帽状物;盛酒用的腹部为中部突出的扁圆形,分成两半以子母口扣合;而足部的造型则是座底较宽大的圆锥形。圆形酒壶的结构也分头、腹、足三个部分;头、足两部分的造型与扁圆形酒壶相似,且与扁圆形酒壶一样,有从足底插至腹内的竹管进酒口和从腹上端斜插于腹内的竹吸酒用具,所不同之处在于圆形酒壶的腹部呈圆形,分成上、下两部分,中间仍用子母口扣合。在酒器中还有做成勺状用于舀酒的酒舀子以及做成碗状用于饮酒用的木质或皮质的酒碗,这些器具的形态体现了彝族注重实用的特点。扁圆形和圆形酒壶除实用性外,从整体上看,具备流畅的造型美,其形体配以漆彩图纹,不愧为一精美的用器与饰物。第二种,以圆形为造型主体的餐具。彝族的餐用漆具依据用途及形态,分为钵、盂、盆、盘、碗、勺以及餐桌等几种。钵以木胎绘以漆彩。其构造分盖和器身两部分,中间由子母口扣合。钵做成敞口具鼓状的腹部,容量大可盛饭、菜,其盖多呈圆盘形的盖顶,又可当木盘用。木钵实用于彝族盛肉及其他食品,便于携带。木钵的形态敦实大方,外部饰以艳丽的彩色图案,即实用又美观。木盆是彝族用以盛菜肴、羹汤的食器,木胎着漆彩绘,也如钵一样具有席圆敞大容量的鼓状腹部,其口为敞口,有其圆锥状的底座,与钵体相比只是无盖罢了。造型上一样给人以厚重、朴实的感觉。彝族的盆、盘漆器外部造型相似,都具有用以盛饭菜敞口大的杯状体,下部再配以造型流畅的圆锥形作为盆或盘的底座。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主要作盛饭用的盆,盛物的杯状体较深;而盛菜的盘,其杯状体较浅似浅碗状。彝族漆器的碗有用木胎或皮胎着漆彩绘两类,碗的造型与汉族的普通用碗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彝族的漆碗绘制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色彩及图案。勺为木胎彩绘,式样多种,其中以长柄匙为蚌壶形的汤勺较具代表性。彝族的餐桌为木胎漆绘,过去只有富裕的土司和黑彝家中才有,餐桌具带边的圆形桌面,其上彩绘像太阳、花草鱼虫图案,美丽大方,桌面下,有近圆柱形桌脚,桌身矮小(Jli高仅10余厘米),其造型敦实可爱,适于彝人席地用餐的习俗。通观彝族人工造型的酒器和餐具,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出发,形体的组合表现了彝人的主体审美意识,给人产生一种圆润敦实的感觉。彝族漆器的造型在重实用性的前提下,实用部分多用圆形作为造型的主体,这样的造型也有利于善于刳制的彝人加工成型;此外,根据器具的不同用途,在圆形或扁形的主体部分,配置上葫芦形、塔形以及其他形状的顶盖;而器具的座基,基本用稳固的圆锥形。各个部分彼此呼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形体上再施以漆彩图纹,成为一件既实用而又特具美感的工艺品。[21
二、彝族漆器的纹样及其图案特征(一)漆器的纹饰特点漆器的纹饰特点是自然写实。纹样皆源于自然,来自生活。漆器纹样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自然纹样、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纹样、生产纹样和人文纹样。其中动物纹样居首,植物纹样次之,说明彝族经历了漫长的游牧生活,以后定居农耕,畜牧业仍在其生活中占相当的地位or3l
第一种,自然纹样。彝族漆器的自然纹样有圆日、水浪、弯月、星辰、山形等。彝族有对山的崇拜,特别重视对山神的祭祀。彝族的一些村寨都建有山神庙,如四月一日杀鸡祭献,有的则由牧童和老人到有牛羊的人家募来肉、蒜、辣椒等物品,到山林中祭献,求山神保佑山寨吉祥,并以石头或树枝象征山神,供于庙中。漆器中山形的纹饰,正源自于这种原始崇拜。彝族崇拜星辰日月。祭星也是一些彝族山寨的
重要活动。彝族是山的民族,许多山寨都在山中。传说远古时人烟稀少,生活单调,艰苦劳作后的彝族先民,常有寂寞单调之感。当夜幕降临时,常临空而哭泣,天空中星神感动,遂变为美女下凡与他们荡秋千,为他们带来了欢乐的时光,因而彝族崇拜星星。彝族古籍《古候》中记载的一个支格阿龙射日月的故事,说明了彝族对日月的崇拜。在一些彝族的山寨中,每逢特定的节日,都以糕点,洋芋片、米饭、豆腐片等祭祀日月,保佑人们兴旺平安。彝族对日月星辰的崇拜反映在漆器工艺中,许多纹饰都以日月星辰的物象为装饰。第二种,动物纹样。彝族漆器的动物纹样有动物的弯角、爬蠕的小虫等,通过抽象的提炼而成。彝族漆器的动物纹样同彝族图腾崇拜有一定的关系,在彝族的图腾崇拜中有对虎的崇拜,所居住的山、村及水以虎为名,人名、族称中冠以虎字,还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原为虎,有的彝族在祭祖活动中绘制黑虎,表示祭虎祖,还有的彝族以马樱花为图腾,认为马樱花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祭祀了马樱花就会子
万方数据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月孙兴旺。由于彝族支系繁多,家族林立,图腾崇拜的遗迹较为丰富,有的家族就有以稻谷、熊、羊、狼、鹰等为姓氏的支族。而这些动物和花卉等物象在漆器的纹饰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美学内容,即图腾信仰与祖先崇拜与彝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的相互关系,通过漆器艺术展现出来,使得漆器的纹饰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彝族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气质。[43(二)漆器的图案特征彝族漆器图案的结构很讲究章法。在单元方块图案上,大多以一个圆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无论纹饰简单与复杂,都以一圆心控制全图,使画面活而不乱,给人以美的感受。满器图案大致分为:单一纹样,即根据器皿部位的需要,以单个纹样为单位进行连接和组合,形成带纹或中心图案。带纹用来装饰器皿边沿或做间隔带。一般以水镰纹加以提炼后再规划,或把象形曲线拉直,似回彤纹,均形成带纹,如指甲文,鸡冠纹等。连续纹样,二方连续。主要用于横贯器皿腹中,多用于浅腹器型。单元纹样,即出鼓腹和深腹器型使用的中心图案进行艺术的组合,形成单元图案。再点缀以辅助纹饰,衬托主图,起突出重点的效果。品质精美的漆器图案的布局与器型和谐。如筒形的器型,作横线纹饰。鼓腹器型,以横分出层次。主要纹饰绘以腹部,上下绘宽带纹饰,腹部分为二成单元方块,每单元又略呈窄长,两边再竖分割以缩长增宽。这种窄中见宽,宽中求窄的意蕴,在漆器图案的设计上,表现出较高的艺术品味。小型器物,一般通体满布纹样。显得巧致饱满,在器皿的不同部位装饰不同花纹,做到疏密有致,主纹得当,和谐而美观。在漆器艺术中,除了具象图案的绘制,如花、鸟、虫、龙等以外,还具有艺术变型后的写实为辅、抽象的图案符号为主的特点。如鱼用圆圈内一个大黑点来表示;以水渡纹象征水,月亮用月牙儿表示等。说明彝族漆绘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初具体系的美学观,已不是停留在对自然界各种物象的简单搬移,已有了提炼与升华的富于理性的御造过程与创造性思维。[5]三、彝族漆器的色彩特征漆器的色彩有红、黑、黄三色。彝族人民喜爱红色,它象征勇敢、热情;黑色表示尊贵、庄重;黄色代表美丽、光明。三色错综调配,问隔使用,色泽明快艳丽。漆器的上包方法,是在底色上勾画结构,再绘纹饰轮廓,最后再片涂铺色,无渐次色和混合色,这种上包方法比较简单,较之先铺色再根据不同的物体绘出不同的颜色形态,更显得粗放,简略。这样红、黄两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感,从而产生出和谐的韵律。[6](一)彝族漆器的红色谈到彝族漆器的色彩运用,也同漆器的造型一样离不开本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传统。彝族人民喜爱红色,红色象征勇敢、热情、蕴含喜气。红色象征着对太阳与火的崇拜。彝族的古典诗集《勒俄特衣》等文献中,均记载了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产生了对太阳的敬畏与崇拜,火在日常生活中用来照明、熟食、取暖等,火的使用使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较之先民大为提高。彝族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大多与火有关。因此,火成为彝族祭祈对象。云南永仁县彝族正月初二或初三为全村祭火日;泸西县彝族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日,有将肥肉投人火塘,祈求火神不降灾的习俗;彝族将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火把节,也是祭火节。每逢这天杀猪宰羊,祈求火神保佑五谷丰登。凉山的彝族把火塘看作火神所在地,禁止人畜践踏、跨越,彝族以红色象征勇敢、热情。(二)彝族漆器的黑色黑色表示庄重与尊贵。黑色在本民族中意味着等级最高。现今川、滇、黔彝族地区男子的传统服饰,全身多用黑色,女子的衣裙也以黑色及与黑色相近的青蓝色为底,这也体现了彝族视黑色为本的观念;可见,黑色在彝人心目中的深刻涵义。由于受浓厚的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彝族漆器的底色一般绘为黑色,在黑底上再用红、黄色手工绘出精彩的日、月、星、辰、山河、花鸟虫兽等纹饰。彝族的图腾崇拜中,视黑虎为祖先,他们居住的高山和山林都是青郁深沉的颜色。彝族有着崇尚黑色的心理。在彝族中“黑彝”为贵族等级。由于彝族有对黑色的崇尚,土司在作战、祭祀祖先等大的活动中都使用黑色:彝族青年结婚建的新房,要用烟子熏黑后方可居住,即使暂时不去居住,也要每天去屋里烧一烧火,让烟雾缭绕。彝族结婚和过年节,常常用松枝搭起屋棚,因为青色近于黑。各类款式的男女衣饰,均以黑色作为基本色彩。(三)彝族漆器的黄色至于黄色,则代表美丽、光明、吉祥,金黄色的阳光给彝人带来了光明,照耀出明媚壮丽的山川I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