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妇科学试题集

中医妇科学试题集

1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总 论

一、概念解析 第一章至第六章

1、月经 2、初潮 3、绝经 4、并月 5、居经 6、暗经 7、避年 8、激经 9、天癸

10、

妊娠 11、临盆 12、恶露 13、试胎 14、弄胎 15、经水出诸肾 16、冲脉隶于阳明 17、胞脉、

胞络 18、子宫为“奇恒之腑” 19、肝司血海 20、冲为血海

二、填空

1、医学巨著《

》为妇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在现存中医古籍中 最早专篇论述妇产科疾病的著作是 代 的

《 》分别为 、 和 三篇。以狼牙汤沥阴中 以蛇床子裹成锭剂

纳阴中等 开创了

、 的先河。

3、历史上第一首妇科方剂是

4、 时期 最突出的成就是妇产科独立分科。

5、 代 的《 》提出的特殊月经现象有 、 、 等。

6、《女科正宗》说 “ 有子之道也。”

7 、金元四大家之一 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妇人胎产论》提

出 、 、 。这是后世治疗妇科病少女着重肾经 中年妇女着重肝 经 绝经期妇女着重脾经论治的根据。

8、朱丹溪认为产前“当清热养血” 提出安胎圣药是

9、清代 所著《达生篇》提出的六字真言是 、 。

10、《傅青主女科》的主要学术观点为 、 、 。

11、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经不调》中指出 知 2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调经之要 贵在 斯二者 则尽善矣。”

12、《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事以时下”。

13、最早记载优生知识的书是 时代的《 》内容有 、 、 。

14、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 之前 之后

呈 型 为一空腔器宫 腔内

呈 覆以粘膜。成年子宫长约 宽约 厚约 上部较宽 上端

隆起部分为 其两侧为

与 相通。

15 、每次月经来潮出血的第一天称为月经周期的第一天 两次月经的第一天间隔时间 称

为 一般为 。周期不应少于 也不应超过 。

16、正常经期一般持续

天 正常的月经总量为

17、月经的产生是 、 、 、 协调作用于 的生理现象。

18、冲脉经络循行起于 下出于 上行于 其外行者经 与 交会 沿腹部两侧、上达 环绕 。因胃为水谷之海 冲脉又与胃经之 穴相交会

受后天之谷精微的供养 与肾经相并 又受先天肾气的资助 先天之

与 皆汇于冲脉

对妇女生理起着重要作用。

19、任脉通过经络与全身阴脉会于

主一身之

之海

都 属任脉所司。

20、冲、任、督三脉同起于

一源而三歧 皆约于

借十二经脉与脏腑相通。

冲脉主 任脉为 带脉主 督脉为 各司其职 调节着月经的产生 和维持正常的生理现象。3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21、胞宫籍助胞脉 脉络与脏腑取得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特别是与 、 二脏关系 密切。

22、《素问、奇病论》说 “胞脉者 系于

。”《素问、评热病论》说 “月事不来者 胞 脉闭也 胞脉者属 而络于 。”

23、孕期从末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 经

天 便要分娩。预产期的推算 一般从末次月 经第一天算起 以该月份数加 或减 阳历日数加 阴历日数加 。

24、乳计来源于脏腑气血 薛立斋云“血者 水谷之精气也 和调五脏

洒陈于六腑 在 男子则化为 在女子上为 下为 。

25、总产程超过 24 小时者

。产时出血 一般为

mI 超过

mI 为

产后大出血。新产后有余血浊液从子宫通过阴道排出 称 一般在产后 干净。

26、影响分娩的因素:

四者的相互协调。

27、从子宫规律性收缩开始至胎盘娩出为止 为分娩全过程 称为总产程 总产程划分为 三个时期 第一产程 又称为 第二产程 又称为 第三产程 又称为 。

28、产妇新产后即有乳汁分泌

一般产后

小时便可开始哺乳 哺乳一般每隔

小 时一次 泌乳量每天可达 毫升 月后乳汁分泌逐渐减少。

29、受孕的机理《灵枢 决气篇》概括为“

”。

30、受孕的条件为 、 、 三个方面。

31、妇产科致病因素 可概括为 、 、 、 四大类。

32、妇科病因生活所伤包括 、 、 、 。

33、导致妇科疾病因素 六淫中以 、 、 为主 七情方面以 、 、 多见。

34、妇产科疾病的病机

常见有

三个方面。

3、血气失调 病在气分常、 、 、 病在血分常见 4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5 见有 有 、 、 、 。

36、六淫中

邪最易与血气相搏而导致妇科诸征。

37、《灵柩、五音五味篇》说 “妇人之生 有余于 不足于 以其数脱血也”。

38、 脉行人身之前 主一身之 督脉行人身之后 主一身之 。 二脉交会于 穴 循环往复 维持着阴阳脉气的相对平衡 并调节月经的正常来潮。

39、问月经史主要包括

40、一般妊娠 周后 可从孕妇腹壁听到胎心音。

41、中医妇科学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 、 、 、 、 、 、 、 、 、 。

42、阴阳是对立的统一体 故补肾滋肾应注意

不忘阳

不忘阴。滋阴药多

补阳药多 故滋阴方中 宜少佐 之药 方中 亦宜佐以 。

43、王冰说 “冲为血海、任 。”

44、《素问平人气象伦》说 “妇人 脉动甚者 妊子也。”

45、我国最早的女医生为 她们都是 时代的皇帝的待从医生。三、判断并改错1、据史料记载 第一位兼治妇科疾病的医生应是华佗。 ( ) 2、子宫之名首见于《内经》。( )

3、在三千多年前 重视妇女生育 “妇孕不育”和“妇三岁不孕”是由《黄帝内经》所记载。( ) 4、临产先兆有释重感、弄胎( ) 5、我国第一部由国家出版的妇产科综合专著是宋代《妇人良方大全》。( ) 6、晋代名医五叔和著有《脉经》 其中在专门阐述有关妇产科的脉象和辩证论治的同时 又提5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出了各种特殊的月经现象。( )

)

7、至唐代 把妇产一门列入卷首的是《经效产宝》。(

)

8、宋代陈自明首先提出“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

)

9、在世界医事制度上 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始于唐代。(

) 10、螺、纹、鼓、角、脉“五不女”是由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出的。(

11、“四脏相移 必归脾肾”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是由清代傅青主所提出的。( )

12、一般淡红色血性恶露在 2 周内消失。( )

)

13、西医学与中医学对子宫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14、初潮是指妇女第一次来月经。( )

)

15、受孕初期仍按月行经者 称为激经。(

)

16、月经的产生是天癸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

17、天癸来源于先天肾气 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 支持而逐渐趋于成熟。

18、冲脉功能是维系人身之元气 为元气之根。( )

19、受孕的机理是 “两精相搏 合而成形。( )

)。

20、把“妇人方”三卷置于全书之首 以示崇本之义的是《千金要方》(

21、月经三个月一潮者 称为“季经”。( )

)

22、诊断早孕主要在于脉象滑疾流利 按之应指。(

)。

23、妊娠八九个月时 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 此名弄胎(

24、“天癸至”表明月经初潮到来 并且月经周期建立( )。

25、寒邪导致妇科疾病、全部由肌表而入。( )

26、妊娠期过度劳力、可耗气伤血 以致胞脉不固 所以妊娠期孕妇应该安逸、减少活动。( )

27、妇科病机、主要体现在冲任 胞宫、胞脉、胞络出现病变。( )

28、肾阴亏损、精血不足 胞脉失养可导致月经先后无定期。( )

29、肾阳虚所致妇科病 其病机主要在于冲任 胞宫失去温煦和冲任不固。( ) 6 / 10下载文档可编辑 30、在肝失和调所致妇科病中肝郁气滞是最基础的病变。( )

)

31、临产前一月 时或腹中疼痛 痛止如常 称为胎动不安。(

)

32、正常月经是女性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 表示妇女已具有生育能力。(

33、脏腑功能失常 血气失调所致的冲任二脉的病变属间接损伤。( )

34、问月经史中 末次月经的时间 只用来诊断妊娠及推算预产期。( )。

35、肝经湿热下注常可导致带下

阴痒病。( )

)

36、女子 14 岁左右 身体逐渐发育成熟 主要体现在乳房的隆起。(

37、毛发脱落 阴毛稀疏多见于肾气虚惫 精血不足。( )

38、若妇女四肢或外阴多毛 或是男性化分布 甚至唇口周围有须毛或乳房长毛 多为肾虚痰

湿之征。( )

)

39、产后乳房松软 而乳汁自出、乳汁清稀

称为乳泣。( 。

40、暴崩不止 脉当细弱 久漏不止 脉多虚大弦脉

41、《素问·阴阳别论》说 “阴虚阳搏 谓之有子。

42、从脏腑论治 所谓调冲任 即是调养肝肾。( )

)

43、妊娠后腹形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多见于胎死腹中。(

44、《全匮要略》中记载了狼牙汤沥阴中 以蛇床子裹成锭剂纳阿甲 开创了妇科冲洗和阴道纳

药的先河。( )

)

45、脾气虚而失于统摄营血 治疗常用方为“固本止崩汤”。(

)

46、月经期脉见弦滑略数 而无身热口干苦证候者 乃为月经常脉。(

47、妇人之脉 一般比男子较为柔弱 但尺脉却会较盛。(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