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8期 V0l-33 No.8 建筑施-r BUILDING CONSTRUCT10N
多层住宅楼倾斜纠偏加固的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Deviation Correc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Tilted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 口 马华明 (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200433) 【摘要】针对某住宅楼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倾斜过大的问题,经过试验、评估和研究分析,采取了偏于安全的 纠偏加固技术措施。为此。着重分析和研究了住宅楼纠偏加固技术中的施工关键点及对应措施,其成功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 宝贵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住宅楼 倾斜掏 ̄-J'l偏锚杆静压桩结构加固 【中圈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一iOOi(2011)08—0710-03 1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主体结构为6层砖混结构,局部7层,房屋平 面大体呈矩形,东西向长约53.1 m,宽约l0.2 m,建筑面积 约3 400 m ,基础采用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基底标高为 一2.1 m,条形基础下为粉喷桩,桩径500 mill,有效桩长 10 m,竣工于1999年。本住宅楼自建成使用至今,目前存在 明显的向北倾斜(倾斜率已达到1.087名)。为了保证房屋的正 常安全使用,经有关部门评估、试验和分析研究,决定对本住 宅楼采用锚杆静压桩和掏土法进行加固纠偏。纠偏加固中使 27.5 m,单节桩长2.5 m,共ll节,共采用64根锚杆静压桩。 接桩方法采用焊接。 ②压桩孔形状为底板上口为300 mm,底板下口为 350 mm的方形棱台,压桩锚杆为M25、采用45号钢、长 430 film、表面淬火HRC40~HRC50,锚杆两端加工成 27 mm 的普通粗丝扣,顶端丝扣长50 mm,锚杆用凿岩机埋设。 ③桩头压入:桩顶标高高于基础底面5O mm。 ④桩帽梁采用2 18 mm钢筋交叉锚杆相焊接,桩帽梁 规格为800 mm×400 millx 200 mm。 ⑤锚杆静压桩加固节点见图2。
‘一.r1■_ # 一■i 图I新增锚杆静压桩位及掏..+--fL平面布置 2加固与纠偏设计 本住宅楼要求加固施工后须完全控制沉降,且房屋纠偏 后倾斜率必须小于0.4鬈,为此,设计决定采用锚杆静压桩加 固和掏土的方法进行纠偏。 2.1锚杆静压桩加固设计 2.2掏土纠偏法 在本住宅楼南面布设掏土孔35个,孔深12 m,孔径为 150 mm,斜向基础下呈45。一6O。,掏土孔竖向深入原基础 粉喷桩桩底,水平向伸入至南侧承台基础1/3,并多次冲孔以 扩大效果,在达到设计效果后,再向孔内灌注砂浆并在住宅 楼的南面压入锚杆静压桩以防该楼反倾。斜向掏土孔与锚杆 桩关系详见图3。 ①锚杆静压桩桩截面为25O mm x 250 mm'桩长 3沉降观测与纠偏观测 【作者简介】马华明(1969一),男,本科,高级工程师。联系地 址:上海市营口路588号8007室(200433)。 I收稿日期】201l一07—23 ・710・ 沉降观测点采用原沉降观测点,在施工期间为确保房屋 安全采用了动态跟踪监测。掏土期间每天观测3次,
压桩期 马华明:多层住宅楼倾斜纠偏加固的施工技术 第8期
图3斜向掏土孔与锚杆桩关系 间每天观测2次,每次观测结果均由业主、监理、施工、监测 单位及时汇总分析,以便于调整施工进度与施工部位。施工 结束后尚须观测3个月,每7 d观测1次。 4施工准备工作 ①材料机械的准备:购置、备齐各种材料并须按规定进 行复检。施工机械设备进场以及现场的施工用水、用电。 ②场地准备:清理场地,并按照工作区域内的地下管线 图纸进行地下障碍物的清理。 ③开挖基坑并在基坑边支护和排水。 ④预先做好环境保护和噪声控制。 5施工总体流程 先进行沉降与倾斜观测,再进行压桩;待房屋北侧压桩 结束后立即封桩,再进行掏土;当剩余桩待房屋倾斜率纠正 至O.4茗以内时再予以封桩。具体施工可由现场工程师根据 实际观测情况局部调整。 6压桩施工工序 开孔一凿桩孔一埋锚杆、安装反力架一吊桩就位一压桩 施工一记录压桩力与深度一焊接桩一压桩施工一达到设计 要求后拆除反力架一焊接交叉钢筋一清埋压桩孔一清洗孔 壁一安装桩帽梁模板一浇注C30微膨胀早强混凝土。 另外,按照本住宅楼原设计图纸的基础设计强度进行锚 杆静压桩抗弯、抗剪、抗>中切验算,现在的基础满足补锚杆静 压桩强度要求(基础实际强度可做现场取芯试验)。若现场开 挖试桩后原基础强度未能满足补锚杆静压桩承载力要求的, 则还需先对基础进行补强后才能实施纠偏加固。 7掏土纠偏施工工序 采用由边缘逐次向内排土法,并采用多次冲孔抽水来扩 大效果,同时根据纠偏监测结果,随时调节施工进度,为防止 房屋在纠偏过程中出现破坏,控制房屋纠偏回复程度每天不 得大于4 mm。 在掏土迫降纠偏过程中,采用精密的测量仪加以观测, 实现信息化施工,使建筑物的回倾速度达到理想的状态:施 工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严格实行信息化施工,沉降和倾斜观测系统在施工 前设置完毕,并对建筑物沉降及倾斜做1次全面实测,做好 原始值记录。纠偏、加固期间每天的沉降观测不得少于2次, 并及时做好整理、汇总及分析工作,以指导施工。 ②施工前须对建筑物上下、内外作1次比较全面的结 构检查,对已出现的裂缝选点做好标记,施工中要不断观测, 必要时会同监理等参建单位一起检查并做好签证。 ③迫降纠偏前应根据建筑物倾斜量计算各测点最终沉 降量以指导施工,纠偏施工中应每天使用水准仪对房屋沉降 进行观测,并使用经纬仪对房屋实际倾斜量进行复测,按此 修正迫降量i迫降纠偏期间各点沉降速率应控制在下列两公 式台勺要求内: f5r∞ ≤5 mm 【IS删一 ≤0.05% 式中: 任--N点每天最大沉降量(mm); S删、Sr m、n点每天沉降量(mm); £一m、n两点的间距(mm)。 ④掏土应从沉降相对较小的地方开始施工,逐渐向沉 降大的地方进行。 ⑤各次掏土的位置、时间、进尺深度由每天沉降观测 资料汇总分析后确定。 ⑥迫降纠偏过程中力求使各点的沉降量相对均匀,各 点的沉降差异应在次日的掏土中得到调整。 ⑦纠偏结束后,在掏土孔内用粗砂注浆回填密实。 8压桩施工质量的主要控制点 ①压桩孔须在指定的设计位置上施工。 ②压桩架安装时要保持垂直,拧紧螺帽,防止压桩架 晃动。 ③桩尖就位时必须保持垂直,桩段就位后必须加以校 正,保持与上节桩在同一轴线上,压桩时不得偏心加压,压桩 时桩段垂直偏差不得超过桩段长的1.5%。 ④压桩施工要求一次到位,施工中途停顿时间不宜过 长,认真做好现场压桩的施TiC录。锚杆静压桩接桩时上下 桩节之间因施工误差出现的间隙应用厚薄适当的铁片填实。 ⑤压桩施工的控制标准,应以设计最终桩力为主、以 标高控制为辅加以控制。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监理、设计 和业主反映,以便及时采取对策。 ⑥桩与基础连接(封桩)是整个压桩施工中的关键之 一,必须认真施工,监理实行旁站。在封桩前,必须清除压桩 孔内杂物,同时浇注微膨胀早强混凝土(C30级),并予以捣 实。封桩前应对压桩记录进行认真复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用 微膨胀早强混凝土(C30)进行封桩。 9施工过程中的预案制定原则 在本住宅楼纠偏加固施工中最主要的危险源是掏土迫 ・711・
第33卷第8期 V01-33 No.8 建筑施工 BUILDlNG CONSTRUCT10N
改扩建工程中的钢结构设计 及其吊装施工工艺 Steel Structure Design and Hois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R c ‘ 一‘ and Expansion Projecte onstructi0n an ect ln K C 口 沈建强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200120) 【摘要】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楼改扩建工程,是在现运营的门诊大厅内增加自动扶梯的钢框架结 构,因紧邻医学院路和枫林路,四周又为原有建筑物和幕墙,同时就诊的人流量较大,施工难度极大。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 素,采用了在原综合楼屋面上设置悬臂桁架进行钢框架结构吊装的方法,不仅减少了钢结构施工的工期,更使施工对周围的影 响减小到最低程度,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营。 【关键词】改扩建工程狭小施工空间悬臂钢桁架钢结构吊装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1(301(2011)08—0712—03 1 工程概况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急诊医疗综合楼改扩 建工程地处医学院路和枫林路十字路口,为缓解人流压力, 增设自动扶梯24台。新增的15层钢框架结构附于原综合楼 南外立面,每层与其相连通,外形尺寸为14.8 mx4.6 m,总 建筑面积约1 044 m2,建筑高度为64.8 m(图1)。 本工程为钢框架结构体系,采用6根钢柱(箱型柱),截 面尺寸为 650 mmx 650 mm和咖650 mmx400 mm。柱底 【作者简介】沈建强(1962一),男,本科,分公司经理。联系地 址:上海市虹口区逸仙路520号(200434)。 【收稿日期1 2011-07—30 采用静压锚杆桩对地下1层底板进行加固处理;钢梁采用H 型钢梁和箱型钢梁,柱梁和主次梁之间皆采用螺栓连接;楼 板为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体系。 2工程难点与解决方案选择 2.1工程难点分析 (1)施工用地狭小、垂直运输困难 新增钢框架结构四周紧邻原有建筑,施工空间狭小,同 时紧邻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的市政道路,垂直运输问题突 出。 (2)对医院正常医疗运作的保证 降中可能出现房屋沉降失控,故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沉降失控 进行编制。应急预案中主要对危险源采取规避和防护两大措 施。 9.1危险源的规避 纠偏加固全过程采用动态监测信息化施工,采用动态监 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从过程中规避房屋沉降失控。本工程在掏 土过程中每天监测3次,根据监测结果把每天房屋纠偏回复 控制在4 mm以内。如监测发现房屋沉降速率出现异常(> 4 mm/d),则根据异常情况采取暂停施工或调整掏土速率等 相应措施。 9-2危险源的防护 本住宅楼纠偏加固施工顺序为先压桩再掏土,其中北侧 桩先封,南侧桩压好后暂不封桩,然后掏土,待房屋纠正至倾 斜率小于0.4 时再予以封桩。为了防护可能的房屋沉降失 ・712・ 控,要在所有的南侧桩压桩结束后均在桩旁边备好压桩钢架 和黄沙,正常掏土过程中压桩钢架未将静压桩和基础基座处 连接,以让房屋均匀恢复。若房屋沉降速率出现异常(回复速 率大于4 mm/d),则迅速把预备压桩钢架安装好,将锚杆静 压桩和基础基座连接,让已压锚杆静压桩受力达到控制房屋 沉降速率的目的,同时采用预备黄沙对掏土部位进行回填。 10结语 本文针对住宅楼过度倾斜的特点和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通过理论设计计算和现场信息监测,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处 理措施,从而解决了该住宅楼的倾斜,即由初始倾斜率 1.087% ̄q偏到倾斜率0.35%,从而确保了住宅楼的安全使用, 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其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得到了体
现,可供同类工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