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台山建筑调查报告

五台山建筑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五台山建筑调查报告
篇一:五台山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五台山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五台山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底蕴,其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五台山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佛教旅游客源
市场稳定,旅游者重游率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但是,目前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并没有完全挖
掘出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五台山旅游业发展也没有充分发挥其申遗的本质优势,即文化优势!相反地,功利性和经济
性趋势显著,佛教文化这一深层次内涵没有在五台山的旅游发展中突出显现!本文以五台山丰富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
载体,涉及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阐述其在五台山旅游中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内涵!
目前,关于五台山旅游发展的研究课题已取得很多成果,
很多学者认为佛教文化已经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旅游业中的影响更为深远!五台山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20xx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们对他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涌现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二)调查方法
多次生入五台山旅游景区及相邻县旅游区开展实地调查,同时走访了五台县文化局,又见五台山演出剧组工作人员,五台山景区文化办公室,五台山佛教文化协会,及五台山气候观察站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方向
1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的影响
2五台山旅游气候及其舒适度评价
3五台山旅游开发问题探析
(四)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一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
五台山自东汉始建寺,唐代时期成为佛教圣地,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丰富而且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包括佛教建筑文化%佛教饮食文化等,它们都是佛
国的宝贵财富!
风格独特的佛教建筑
五台山被誉为“中国建筑史的活教材”“中国佛教造像
艺术博物馆”“东方建筑的艺术宝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宝贵财富,文物价值非常高!五台山的寺庙,佛塔极多,古朴庄严,气势不凡!其中著名的青庙有显通、塔院寺、殊像寺、南禅寺、佛光寺、大螺顶等,著名的黄庙有菩萨顶、罗睺寺、寿宁寺、金阁寺等!
五台山的佛塔种类很多,有规模宏伟的大白塔,历史悠久的"祖师塔”,做工精细的铜塔等!大白塔高耸入云,洁白
浑圆,是五台山的象征,也是著名的佛迹,它是佛教徒朝山必定要礼拜的地方。

品味独特的佛教饮食文化
素食是汉传佛教的戒律,与佛教中的"众生平等人文旅
游资源有寺、庙、亭、阁、楼、塔、碑、塑、像、壁画、佛经、音乐、佛事活动、帝王轶事,种类繁多,令人称奇!在
一个旅游区荟萃着如此众多的旅游类型,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旅游区中是非常少见的!通过到五台山
旅游可以增长游客的佛教文化知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在今天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不断升级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烦恼缠绕着人们,日常工作繁忙的人们不得不在各种小长假中"挤出时间外出旅行,放松身心!而佛教文化能够带给游客一个悠然%轻松的环境,使紧张、压抑和疲惫的
身心得到全面的释放,因此人们在五台山的旅游不仅仅是作为一次观光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充实精神之旅,让人们能够
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感受无限的世界的欢乐,同时通过佛教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多地了解五台山!
近年来“五一”小长假期间,五台山的游客接待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都要接待大量来访、求学、交流和朝觑的佛教徒,而且还经常举行各种佛教会议和有关的学术活动等等!佛教人士亦纷纷来到五台山修习佛法,修行一段时日后,多数请求披剃出家,有些在五台山的禅坐中心学静坐,大多数则入山林苦修!这使得五台山知名度不断提高,有利于开发新的旅游客源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客源,促进五台山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五台山旅游客体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说的旅游客体是指五台山,主要讨论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对客体经济的影响!五台山因拥有独特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而名声海内外,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到此游览%朝拜,由于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五台山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迎势而上!近年来,五台山的旅游住宿%饭店%小商品市场快速发展,为五台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20xx年台怀镇国民经济总收入猛增到5.6亿元,旅游经济总收入上升到4.75亿元,农民人均纯月收入3480元,较20xx年分别增长8%、9.6%和8%,强势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旅游经济支撑起了全镇经济的一片天!五台山近年的旅游收入也逐年增长,丰富
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五台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五台山的驰名中外,也因五台山的举足轻重,当地农民本着靠山吃山的习惯,采取松散而零星的经营模式,以服务旅游为主,开展各种旅游经济活动,旅游收入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五)调查结果结果概述二
五台山的旅游气候资源
五台山风景区在东经113b32北纬39b02附近,方圆五百公里。

区内有东台(海拔2465m)、西台(海拔2773m)、北台(海拔3058m)、南台(海拔2485m)、中台(海拔2898m)五大高峰。

北台是我国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有“华北屋脊”之称。

因海拔高、温度较低、冬积冰、夏飞雪、无炎暑,故又称清凉山。

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

台怀镇位于五大高峰形成的怀抱之中,海拔17
00m,现存寺庙建筑集中分布在这里,是五台山旅游区的核心地。

此处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最热月7月的平均温度为15.6s摄氏度,最冷月1月的平均温度为-13.1度,一年中有7个月(4~10月)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上,5个月(11~3月)在零下。

年平均风速610m/s,冬季风大,夏季风小。

海拔289717m的中台顶,年平均气温-4.12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9.15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7.9度,一年中只有5个月(5~9月)平均气温在零上。

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914m/s,12月平均
风速最大,为1313m/s,8月份最小为519m/s。

降水
篇二:五台山实践报告
关于五台山资源的调查报告
五台山既是得天独厚的藏风聚气之风水宝地,又是佛门向往的圣地,它的创建年代与白马寺同期,其鼎盛时期的建筑规模远超过峨眉山、九华山和普陀山。

五台山主峰3058米,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高峰。

从山下到山顶依次分布着农田及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亚高山草甸及鲜明的植被带谱。

在气候上,当平原处于难熬的夏季“热海”时,这里是一片清凉世界。

五台山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稀世之宝,文物荟萃,珍品云集,全山现存的50余座寺庙中,有4座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20座为省文保单位。

我国现存的5处木结构建筑中,最早的唐代2座都在这里。

这里还有各种形式、大小不同、不同质地、不同功能的宝塔,堪称一座宏大的古都博物馆。

再加上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得其品位增高,每逢盛夏,山水生辉,游人络绎。

盛夏是五台山旅游的旺季,旅游发展势头也较好
一、调查目的
调查五台山的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二、调查对象
五台山地区的居民,干部,包括去当地旅游的游客。

三、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访谈法,对当地居民,干部,包括游客进行访问,同时也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对五台山地区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四、调查时间
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据了解,五台山每年都有京津冀特别是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及港澳台等地的游客到这里过春节,感受清凉世界特有的清净。

五台山假日旅游信息统计中心数字表明,景区春节黄金周四天已经累计接待2.1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一成多点,正月初三最多,一天接待
1.47万人次,创历史最高五台山景区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推出一系列佛俗民情特色活动。

从除夕开始,住民宅、贴窗花、包饺子、点旺火、燃爆竹、接喜神,与寺庙僧人一起过大年,撞第一声大钟,赏第一缕曙光,初二请财神、放“禄马”,初八会八仙,十五闹元宵等,一系列游客参与性强的佛俗民情活动一个接一个。

五台山于20xx年6月26日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终年香火缭绕、梵音不断,宗教气氛浓厚,是许多游客、香客心中的佛教圣地和信仰所在。

从基础设施看,五忻高速开通,从太原到五台山只需1小时50分钟;20xx年,忻阜高速公路开通,从五台山到北京只需两个半小时资源特色鲜明旅游资源特
色,是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关键。

特色就是亮点,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

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体现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

(1)华北屋脊。

五台山的主体是由五座海拔2500m以上的山峰环抱而成。

最高峰北台顶海拔3085m,素称“华北屋脊”。

五峰耸峙,高入云霄,峰顶平坦开阔,“如垒似台”,气象万千。

形成了特殊的地文景观、水文景观、气象气候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体现着特有的名山风范。

(2)清凉胜地。

五台山由于海拔较高,与同纬度的暖温带比,气温较低,气候湿润。

全年平均气温5℃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18℃,“四月解冻,七月飞雪”。

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冬冰夏凉,又名清凉山的称谓。

五台山全年降水量>800㎜,全年相对湿度≥57.5%。

大气无污染,透明净洁,富含氧离子,湿度大,山青水秀,风清气爽,是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现代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3)世界佛教的“麦加”。

五台山位居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我国佛教发展较早的、规模较大、宗派较多、高僧辈出的佛教圣地。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高瞻敬仰、顶礼膜拜的圣地,是世界佛教的“麦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