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药学2011:年第8卷第9期 105
浅谈裂头蚴病患者的护理和防治措施
汤 雯 曾育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长沙410008)
摘要:裂头蚴病是由于曼氏迭宫绦虫和其他裂头绦虫的中绦期——裂头蚴于人体寄生所致。裂头蚴在人体内保持其幼虫状态 并有移行性,可寄生于人体各部位,多见于四肢、腹壁皮下、眼睑和口腔,脑部感染罕见。本文通过对裂头蚴的流行病学、临床表 现、护理及防治: 面的探讨,提出相应的护理及防治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裂头蚴病流行病学护理防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1)0g—O105—02
在我国裂头蚴病主要由曼氏迭宫绦虫幼虫所致。其成虫
寄生人体所致疾病称为曼氏迭宫绦虫病(sparganosis mansoni),
成虫主要寄生于猫、犬等哺乳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为两栖类、爬 行类及脊椎动物fll。人是曼氏裂头蚴的偶然宿主,主要通过局部 敷贴生蛙肉,吞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蛙蛇、鸡或猪肉造成裂头蚴
穿过肠壁入腹腔,误食感染的剑水蚤或原尾蚴直接从皮肤黏
膜侵入翻,在皮下、眼、脑、肺、椎管、精索、乳腺、口腔颌面部及多
种深部脏器寄生,致曼氏裂头蚴病,其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口j。
曼氏裂头蚴病比较少见,世界上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13本、
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我国已有近千例报告[41。本文就裂
头蚴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护理及防治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总结如下:
1裂头蚴的流行病学
曼氏迭宫绦虫属于假叶目,裂头科,其幼虫即裂头蚴常
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内,引起裂头蚴病『51。成虫寄生于终宿主
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并在水中孵化出幼虫,幼虫被第
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噬后便继续发育成原尾蚴,带原尾蚴的
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蝌蚪吞噬后发育成裂头蚴,当蝌蚪发
育成蛙,或被其他蛇、鸟及兽等转宿主捕食后可以转而寄生
在后者体内,一般盘踞在肌肉,腹腔和皮下组织中,当人饮用 有被曼氏迭宫绦虫原尾蚴感染的剑水蚤的生水,或生食蛇
胆,青蛙,或用生蛙肉敷皮肤治病等,寄生虫进入人体,原尾
蚴发育成裂头蚴,裂头蚴有很强的移行能力,擅长钻孔,当在 人体内潜行活动:并产生毒素时,即可引起组织发炎,溶解,坏
死,形成脓肿,肉芽肿等病变。目前,随着人们追求美味佳肴,
食蛇、青蛙等鲜味日益增多,而使曼氏裂头蚴病等发病率有
所上升【q。
2临床特点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较少寄生人体,所致肠绦虫病(曼氏迭
宫绦虫病),对人的危害较小,而其幼虫裂头蚴寄生人体引起
曼氏裂头蚴病,危害较成虫大。其严重程度因裂头蚴移行和寄
居部位不同而异。主要分为5种类型:
2.1眼裂头蚴病
眼眶感染较眼内感染多,一般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充血 水肿,伴发热等症状,易反复发作,红肿部位可触及有游动性、
硬度不等的团块状或条索状肿物,偶可破溃,裂头蚴逸出而自
愈;如侵入球后组织,可致眼球突出及眼球运动障碍,因暴露
性角膜炎继发角膜溃疡引起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如侵入前房
可引起眼球内感染,致前房积脓,虹膜粘连等,继发青光眼,致
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2.2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
患处略隆起,颌下、颈部未及肿患处红肿,但皮温正常,可
扪及一包块,包块质软,与周围皮肤组织粘连,扪诊呈囊性,痒
并有虫爬感,皮下或黏膜下可触及硬结,有裂头蚴逸出史。 2.3皮肤裂头蚴病
患者躯干、四肢等处出现游走性皮下结节,大小不一,呈
圆形,柱状或线形,局部瘙痒有虫爬感,可伴荨麻疹。
2.4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裂头蚴病 最为严重的是脑部裂头蚴病,但临床上较罕见,可累及颅
内脊髓,前者以额顶叶好发,小脑和脑干侵及亦有报道嗍,易
与肿瘤、结核性肉芽肿等混淆,术前难以确诊,目前已有的病
例报道皆为通过手术取出虫体及相应病理改变确诊。可能造
成阵发性头痛,昏迷甚至瘫痪f9】。
2.5内脏裂头蚴病 当裂头蚴侵入肺、膀胱、肾脏、消化道、阴囊等部位则产生
相应部位的不适和阳性体征。
3护理
3.1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慢性期指导患者可适当活动,但
要避免劳累。 3.2改善营养状态,根据情况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
消化的饮食,避免煎炸、油腻、产气食物,减少脂肪摄人。同时 注意供给足够的水分,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3.3遵医嘱给予吡喹酮等药物,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并观 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病情进展情况,一旦出现消化道出
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早期征兆,应立即积极对症处理。
3.4裂头蚴手术摘除过程中注意务必将虫体尤其是头部取尽,
方能根治,因为其头节有再生能力,也可用40%酒精奴佛卡因
2 ̄4ml局部杀虫。对于内脏及不宜手术的裂头蚴病,可口服吡
喹酮治疗。 3.5人是身心的统一,身体患病,必将影响到精神和心理,精神
焦虑和心理紧张又会阻碍疾病的康复,因此,心理护理不容忽
视,裂头蚴病患者多为农村青年男性,由于出现不同程度的营
养不良,常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加之病人缺乏相应的防治知
识,担心预后,经济负担重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我们可以 向病人讲解其发病原因,注意防治,若能早期接受病原学治
疗,预后大多良好,尽最大可能打消患者因经济不足而放弃治
疗的念头,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治愈的信心。
4防治
4.1本病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宣教,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防 治。对鸡、鸭、猪等食用动物加强喂管和检疫,
防止人类和畜粪 l06 北方药学2011年第8卷第9期
误吸患者的急救护理
沈利平 邱旋英 欧小凌(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二区广州510630)
摘要:目的:对3例误吸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3例误吸患者进行紧急施救、病情观察、急救后护理等处理。结果:2 例抢救成功、1例放弃治疗。结论:对误吸的猜人紧急施救能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误吸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1 J09—0106—02
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
液体或固体食物(甚至还可以包括分泌物或血液等)进入到声
门以下flJ。严重者可引起致命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或气道堵塞,甚 至窒息而死亡。窒息作为内科临床急症,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导
致死亡,时间超过6分钟病死率100% ,医院每年均有因误吸
而导致窒息死亡的案例。如何对突然误吸导致窒息的患者进 行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成为我们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
技能。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2011年对3例误吸导致窒息的
患者进行了急救,现将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65~72岁,例1和例
2为神志清醒普食患者;例3为嗜睡暂禁食。例1和例3为脑
卒中患者,例2为放射性脑病。发生误吸的食物:例1为面包, 例2为饺子,例3为米饭,发生误吸后均出现呼吸困难、面色
发黑、不语、口唇发绀、一手放在颈上,面容痛苦。
1.2急救处理和转归 本组患者窒息后予Heimlieh手法和胸部冲击法急救,同 时辅以电动吸引、支纤镜吸引,并以抗生素防吸人性肺炎。例1
和例2成功抢救、例3放弃治疗。 2处理
2.1紧急施救 2.1.I Heimlieh手法:其中例1和例3患者躺在床上家属和陪
人喂食时发生误吸,立即将患者仰卧,面对患者,一只手用舌一
下颌抬举法打开病人的口腔。另一只手的食指,沿着面颊的内
侧深入患者的喉部,达到舌根。然后用钩的动作取出异物。2例 患者均不能用钩的动作取出异物,我们便跨跪在病人的双腿
上,放一掌根部在病人的腹部,在肚脐上两横指的位置,第二
只手重叠覆盖在第一只手上,五指交叉,掌心掌背交叠。迅速
向上冲击(做五次)脚。在进行5次腹部冲击后,检查并用手指
抠挖清除口腔食物,患者的呼吸道阻塞被清除。例1患者呼吸 恢复,例3患者因为发现比较晚,呼吸未恢复,以呼吸机辅助
呼吸,同时请呼吸内科以支纤镜再次吸引,呼吸机维持呼吸3
天后家属放弃治疗回家。
污染水源,提倡用开水、自来水,不饮生水,以防受染,加强个
人防护。改变不良习俗和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 意饮食卫生,不用青蛙肉外贴伤口,不食生的或未煮熟的肉
类。据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显示,在一只青蛙体内分
离到48条裂头蚴,在一条大腿中分离出15条活生生的裂头
蚴,其中最长的一条7cm,最短的一条也有0.5cm。
4.2加强知识宣教,让更多的人了解此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
现、治疗、常见并发症等。在役区,经常农作者,注意做好个人 防护措施,穿长统胶鞋、防护裤,戴手套,涂擦防护剂,必要时,
可预防性服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本病和避免并
发症的关键。特别是位于农村偏远地区的患者,由于医疗条件
和寻求健康的意识不强等影响,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延误病
情,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和身心损失。 4.3成虫感染可用槟榔、南瓜子联合驱虫;或用吡喹酮,阿苯哒
唑等驱虫治疗;裂头蚴寄生主要靠手术摘除,必须检查其头节
是否完整或切除整个裂头蚴包囊为佳;较深部位的结节可用 40~50%酒精和2%普鲁卡因2~4ml局部封杀;增殖裂头蚴病
多用保守疗法。在重点流行区,采用人畜同步治疗。
5小结 裂头蚴病为一种较少见的寄生虫病,不被人们认识,在我
国的发病人数仅有千例,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也不是太深,为 了提高警惕和防治意识,减少此病的发病率,以及提高大众及 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通过综合了一些文献报道的临
床病例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护理及防治方面要点,希望能对
充分了解裂头蚴病以及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慰先.人体寄生虫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636—637. [2]李春红.腹壁内曼氏裂头蚴1例[J].交通医学,2009,23(1):
74. [3】徐玉敏,谢青,李世波,等.曼氏裂头蚴病12例临床特点分析 [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7(3):326—329.
[4]李旭东,唐正龙,马洪.颊部曼氏裂头蚴病1例[J].贵阳医学 院学报,2010,35(2):219—220.
【5】张永革,李刚,张宏远,张丽萍.曼氏迭宫绦虫脑裂头蚴病1
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8):46.
[6]王仁辉,胡甲丰,柳建发.曼氏裂头蚴病研究进展【J].地方病
通报,2005,20(2):46.
[7]Goldman P.Metronidazole:proven benefit and potential risks [J].Johns Hopkins Med J 1980,147(1):1-9. [8】闫艳,高兴政.白头翁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效果及扫描电镜 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16(6):353—355
[9】陈宏.脑裂头蚴病8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杂志,
1999,25(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