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SH1020 2192-2013采油用清防蜡剂通用技术条件

QSH1020 2192-2013采油用清防蜡剂通用技术条件

Q/SH1020 2192-2013采油用清、防蜡剂通用技术条件2013-07–05 发布 2013-07–15 实施Q/SH1020 2192-2013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油气采输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凤梅、杜灿敏、张志振、张 娜、刘红霞、何 留、徐英彪。

IQ/SH1020 2192-20131采油用清、防蜡剂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油用清、防蜡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 HSE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油用清、防蜡剂的采购和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21615 危险品 易燃液体闭杯闪点试验方法Q/SH1020 2093 油田化学剂中有机氯含量测定方法3 技术要求采油用清、防蜡剂应符合表 1的技术要求。

表1 技术要求 指 标 项目 清蜡剂 防蜡剂 外观均匀液体 闭口闪点,℃≥15 凝点 a ,℃ ≤-15pH 值 -7.0~10.0 防蜡率 -≥20 % 溶蜡速率,g/min ≥0.025- 二硫化碳含量 0%有机氯含量0.0% a 对于一般地区,要求凝点不高于-10 ℃,对于特殊地区,凝点应不高于当地最低气温。

4 仪器与材料仪器与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a) 天平:感量 0.01 g,感量 0.0001 g;b) 高速搅拌器:(0~6000)r/min;Q/SH1020 2192-20132 c) 恒温干燥箱:能控制在(100±2 )℃;d) 防蜡率测定装置:见附录A;e) 酸度计:精度0.01;f) 恒温水浴:能控制在(45±1)℃;g) 柴油:O号;h) 石蜡:(58~60)号医用切片石蜡;i) 乙醇溶液95 %:分析纯;j) 0.1 mol/L 硫代硫酸钠:按GB/T 601 规定配置并标定;k) 0.5 %淀粉溶液:称取 0.5 g 可溶性淀粉于烧杯中,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倒入 100 mL 沸水, 继续煮沸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于细口瓶中;l) 吸收液:称取 25.00 g 氢氧化钾于烧杯中,加质量分数为 95 %的乙醇,搅拌至完全溶解,倒入 250 mL 容量瓶中,再加质量分数为 95 %的乙醇至标线摇匀,临用前配制;m) 0.1 mol/L 碘溶液:称取 12.70 g 碘于烧杯中,加入 40.00 g 碘化钾和 25 mL 水,搅拌至完全 溶解后,倒入 1000 mL 棕色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5 试验方法5.1 外观自然光下目测。

5.2 闭口闪点按 GB/T 21615 规定测定试样原液。

5.3 凝点按GB/T 510规定进行。

5.4 pH值用酸度计测试原液。

5.5 防蜡率5.5.1 方法提要采用防蜡率测定装置,通过控制石蜡—柴油溶液与结蜡管的温差使石蜡沉积在结蜡管上。

分别测定 加与不加防蜡剂的石蜡—柴油溶液在结蜡管上的蜡沉积量,计算防蜡剂的防蜡率。

5.5.2 试验步骤5.5.2.1 结蜡管的处理和安装将结蜡管先后用石油醚、蒸馏水、乙醇洗净,放入100 ℃烘箱中烘干,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精确至 0.0l g,然后将结蜡管安装在测定装置中。

5.5.2.2 试液的制备5.5.2.2.1 油基产品防蜡率测定用试液的制备在两个1000 m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石蜡及300 g柴油,加热至65℃,使石蜡完全溶解。

分别倒入 两个试液罐中。

在其中一个试液罐中加入4.00 g油基试样,搅拌均匀即为加药试液。

另一罐不加试样, 称为空白试液。

Q/SH1020 2192-201335.5.2.2.2 水基产品防蜡率测定用试液的制备在两个1000 mL的烧杯中各加入100 g石蜡及300 g柴油,加热至65℃。

使石蜡完全溶解。

再各加入 加热至65℃的100 g乙醇及100 g蒸馏水。

用高速搅拌器搅拌10 min,分别倒入两个试液罐中。

在其中一 个试液罐中加入3.00 g水基试样,搅拌均匀即为加药试液。

另一罐不加试样,称为空白试液。

5.5.2.3 结蜡试验调节试液流量在0.60L/min,调节高温室温度40 ℃±l ℃, 启动循环泵循环20min,将试液的温度控 制在40 ℃±l ℃。

调节低温室温度25 ℃±l ℃,启动低温循环泵循环,将结蜡管温度控制在25 ℃±l ℃,然后记时,运行30 min后关闭循环泵。

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用搅拌器搅拌试液,使其均匀。

循环泵关 闭5 min后,拆下结蜡管,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精确至0.01 g。

5.5.3 计算5.5.3.1 蜡沉积量的计算蜡沉积量按式(1)计算。

a t e m m m =- (1)式中:m a —— 蜡沉积量,g;m t —— 蜡沉积量与结蜡管的总质量,g;m e —— 结蜡管的质量,g。

5.5.3.2 防蜡率的计算防蜡率按式(2)计算。

12 1100 a a a m m f m - =´ ………………………………………… (2) 式中: f —— 防蜡率,%;m a 1 —— 空白试液的蜡沉积量,g;m a 2 —— 加药试液的蜡沉积量,g。

5.5.4 报告每个样品做两个平行样,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每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大于 2 %,测 试结果的数值修约依据 GB/T 8170 进行。

5.6 溶蜡速率5.6.1 方法提要在方法规定的条件下,测定蜡球在清蜡剂中溶解的时间,计算得到清蜡剂的溶蜡速率,以g/min 表示。

5.6.2 试验步骤5.6.2.1 将切片石蜡制成1g±0.1g的圆球,称量精确到 0.01g。

5.6.2.2 将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在45℃±l℃,在50 mL比色管中加入15 mL清蜡剂,放入水浴中。

待比色 管中的清蜡剂恒温后,将蜡球(5.6.2.1)放入比色管中,隔5分钟摇动比色管一次,观察并记录蜡球溶 完所用的时间t,精确到1 min。

Q/SH1020 2192-201345.6.3 计算溶蜡速率按式(3)计算。

b m t g = (3)式中: γ —— 溶蜡速率,g/min;m b —— 蜡球质量,g ;t —— 蜡球溶完所用的时间,min。

5.6.4 报告每个样品做两个平行样,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每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大于 0.005 g/min,测试结果的数值修约依据 GB/T 8170 进行。

5.7 二硫化碳含量5.7.1 方法提要清、防蜡剂中的二硫化碳在乙醇—碱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磺原酸盐,加过量的碘溶液与磺原酸盐 反应,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二硫化碳的浓度。

5.7.2 试验步骤5.7.2.1 在150 mL碘量瓶中加入5 mL吸收液,再称量0.5 g左右的清防蜡剂,称准至0.0001 g,加入碘 量瓶中,充分摇匀,放置(2~3)min,再加入20 mL蒸馏水,摇匀。

5.7.2.2 加O.5 %酚酞指示剂两滴,滴加乙酸至红色消失。

加O.1 mol/L碘溶液4 mL,盖塞摇匀,于暗 处放置30 min。

5.7.2.3 加0.5 %淀粉溶液(0.5~1.0)mL(如溶液未变色,再加入0.1 mol/L碘溶液4 mL),用O.1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消耗量V d 。

5.7.2.4 同时用质量分数为95 %的乙醇5 mL代替吸收液做空白试验,记录硫代硫酸钠消耗量V 02。

空白 和加药的称样量要尽可能的一致。

5.7.3 计算清、防蜡剂中的二硫化碳含量按式(4)、(5)和(6)计算:2233 02 0 0 1076.1 100 Na S O V C W m - ´´´ =´ 223 02 07.61 Na S O V C m ´´ = ………………………………… (4) 223 3 1076.1 100 d Na S O d dV C W m - ´´´ =´ 2237.61 d Na S O d V C m ´´ = ....................................... (5) 0 ­ d W W W = (6)Q/SH1020 2192-2013式中:W ——二硫化碳的质量分数, %;W0,W d —— 分别为空白溶液、样品溶液二硫化碳的质量分数, %;V02,V d ——分别为滴定空白溶液、样品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CNa2S2O3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76.1 ——二硫化碳的摩尔质量,g/mol;m0,m d ——分别为空白溶液、样品溶液中加入清防蜡剂的质量,g。

5.7.4 报告每个样品做两个平行样,取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每个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不大于 0.01 %, 结果保留整数,测试结果的数值修约依据 GB/T 8170进行。

5.8 有机氯含量按 Q/SH1020 2093 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与抽样6.1.1清、防蜡剂按批检验,每供货一次的产品为一批。

6.1.2按GB/T 6678—2003中7.6的规定确定抽样数量。

按GB/T 6680的规定进行抽样,抽样总量不少于 1000 mL。

6.1.3将抽到的样品充分混合后,等量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瓶中,密封并贴上标签。

标签上应注 明样品名称、生产单位、样品型号、抽样日期、抽样地点和抽样人。

一瓶作质量检验,另一瓶作为留样, 留样期为三个月。

6.2 检验结果判定如果检验结果中有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应重新加倍在包装单元中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复 检。

复检结果中仍有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外包装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净含量、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 标准编号、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并有“易燃品”标志。

7.2 包装清、防蜡剂用铁桶包装。

每桶净含量误差不大于l %。

但在每批产品中任意抽检 50桶,其净质量 平均值不应少于其标示的净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