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寒门难出贵子为视角
发表时间:
2012-08-15T17:25:39.433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年第7期供稿 作者: 陈琳
[导读] 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教育公平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450001)陈琳
【摘要】随着教育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教育公平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而现行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日渐凸显,作为其现之一的寒门难出
贵子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用横向、纵向对比的方法,探究了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我国寒门
难出贵子现象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寒门高等教育公平制度
1
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
1.1
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现如今中国育资源严重不平衡,表现在各个地区、城乡以及学校之间。淤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一共1500 多
所,本科院校
600 多所,专科院校900 多所,除此之外,还细分为副部级学校、教育部直属高校、“985 工程”、“211 工程”等,高校之间的
等级排列带来的拨款政策不一突显了不公。于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比如,北京市
“211”学校有26 所,但是河南、山西、西藏等
地区只有一所。
1.2
高考录取制度的缺陷。
1.2.1 “
超级学校”的存在。即有少数高中的各方面条件,与其他学校形成极大差距,从而获得一系列制度内和非制度内的支持。比如北
京四中,这类高中往往人气高,水平高,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容易获得加分政策、较多保送名额等政策的优惠,但对于起跑线上的其
他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1.2.2
高考移民愈演愈烈。高考录取的最大特点是分省份录取,许多省份的考生数目很多,但录取名额相对较少。例如,2012 年的河
南考生为
80.5 万人,而青海仅4 万多人。考生人数之多,录取名额的限制促成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可见,任何名为保护弱势群体的
政策都有可能被强势群体所用,而保护一种弱势群体的同时往往又造就了新一群的弱势群体,造成了另外一种不公平。
1.2.3
不公正的加分政策。高考加分政策本是为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缺陷而制定,但除了教育部有加分政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
制定了相应的加分政策。实施过程中,各地加分项目彼此相差很大,加分项目和加分分值也完全不同,加大了地区之间的不公平。
1.3
对大学的期望降低。如今越来越多寒门子弟放弃高考。有资料显示,自2009 年至2012 年,高考弃考者达超过300万,是四年报考
总人数的一成,除了有一部分的考生选择出国,另外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考生,他们放弃高考多数是选择读职业学校或者打工。
学生对大学的期望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淤沉迷于物质性和诱惑性的虚拟网络世界中。2009 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
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
13耀17 岁的青少年中有网瘾的比例高达29.9豫,另外有13豫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于公众对于大学的期
待,已经渐渐超出了
“接受教育”本身,出现了功利化倾向。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
8777
人参与),结果显示,34.7豫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51.5豫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
东西
”。
1.4
家庭条件的差距。从幼时就已站在了不平等的起跑线上,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在竞争中,双方是此消彼长的关
系,寒门之子的升学率遭到冲击。家庭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给予孩子的硬件设施、父母关怀与引导、孩子接受教育的选择等。显然,优
越的家庭环境比寒门带给孩子的外部条件更为有利。
2
解决寒门难出贵子的对策
2.1
在农村率先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我国如今实行的是9年义务教育,涉及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但针对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情况,
9
年的义务教育已不再满足国民的对于文化素质的需求,更不再适应与时俱进的新兴社会和竞争激烈的国外环境。据了解,2009 年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0多个已经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其中发达国家大多普及了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并向十五年免费义务教育迈
进,即使在不发达国家,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也正在成为共识。所以,十二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势在必行。但在高校中农村生源的不断减
少的事实提醒我们应该率先在农村地区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保证穷孩子有书读,有学上的机会。
2.2
加大财政对教育的倾向投入。人才的培养必须靠教育。邓小平也曾经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国家必须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尤其是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援助,主要包括增加拨款以改善学校硬件条件,为科研课题的开展提供经济保障,增加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力度
等。
2.3
健全高考录取制度。淤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创设每一所中学,杜绝“超级学校”的出现,这并不意味着放弃高水平中学的建立,而
是缩小学校之间过大的差距。于考虑省份考生的人数以及考题的难度,差额录取。坚持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行。
2.4
实施差别学费制度。其旨在缓解寒门之子上学的物质压力。目前我国对家庭困难的学子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绿色通道、
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各项政策。为了进一步缓解学子压力,应实行差别学费制度,对家庭情况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减收或
免收其学费。
3
总结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已成为了衡量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准,而实力的提高要靠教育基础
的雄厚。但我国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各地之间教育差距较大,
“不患寡为患不均”的真理昭示着公平的重要性。当然,社
会不会完全的公平,但希望借全大众之力帮助生活在底层的孩子们,圆他们一个象牙塔之梦,还我们一个和谐的中国。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
张德详.试论高等教育机会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