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答案

工业工程第一章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答案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基础工业工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D 5.D 6.A 7.B 8.C 9.D 10.D 11.C 12.B 13.A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之比。因为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尺度。生产
率高低表明每一元钱的资源能够得到多少元钱的产出。产出与投入的比值越大,即生产率越
高,意味着用同样的资源消耗能够生产较多的产品;或者说生产同样的产品,而花的成本较
少。较高的生产率表明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说生产率是一个衡量上蹿下跳的效益的
指标。
2. 1)提高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
2)提高生产率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
3)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获利能力、增强竞争力。
4)生产率提高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3. 生产率管理是一个较大的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根据系统的产出和投入
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调节。
4. 生产率测评的意义:生产率测定是生产率提高的前提,生产率的定义是进行生产率测定
的依据;生产率测定是提高生产率系统过程的中心环节。
生产率测定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生产率的变化,通过测定取得定量数据,有了鉴别和评价
的依据,生产率的提高才不是一句空话。

5 1)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分类
⑴单要素生产率 含义:生产过程的总产出与某一种资源的投入比;
⑵多要素生产率 含义: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几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⑶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 含义:生产过程或系统的总产出与全部资源投入量之比;
2.)按生产系统运作结果分类
⑴狭义生产率 含义:只考虑直接的资源投入产出结果的各种要素生产率;
⑵广义生产率 含义:生产系统从投入到产出转换过程的总绩效或效能。
3)按生产测评方式分类
⑴静态生产率 含义: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⑵动态生产率指数 含义:一个时期的静态生产率被以前某个时期静态生产相除所
的的商,它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生产率变化。


式中IiiQQ、0分别是测定期内第i中产出量和投入量。
6.试述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因素
答:主要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源、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宏观管理政策等
直接的影响因素:产品结构及设计、生产系统规划与设计、生产规模、组织合理性、职
工素质、管理及激励等
至关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变革与管理、技术创新与进步等
7. 企业是微观经济组织。企业的生产率首先受到人力资源、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宏观管
理政策等影响国家和部门生产率的因素制约,因为这些因素也是决定其他一切经济规模组织
生产率水平的基础和条件。此外影响企业生产率的直接因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设
计2)生产系统设计3)生产规模4)职工素质
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1)企业外部要素,增加资源的投入,如增加投资、更
新设备、吸引外资、引进技术、提高劳动强度。2)企业内部要素,是从改进方法入手,提
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努力降低成本,
促使企业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8.单要素生产率: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一种给定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9.

10.答:为了提高生产率,将企业的一个时期静态的生产水平与以前某个时期生产水平作比
较,考察是否有所提高,以便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所以,既需要测定一个时期的静
态生产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这就需要测定动态生产率。
11.多要素生产率: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几种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它表明几
种要素的综合使用效率。
12.①运用IE对现有生产组织进行系统分析,改进工厂布置。②生产技术和设施更新改造,
采用现代化制造技术。③加强研究,开发新工艺,建立新流程。④开展工作研究,改善作业
和工艺系统,减少多余操作和无效工作时间。⑤应用价值分析改进产品设计,减少产品工作



miIiqiOiQQ1
1
全要素生产率

I
i

q
iOiQQ1
单要素生产率

测定期内要素投入量
测定期内产出量
静态生产率

时期投入量时期产出量时期投入量时期产出量动态生产率指数jjkk/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量,降低成本。⑥应用现代生产/库存技术(如MRP、MRPⅡ),建立均衡和高效的生产系统。
⑦在生产系统设计和改造中运用现代物流技术。⑧运用可靠性工程进行系统维护,保证系统
运行质量。⑨采用工效学知识和技术改善作业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13.四种类型:1离散型制造企业 2.流程型制造企业3.重入离散型制造企业 4.服务型企

14. 1)浪费严重2)无效劳动普遍存在3)现场环境较差。
主要是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来解决。
15、是将制造资源(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也称为生产要素)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
过程。
四、填空题
1、产出 2、人力资源、科技水平、宏观政策 生产率 3、当前生产率
4、规划、组织、领导、控制 5、国家经济发展 6、生产率、同样、较低、更高
7、服务 8.投入、转换 、生产 9.生产率
五、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六、计算题

1、解:3月劳动力生产率=500/5=100(台/小时)
3月原材料生产率=500/880=0.568(台/元)
4月劳动力生产率=600/5=120(台/小时)
4月原材料生产率=600/800=0.75 (台/元)
劳动力动态生产率指数=120/100=1.2
原材料动态生产率指数=0.75/0.568=1.32
2、解:第一个月劳动力生产率=400/800=0.5(台/小时)
第一个月原材料生产率=400/100000=0.004(台/元)
第二个月劳动力生产率=500/800=0.625(台/小时)
第二个月原材料生产率=500/125000=0.004 (台/元)
劳动力动态生产率指数=0.625/0.5=1.25
原材料动态生产率指数=0.004/0.0.004=1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