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关节炎ppt课件
-
16
实验室检查
创伤性关节炎没有特异性的化验检查。白细胞计 数,血细胞比容,血清蛋白电泳均属正常。除全身性 原发骨关节炎及附加有创伤性滑膜炎外,大多数病例 血沉正常。
-
17
其他辅助检查
1.X射线检查 本病是骨折或关节急性损伤过后, 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当受伤关节形成退行性变 化时,将显示关节间隙变窄,骨端硬化,关节边缘部 骨赘形成,关节内可能有游离体,还可因骨端生长发 育障碍,或骨、关节损伤后而遗留肢体畸形,有时合 并关节周围软组织内钙化或骨化。该检查方法简便易 行。
-
10
发病机制
起居不慎,冒风受寒,坐卧冷湿之地,或涉风冒雨, 或身劳汗出,衣着湿冷等皆可导致风寒湿客犯。风寒 湿客犯经络,经脉痹阻,气血不通,筋骨失养而发病 。诚如《济生方》云:
“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
-
11
临床表现
1.创伤史 关节内骨折,属关节囊内骨折,涉及 关节最多见的是肘关节,包括了肱骨内、外髁或髁间 骨折。其次为踝关节,包括踝和距骨骨折。再次为膝 关节,包括股骨髁、胫骨髁和髌骨骨折等。造成关节 软骨的损伤,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最常见原因之一。
-
8
发病机制
1.西医发病机制 本病是关节内骨折、软骨损坏 、关节内异物存留,承重失衡,活动、负重过度等, 使关节面不平整,从而使其遭受异常的磨损和破坏。
本病属骨关节疾病,可发生于多个关节,呈慢性 病变过程。其病理主要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及其 继发的软骨增生和骨化,引起关节间隙进行性变窄, 关节边缘有骨刺形成,软骨下骨质可有囊性变。
2.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气不足、风
寒湿邪侵入骨骼,或跌仆闪挫,伤损骨骼,以致气血
淤滞,运行失畅,久而形成骨痹。
-
9
发病机制
(1)损骨血凝: 由外伤或劳损导致筋骨损伤。骨节交会之处为关 节,大筋联络关节,小筋附于骨外。所以跌打损伤, 轻者伤筋,重者则伤筋损骨,血瘀肿胀,壅闭不通, 故疼痛而发病。 (2)肝肾亏虚: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盈,则筋骨劲强,关节 滑利,运动灵活。肝肾同源,肝阴和肾阴相互为用。 因此,筋脉和同,骨髓坚固,骨正筋柔。若肝血肾精 渐亏,气血不足或患者伤及肝肾,致使筋骨失养而发 病。 (3)外邪客犯:
-
13
临床表现
(2)晚期
关节反复肿胀,疼痛持续并逐渐加重,可出现活
动受限,关节积液、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关节活动
时出现粗糙摩擦音。
5.体征 (1)步态:
不同的病情可有其特殊的病理步态。创伤性关节
炎为抗痛性步态,即行走时,当患侧足着地后,因负
重疼痛而迅速更换健侧足起步,以减少负重,故患肢
迈步小,健肢迈步大。
3.先天性畸形 属继发性骨关节炎,是指有某些病 变存在,如髋关节先天性脱位、髋臼先天发育不良、 扁平髋等原因所致。
4.症状 本病可发于任何年龄组,但以青壮年多见 ,多发于创伤后、承重失衡及活动负重过度的关节。
(1)早期 受累关节疼痛和僵硬,开始活动时较明显,活动 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疼痛与 活动有明显关系。
创伤性关节炎在中医文献中并无与之相应的病名 。但因其属于骨病,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故当属于 中医骨痹的范畴。现代文献中有的将其归属于关节痹 证。
-
6
流行病学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
7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 1.暴力外伤 如坠压、撞击等造成骨关节内骨折
、软骨损坏、关节内异物存留等,使关节面不平整, 从而使其遭受异常的磨损和破坏。
2.负重过度 由于肥胖或骨折畸形愈合,发生膝内 、外翻畸形,则负重线内移或外移,而使关节面有效 负重面积减少,关节单位面积内的骨小梁压力增高, 可发生骨小梁微小骨折,而发生骨质塌陷,同时也出 现软骨下骨硬化现象。
-
12
临床表现
晚期则膝内侧关节间隙消失,骨硬化区扩大,外侧关 节间隙增宽。最后内侧平台骨质吸收,导致外侧副韧 带松弛及膝关节半脱位。
(2)畸形:
因负重力的改变可出现下肢畸形,如膝关节内、
外翻。正常膝关节有一定的内翻和外翻范围,生理外
翻角度,正常男性约10°,女性10°~15°标准站立
-
14
临床表现
若膝外翻角大于15°,内翻两膝间距大于5cm称为膝内 、外翻畸形,本病临床以内翻畸形多见。
-
15
并发症
可并发骨质塌陷,软骨下骨硬化。晚期则膝内侧 关节间隙消失,骨硬化膝关节半脱位,下肢畸形。
创伤性关节炎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
1
英文名称 traumatic arthritis
-
2
别名
post-traumatic arthritis;创伤后关节炎;损伤性 骨关节炎;外伤性关节炎
-
3
类别 风湿科/其他类型风湿性疾病
-
4
ICD号 M13.8
-
5
概述
创伤性关节炎又称外伤性关节炎、损伤性骨关节 炎,它是由创伤引起的以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和继发 的软骨增生、骨化为主要病理变化,以关节疼痛、活 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2.承重失衡 如关节先天、后天畸形(如膝内、外 翻,踝关节倾斜,肿瘤等)和骨干骨折成角畸形愈合, 使关节负重力线不正,长期承压处的关节面遭受过度 磨损与破坏。
3.活动、负重过度 如某些职业要求肌体的某些关 节活动频繁或经常采取某种特定姿势,或重度肥胖, 或截肢后单侧肢体承重等,均可造成积累性损伤,导 致相应关节的关节面的过度磨损和破坏。
2.CT 容易得到横断扫描图像,还可重建矢状或冠
状图像,故可得到三维信息。CT的密度分辨力明显优
于X射线平片,更有利于明确关节及软组织病变的大小
、范围和密度变化,以及骨病向毗邻组织的侵袭。
-
18
其他辅助检查
某些类型骨折以及软骨损伤性病变都是CT检查的适应 证。
3.MRI 可作任何层面成像,密度分辨力高,可较 准确地区分同一解剖部位各种组织、脏器的轮廓和它 们之间的界限,以及MRI所特有的流空效应均为其优点 ;有利于观察软组织及软骨病变的范围及内部结构。 MRI对软组织层次的分辨力虽优于CT,但它对水肿及钙 化的识别则不及CT。
4.ECT 一次扫描可得到全身骨骼的闪烁图,适用 于做全身性筛选检查。ECT的敏感性高,故可早期发现 病变,有利于定位及定量检查。
-
19
诊断
诊断要点有如下4点: 1.有慢性积累性关节损伤史或有明显的外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