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2009年
5
胆道疾病的护理
6
一 概述 7
胆石病是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 8
二 病因 9
(一) 胆囊管梗阻 10
(二) 创伤和化学刺激 11
(三) 致病菌入侵 12
三 临床表现 13
(一) 症状 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伴恶心呕吐、畏食等,14
重的还会有畏寒和发热;部分患者可有轻度黄疸。 15
(二) 体征 右上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16
四 辅助检查 17
(一) 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18
(二)B超检查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大部分病人可见到胆囊结石影像。 19
五 治疗原则 20
胆囊结石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21
不用剖腹、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且较安全的新方法。 22
六 护理 23
(一) 手术前护理
24
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若出现寒战、高热、腹痛加重、腹痛范围25
扩大等,应考虑病情加重,要及时报告医师,积极进行处理。 26
2. 缓解疼痛:指导病人卧床休息,采取舒适卧位。针对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27
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并评估其效果。 28
3. 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非手术病人根据病情决定饮食种类。马上手术者,应禁29
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30
4. 对症护理: 31
1)黄疸病人皮肤瘙痒是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温水擦浴。 32
2)高热时物理降温。 33
3)胆绞痛发作时,按医嘱给予解痉、镇痛和止疼药,但勿使用吗啡。 34
4)重症胆管炎者应加强休克的护理。 35
5. 并发症的预防: 36
拟行胆肠吻合术者,术前3日服卡那霉素、甲硝唑等,术前1日晚行清洁灌肠。37
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38
6. 心理护理: 胆道疾病的检查方法复杂,治疗后也易复发,要鼓励病人说出自己39
的想法,消除顾虑及紧张心情,树立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40
是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治疗。 41
(二) 术后护理 42
1. 病情观察 43
1)生命体征:尤其心率和心律变化。术后病人意识恢复慢时,注意有无因肝功损44
害、低血糖、脑缺氧、休克等所致的意识障碍。 45
2)观察、记录有无出血和胆汁渗出,若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为胆汁渗漏引起46
的胆汁性腹膜炎,须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47
3)黄疸程度、消退情况:观察和记录大便的颜色,检测胆红素的含量,了解胆汁48
是否流入十二指肠。 49
2.T型引流管的护理 50
1)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在改变体位或活动时注意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51
部切口高度,以免引起液体反流。 52
2)观察记录胆汁的量和性状。胆汁引流一般每天约300-700ml。量过少可能因T53
型管阻塞或肝功能衰竭所致;量多可能是胆总管下端不够通畅。正常胆汁呈深绿色54
或棕黄色,较清晰无沉淀物。颜色过淡,过于稀薄、混浊或有泥沙样沉淀(结石)55
均不正常。 56
3) 保持清洁,每日更换一次外接的连接管和引流瓶。 57
4)拔管:一般术后12-14天,无特殊情况,可以拔除T型管。 58
5)拔管后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 59
6)拔管后一周内,警惕有无胆汁外漏甚至发生腹膜炎等情况,观察患者体温、有60
无黄疸和腹痛再发作,以便及时处理。 61
(三)健康指导 62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胆道疾病的知识,让其对健康有正确的认识。 63
2.胆道手术后病人应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进低脂易消化食物,易少量多餐,多64
饮水。 65
3.带T管出院者,指导其学会自我护理,定期复查。 66
4.对经非手术疗法缓解的胆道疾病,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复诊。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