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封闭负压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

封闭负压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

·全科临床论著·封闭负压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荣志东,王凌峰【摘要】目的分析封闭负压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2008~2011年收治的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使用封闭负压技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与使

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疼痛、抑郁情绪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疼痛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负压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痊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封闭负压技术;慢性难愈性创面;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1-0029-03

ClinicalObservationonVacuumSealingTechniqueforChronicWoundRONGZhi-dong,WANGLing-feng.DepartmentofBurnSurgery,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Baotou014010,InnerMongolia,China【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istheclinicalefficacyofvacuumsealingtechniqueintreatingchronicwounds.MethodsTotal100patientswithchronicrefractorywoundsfrom2008to2011wereselectedastheobjectcases,and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50casesineachgroup.Thetherapeuticefficacy,painanddepressivemoodscoresofpatientsinboth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herapeuticefficacyintheobservationgroupwasbet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andthepainscoreanddepressionscor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vacuumsealingtechniquecaneffectivelypromotethehealingofpatients,relievethepainofthepatient,andisworthpopularizing.【Keywords】Vacuumsealingtechnique;Chronicwound;Clinicaleffect

各类皮肤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正常愈合,部分由于体质较差或者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癌症等,削弱其创面康复能力,导致创面迁延不愈,形成慢性难治性创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封闭负压技术(vacuumsealingtechnique)是用于难治性创面愈合的全新临床技术,以

负压加彻底引流为原理,改变以往的多次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迅速控制感染,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1]。本文主要分析封闭负压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

面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于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使用封闭负压技术治疗的观察组与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8~73岁,平均(43.2±7.4)岁,创面存在时间42d~1.1年,平均(134.2±47.3)d;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4~71岁,平均(41.8±7.7)岁,创面存在时间36d~1.3年,平均

(126.3±42.7)d。1.2设备来源所选封闭购自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

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难愈性创面常

规治疗方法,增加每日换药次数,使用广泛抗生素抗感染,对患者行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作者单位:014010内蒙古包头市,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烧伤科通讯作者:王凌峰,电子信箱:rong02611@163.com

1.3.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封闭负压技术进行

治疗,具体如下:局麻下对患者行创面扩大清创术,彻底清除感染、坏死、水肿及瘢痕组织,将封闭负压材料(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泡沫)修剪成创面合适大小后,覆盖于创面上并超出边缘约3cm,基底处填充无菌油纱,上置入外科无菌负压吸引管,连接负压吸引管,将压力调节至-60~-170mmHg(1mmHg=0.133kPa),术后静脉使用敏感性抗生素,每隔1周重新进行

清创更换敷料,根据肉芽组织情况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移植[2]。

1.4观察指标

1.4.1疗效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

效情况,分为痊愈、好转、无效三类,痊愈:创面完全愈合;好转:窦道变浅、肉芽组织长出,创面明显变小,感染溃疡消失;无效:创面无缩小,感染溃疡无好转甚至恶化。1.4.2疼痛评分采用VA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接受

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有0~10分,疼痛程度逐渐增加,0~3分轻度疼痛,4~7分中度疼痛,8~10分重度疼痛,比较两组差异。1.4.3抑郁情绪评分采用HAMD量表评价患者的

抑郁情绪、HAMA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剧烈,20~40分为轻度抑郁,40~50分为中度抑郁,50~60分为重度抑郁,比较两组差异。1.5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所

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

·92·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ce,January2013,Vol.11,No.1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组别n痊愈好转无效观察组5039(78.0)9(18.0)2(4.0)对照组5027(54.0)14(28.0)9(18.0)P值<0.05<0.052.2疼痛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平均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表2两组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的疼痛评分情况(x±s)组别n平均疼痛评分治疗前治疗后疼痛评分分级(n,%)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观察组507.3±1.43.8±0.740(80.0)7(14.0)3(6.0)对照组507.1±0.95.9±1.220(40.0)17(34.0)13(26.0)P值>0.05<0.05<0.05<0.052.3抑郁情绪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抑郁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表3两组慢性难治性创面患者的抑郁评分情况组别n平均抑郁情绪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抑郁情绪评分分级(n,%)正常情绪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观察组5043.31±6.4125.21±3.4231(62.0)14(28.0)4(8.0)1(2.0)对照组5043.18±6.2537.14±4.5114(26.0)11(21.0)18(36.0)7(14.0)P值>0.05<0.05<0.05<0.05<0.053讨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意外事件造成的皮肤创伤也逐渐增多,大多数创面在药物治疗、患者自身机体功能的配合下,可以顺利愈合[3]。而在患者存在影响创面顺利愈合的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感染、营养障碍的情况下,创面往往延迟愈合甚至迁延不愈。临床中对于因各类原因造成的难以自行愈合的溃疡统称为难愈性创面[4]。慢性难愈性创面一般不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是长期的溃疡感染状态,明显降低患者体质,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较大的困扰。慢性难治性创面根据其发生原因及溃疡性质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外伤性溃疡:因严重烧伤、骨折或者在其组织缺损的基础上继发的溃疡,该类创面组织缺损较大、坏死组织较多,是临床常见难愈性创面中最为主要的原因[5]。②压迫性溃疡:由于患者偏瘫、感觉麻痹、深度昏迷、大面积烧伤、营养不良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导致患者产生难以自愈的创面,俗称褥疮。③放射性溃疡: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后接受放射性治疗,因射线对患者皮肤的损伤,加上患者自身体质较差,常于头颅、乳腺、胸骨等部位出现难愈性创面,具体表现为创面溃疡大小不一、基底凹凸不平、肉芽组织生长不良、边缘不整,创面周边的皮肤多有变薄和色素[6]。④静脉淤血性溃疡:患者在静脉淤血的基础上,发生外伤性或者感染后的溃疡,好发于小腿下1/3处,尤其常见于内踝上方,主要表现为表浅溃疡、基底不平、周围皮肤萎缩伴色素沉着[7]。⑤动脉缺血性溃疡:在动脉供血障碍的基础上出现外伤或者感染,多见于有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⑥恶性溃疡:恶性肿瘤患者继发感染可出现难愈性创面[8]。

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方法有积极换药、局部用药、负压真空吸引,一般溃疡分泌物可减少,肉芽变得新鲜,若此时创面仍然难以自愈,则必须采取植皮、皮瓣移植等整形外科手段进行修复[9]。封闭负压技术

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的方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同[10]。封闭

负压技术是通过在创面上密闭覆盖透明保护贴膜,并置无菌油纱于创面基底部,植入外科引流管,连接外科负压泵,设定负压参数为-60~-170mmHg。相比于传统换药的耗时较长、患者痛苦大、水肿减退慢,封闭负压技术有如下优点:①有效快速控制感染,充分引流迅速减轻水肿;②减少长期使用抗生素后的全身不良反应;③减少因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11]。

本文主要分析封闭负压技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痊愈率为78.0%,无效率为4.0%,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

54.0%,无效率18.0%,有了显著提高,可见使用封闭

负压技术可以明显提高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愈合率;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平均疼痛评分为(3.8±0.7)分,重度疼痛率6.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5.9±1.2)分,重度疼痛率26.0%,可见封闭负压技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评分为(25.21±3.42)分,重度抑郁率2.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37.14±4.51)分,重度抑郁率14.0%,可见封闭负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