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瑜伽的中国式发展研究
一年来,国内健身瑜伽发展得如火如荼,自从2016年初国家体育总局提出
“健身瑜伽”概念并成立全国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瑜伽在中国走上规范发展道
路,越来越成为一项全民喜欢的健身体育活动,中国瑜伽本土化的三大法宝:去
宗教化,去神秘化,去个人崇拜化,健身瑜伽走向“中国式发展”。
标签:健身瑜伽;中国式;发展
前言:2016年被中国瑜伽人视为健身瑜伽“元年”。在这一年,国家体育总
局成立“全国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请专家编写了有难易分级的108体式教材,
开始培养正规的瑜伽教练与裁判员,还举办了一系列公开赛。从2016年开始,
众多瑜伽从业者终于可以拿到国家认可的资格认证与技术等级证书,而不是像从
前那样四处寻找各种组织获得认证,而一些组织还不一定靠谱。
1健身瑜伽的背景分析
1.1瑜伽的起源:
瑜伽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前,是由古代雅安人发起,融入古印度河文化、
以吠陀诸经为载体而产生的。瑜伽主体理念与基本体位法则由雅丽安人带入印
度。瑜伽体位法的独立形成与完善,则在后来一千之间,由印度瑜伽修行者在遁
修山林中完成。瑜伽理念的传入中国可上溯到东汉时期,唐玄奘法师以音译首先
确立“瑜伽”一词。上世纪八十年代张蕙兰女士在央视的瑜伽术展示系列节目,使
国人对瑜伽体位法开始了解与关注。
1.2瑜伽在中国的兴起:
十多年前,瑜伽会所、瑜伽培训机构开始在大陆兴起,百姓开始参与瑜伽的
练习。瑜伽的流派较多,一方面是习练者众多,另一方面是发展中面临重重问题:
瑜伽管理归属不清,大量出现山寨协会;组织引导、传播模式、培训活动无序;
培训者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习练教法混乱;一些瑜伽活动有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内
容;还有的因为盲目崇拜“高难”体式发生伤害事故。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体
中心的介入,将有助于市场的规范化与瑜伽的技术的完善普及。
2健身瑜伽的中国式发展
体育管理部门与从业者都觉得瑜伽发展方式到了改变的时候,推广委员会和
相关习练标准应运而生。一年多的实践下来,这一改变已经显示出清晰的思路和
目标:瑜伽可以中国化。
2.1规范了健身瑜伽的内容。健身瑜伽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通过自身体
位训练、气息和心理调节等手段,改善体姿、增强身体活力、延缓机体衰老,是
体育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瑜伽体式错综复杂,流派也特别多,现在健身瑜
伽把体式提炼成108个,难度设置成一到五级,有浅有深,循序渐进,安全有效。
根据这几个原则,我们把瑜伽的发展纳入可控的范围,强调体式锻炼的价值,不
再涉及那些唱诵、冥想之类,也就是传统瑜伽基础上选取更适合中国人习练的方
式,为国人服务,汲取传统瑜伽内容基础上形成中國特色,同时与全民健身和体
育养生文化相结合。现在推广的健身瑜伽倡导在习练中循序渐进,安全有效,全
面均衡,这是健身瑜伽三大特征,也是编排108个体式的原则。其实这12个字
在大众健身中很实用,无论什么项目都可以套用。这是瑜伽本土化的一种体现。
2.2规范了健身瑜伽的比赛。以前国内也经常举行瑜伽大赛但没有标准,现
在按照科学系统指导进行比赛,强调全面均衡和安全,规避危险动作,比如双人
不允许托举超过人体重心,将运动科学化。2016年3月首届全国健身瑜伽裁判
班吸引了全国各地300多名瑜伽教练参加培训与考试,最后100多人通过考试并
获得健身瑜伽裁判证书。2016年全国9站公开赛吸引了1400多人参加比赛,参
赛选手着装简洁大方,特別阳光,裁判执裁时必须穿上正规裁判服,像法官一样
公平、公正、准确,比赛很正规,很阳光向上。
2.3规范了健身瑜伽的培训。2016年,600多人参加培训拿到高级教练员资
格证书。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已经举办了四期健身瑜伽规范高级教练员培
训班,培训人数达到600多人。这些瑜伽爱好者、瑜伽馆馆主、教练、院校师生
通过各种渠道发现瑜伽有了全国性组织后感觉有了家,立刻积极参与进来。目前
健身瑜伽发展逐渐进入良性循环,国家认证的背景吸引大批瑜伽人参与,后者得
到资格或者奖项后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收益,从而推动更多瑜伽人参与健身瑜伽。
在推广过程中,瑜伽人也逐渐接受了瑜伽本土化概念。很多瑜伽培训中心开始使
用108式教材规定的动作要求,“习练也更符合中国特色”。
3小结
健身瑜伽不是瑜伽的一个流派或者一个分支,而是基本涵盖了瑜伽的全部内
容,包括调身、调心、调息在内。健身瑜伽是瑜伽中国化、本土化的产物。期待
全国的瑜伽教练、瑜伽导师共同探讨,一起把健身瑜伽的中国式发展朝着更好的
方向前进,让全国大众通过健身瑜伽的习练,通过科学的锻炼身体,拥有一个健
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向青松.健身瑜伽在中国高校的发展研究[J].运动,2016.5.
[2]卢羽晨.瑜伽寻求“中国式发展”[N].新华社,2017.5.27.
[3]健身瑜伽体位标准教案(试用本)[S].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2017.3.
作者简介:向青松(1976-),女,湖南双峰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副
教授,体育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