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

浅谈《电工基础》教学
【摘要】《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
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
气电子工作所必需的电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学
习后续相关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关键词】电工基础;业务水平;学习兴趣;多媒体
由于《电工基础》属于入门基础课程,它的概念较多、知识面
较广,而学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原理枯燥难懂,
进而失去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每位教电工基础
课程的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要想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出,深
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开
拓思路,开辟新的教学途径,本人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开阔视野,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师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还要掌握边缘学科、交叉
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学生把教师当成
他们获得知识的一个宝库,遇到什么问题,最先想到的是请教老师,
相信老师能够帮助他们活学教材。所以。对当前知识的发展,教师
必须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否则是满足不了学生求知欲望的,会打击
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即
使临床多年的专科医生,也有遇到难题的时候。 当教师的也会遇
到很多难点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遇到问题,要从自身的教学能力
下手,结合书籍、资料进行查阅,或向其他同事请教、交流,特别
是相关的专业教师,与他们交流电工基础探索性学习的做法和经
验,吸取他人的长处,少走弯路。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课
堂教学的成功导入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例如,可以由
身边经常见到的事物,或者是当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引入。比如,周
一刚开了全校大会,这么多人开会,怎么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听
到讲话呢?这就要用到喇叭,也就是扩音器。那么扩音器是怎么样
把声音变大了呢?这就是三极管的典型应用,我们就可以引出放大
电路。那么经过精心设计后,教学效果必定是显著的。只有学生对
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
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
设教学情境。
如果说电工基础的情境设置是学生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
那么悬念设置就是电工基础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让学生带着疑问
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悬念自然就
被解开了。例如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这是电工基础的理
论核心内容之一,在讲课时,可利用年轻人勇于迎接挑战的特点,
把他们虚拟成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热血青年,面对敌人的重重包
围,怎么样才能把重要信息传递出去呢,然后,再引入这两个重要
定律。
三、注重知识的衔接,培养自学能力
在《电工基础》的每一个知识点中,看似都是独立的,但仔细
分析下来,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着种种联系的。如何让学生利用
这种联系去记忆,是问题的关键。例如,在讲电感的串并联时,先
讲电阻的串并,联概念公式;再讲电感的串并联,最后,为了方便
学生记忆,可以将电阻、电容、电感三种元件的公式总结在一起,
让学生自己比较着记忆。这样更直观、更容易记忆。再比如,在讲
三角形、星形连接时,线电压和相电压容易混淆。在记忆的过程中,
只需记忆一组即可,与之相对应的变是另一组。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一方面对完成电
工基础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对学生
毕业后踏上社会,适应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科技进程,对学生不
断获取新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电工基础是研究电路基本规律的一
门学科。其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等理论教学在教材
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些理论课的教学中,采用导学式、讨论式
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指导自学,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解惑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电路的串联这节课的教学中,可提
出一些具体目标:串联电路的特点?如何来证明这些特点?串联电
路的典型应用?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地阅读课本,引导学
生结合教材找出疑点、难点,最后相互讨论,解决疑问。通过这样
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节中哪些是重点内容,对有关知识深入了解。
四、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仅用黑板和粉笔,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
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而《电工基础》又是一门抽象
的学科,有些内容单凭教师的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像电流,
虽然天天都在使用,也在我们身边,但是就是摸不到,看不见,老
师在讲述的时候不生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做一些
模拟课件,就会带来直观性、生动性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抽
象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又如:正、负极板电场与磁场是看不到的,
学生就会不理解,学不会,如采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模拟该过程,学
生就能够清楚的看到电场线、磁感线整体分布及动态变化过程,变
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综上所述,《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概念较多、知识
面较广,与实际联系较紧密。教师应当从本身入手,不断学习提高
自身的业务水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
学习。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来达到最佳的
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书堂.电工基础[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2]商继宗等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1.
[3]唐介.电工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作者简介:
魏佳(1982 ~ ),女,河南新乡人,学历:本科,单位:新乡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电工电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