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

SOLAR ENERGY 鳖塑 墼匦垦 霪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一熊亚选Modibo Kane Traore吴玉庭马重芳张业强 

摘要:详细讨论了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的最新进展,对不同聚光集热器支撑机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EUROTROUGH聚光器的支撑机构性能最优。此外,还对抛物面聚光镜和主要的槽式 

太阳能集热管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聚光器支撑机构;抛物面聚光镜;槽式太阳能集热管 

引言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最早实现商业化运营 

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相对于其他太阳能热发电技 

术,它具有技术成熟、发电成本低和容易与化石燃 

料形成混合发电系统的优点。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 

技术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实现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关键。槽式太Hill聚光器将来 

自太阳能低密度太阳辐射聚焦后,成为高辐射热流 

密度的太阳辐射,加热位于聚光器焦线上的太阳能 

吸热器内的传热流体或水,为电站的蒸汽发生系统 

提供高温热源或直接为汽轮机提供高温蒸汽。 

二聚光技术 

为了给工业过程提供更加廉价的高温蒸汽,埃 及人Shuman于1912年在开罗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 

槽式聚光器,该聚光器总长62m,开口宽4m,用于 

直接加热蒸汽。随后,许多公司开始安装这种用于 

工业热利用的槽式太Nil聚光器l1l。 

聚光器组由支撑钢结构、反光镜、跟踪驱动系 

统等部分组成,多个聚光器同轴安装,组成一个聚 

光器单元,实现对太Nil的独立跟踪。 

1 LUZ聚光器技术 

从1984~1991年的8年问,LUZ公司在美国的 

沙漠中相继建成了9座净发电功率353.8MW的槽式 

太Nil热发电站。在这个过程中,LUZ公司完成LS一 

1~3共三代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设计,并成功实现 

了商业化运行。表1为LUZ公司三代聚光器的设计 

特征。 

表1几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结构特征 

结构形式 轴管 轴管 V型桁架 空间框架 矩形桁架 空间铝框架 

开口宽度(m) 2.55 5 5.76 2-3 5.76 5 

焦距(m) 0.94 1.49 1.71 0.76 1.71 1.49 

陕块长度(m) 6-3 8 12 6.1 12 8 

单元长度(m) 50.2 49 99 49 15O 49~65 

最大驱动面积(r l28 235 545 424 817 235~313 吸热管直径(m) 0.04 0.O7 0.07 0.04 0.07 O.07 

几何聚光比 61:1 71:1 82:1 50:1 82:1 71:1 

聚光镜类型 低铁镀银浮法玻璃 低铁镀银浮法玻璃 低铁镀银浮法玻璃 镀银薄玻璃 低铁镀银浮法玻璃 低铁镀银浮法玻璃 驱动类型 涡轮驱动 涡轮驱动 液压驱动 螺旋驱动 液压驱动 液压或涡轮驱动 

位面积重量(k 29 33 24 29 24 

哟 71 76 80 78 80 (设计值) 

备注 SEGS I一Ⅱ SEGSⅡ一Ⅶ SEGS V一Ⅸ IST PSA DS一1 

由于LS一1和LS一2聚光器的生产、安装成本较 

高,导致电站的初期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较高。为 了降低LS聚光器在大规模应用时的生产、安装成 

本,LUZ公司设计了LS一3聚光器,并将其应用于太 

⑦ , 

SOLAR ENERGY 6/

2009 SOLAR ENERGY 堡箜墼堂鎏 璧煎 一 一一一 ~~…~~一 一一 

l;H ̄g发电站SEGS VII~Ix中,如图1所示。 

图1 LS-3槽式太阳能聚光器 

结构设计的改变使LS一3聚光器在跟踪精度上得 

到了很大提高,并且在安装时允许有一定的倾角。 

然而,SEGS的运行经验显示,任何成本的降低都足 

以聚光器的性能和可维护性为代价。与LS一2聚光器 

相比,LS一3聚光器的热性能有所降低,聚光器的维 

护变得更加困难。尽管如此,LUZ聚光器为新一一代 

聚光器的设计提供_『宝贵的经验。 

随着LUZ公司的破产,Solel太阳能系统公司于 

1992年收购了LUZ公司所有的聚光集热器生产设 

备,并为LUZ公司已建成的9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站提供关键零部件和聚光集热器技术支持。 

2 EuroTrough聚光器技术 

迫于化石燃料价格的不断升高及对环境保护认 

识的提高,EuroTrough协会在LS系列聚光集热器结 

构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新一代楷式太阳能聚光器的 

设计和试验测试——EuroTrough聚光集热器 ,如 

图2所示。 

图2 EUROTROUGH聚光集热器 

EuroTrough聚光集热器提出了一种扭矩框聚光 

器,它消除了LS一2和LS一3聚光器在生产和运行中 产生的许多问题。这种扭矩框设计既实现了LS一3聚 

光器桁架设计概念低成本的目的,又达到了LS一2聚 

光器扭矩管所具有的高扭转刚度和方便调整的优点。 

EuroTrough聚光器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约12m长 

的空问框架,在其两侧面上固定了用于固定抛物面 

反光镜的支撑臂。该空间框架由四个不同部分组成, 

可以现场安装、固定,简化了加工过程,降低了加 

工成本。 

由于反光镜支撑臂的设计,EuroTrough聚光器 

因自重和I风载产生的变形比LS一3小,从而减小了聚 

光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提高了 

聚光器的光学性能。高强度的扭矩框设计方法使单 

个驱动系统驱动的聚光器长度从100m扩展到150m, 

降低了驱动系统和转接管(旋转接头或金属软管)的数 

量,达到了降低聚光区成本和聚光损失的目的。 

由于改进了聚光器支撑架设计,聚光器可以以 

3%的坡度进行安装,大大减少r现场地面处理成 

本。通过预加工和现场固定架安装结合的方式保证 

了聚光器的精度,如图3所示。 

图3 EURO l ROUGH聚光器组装现场 

该设计目的之一是减小聚光器的重量,其总重 

量相比LS一3的设计方案减小了14%。减少部件的多 

样性,压缩聚光器结构的重量,使用紧凑的运输方 

式,这些改进被认为使成本又降低了l0%。 

热性能和光学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EuroTrough 

聚光器在性能上比LS一3聚光器提高了3%。因此,很 

多开发商和团体选择了EuroTrough聚光器技术。 

3 Solargenix聚光器技术 

Solargenix DS—l聚光器采用全铝空间框架 J, 

设计模仿了LS一2聚光器实际的尺寸和操作特点,但 

@一 一 . ..~ 

SOLAR ENERGY 6/

2009 在结构特性、重量、加工复杂程度、抗腐蚀性、生产 

成本及安装上都优于LS一2聚光器。风洞试验显示,这 

种设计方式的抗扭刚度和梁刚度(beam stiffness)与 

LS+2聚光器几乎相等 l,提高了LS一2聚光器在运行 

过程中的风载抵抗力,如较高的抗弯曲和扭转刚度 

等,简化了加工过程,减少了部件的数目。结构中 

所使用支撑杆都是2英寸规格的矩形压制铝管,每 

个空间框架由137个支撑杆组成如桁架一样的三维 

型式,在施工现场通过套节(hub system)连接在一 

起。每个支撑杆的两端各有一个螺孔,用于和套节 

连接。Solargenix DS一1在重量上是LS一2结构重量的 

半,便于生产加工、运输及现场安装,并且具有 

较好的抗腐蚀性。尽管DS一1聚光器的安装成本比 

LS一2聚光器低,但光学性能相当。图4为Solargenix 

DS一1聚光器的安装图。 

图4 DS一1聚光器 

2005年,Solargenix公司推出了新型的SGX一1 

聚光器。该类聚光器采用有机蛛丝网状套节结构, 

其结构组成的零件数比DS一1聚光器减少了一半,重 

量上减轻30%,聚光器的安装耗时减少了三分之一, 

并且使用低成本的挤压部件,反光镜无需排列校正, 

单一钻模提供了较大的耐性,如图5所示。目前, 

SGX—l聚光器技术应用于Nevada Solar One槽式聚 

光太阳能热发电站中。 

4 IST聚光器技术 

IST(Industrial Solar Technology)聚光器起初用 

于低温工业过程加热。在NREL的USA Trough计划 

支持下,IST聚光器在效率上提高了很多,能够应用 

于高温太阳能热发电,同时降低了成本。最初IST聚 图5 SGX 1聚光器结构 

光器是由铝制成,后来用电镀钢结构代替了铝制结 

构,用薄的镀银玻璃反射镜取代了镀铝聚合体反射 

镜,提高了高温条件下集热管选择性涂层的热性能 

和耐久性 1。聚光器钢结构和薄玻璃反光镜的改进 

使系统成本降低了15%,系统性能提高了12%,所 

获得能量的成本降低了25%。 

5聚光器结构比较 

图6和表2为三种不同结构聚光器的有限元分 

析结果。可以看到,在相同风速的作用下,同一点 

上弯曲和扭转最小的是EUROTROUGH聚光器。 

综合以上分析及图6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EUROTROUGH聚光器在结构设计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抛物面反光镜与集热器 

1抛物面反光镜技术 

目前,尽管出现了一些低成本的替代型抛物面 

聚光镜,但真正大规模应用于商业化太阳能热发电 

站的抛物面聚光镜还是厚玻璃抛物面聚光镜,主要 

体现在户外的持久性和高反射率特性。 

i_-/J 一 / 

图6三种不同结构聚光器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L~ 

SOI..AR ENERGY 6/

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