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产镍基催化剂加氢性能研究

国产镍基催化剂加氢性能研究

第40卷第7期 

2012年4月 广州化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1.40 No.7 

April.2012 

国产镍基催化剂加氢性能研究 

路通,刘细本 

(丽水学院理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摘 要:国产镍基催化剂用于棕榈油加氢制硬化油的实验结果与进口催化剂进行比较表明,其催化性能基本达到替代进口催 

化剂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国产催化剂YM9002用于棕榈油加氢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2.5 MPa, 

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0.3%。 

关键词:棕榈油;加氢;镍催化剂 

中图分类号:TQ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677(2012)07—0099—02 

Study on Hydr0genatiOn of Palm Oil over Domestic Ni—base Catalyst 

LU ,LIU Xi—ben 

(College of Science,Lishui University,Zhejiang Lishui 323000,China) 

Abstract:The result of hydrogenation of palm oil using domestic Ni——base catalyst VS imported catalyst indicated that 

domestic catalyst YM9002 may be a substitude for imported catalyst.Subsequnet orthogonal test obtained the optimum condi- 

tion for hydrogena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reacter pressure 2 MPa,react time 60 minutes,and catalyst amount 0.3%. 

Key words:palm oil;hydrogenation;Ni—base catalyst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每年都大量 

进口棕榈油用于化工行业和食品行业。棕榈油氢化后可降低油 

脂的不饱和程度,从而提高油脂的熔点及稳定性,使其具有更广 

泛的用途。目前国内油脂厂使用的加氢催化剂大部分需从国外 

进口,来源单一,价格较贵,一般在11~15万/吨 。本文以国 

内某公司生产油脂加氢催化剂为对象,考查其加氢催化性能,以 

期能为国内众多油脂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催化剂产品。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 主要原料 

工业棕榈油:马来西亚产33度棕榈油;氢气:工业级,纯度 

99.0%。 

催化剂:国产YM9001(实验室样品);YM9002(工厂样品); 

美国产1991;荷兰产PRICAT9910。 

1.2主要设备 

高压反应釜:容积0.5 L,设计压力3.0 MPa,反应温度,搅拌 

速度可由控制仪自动控制。 

2实验方法 

2.1氢化反应流程 

按重量称取原料油,加入反应釜内,密封后,抽真空,开始通 

电加热升温,当油温达到80℃时,加人称量的催化剂,设备再次 

密封,用氢气吹扫三次,再充氢气至实验压力,继续升温,当油温 

达到150 oC时,开始搅拌,转速控制在700 r/min,当油温升至 

190 oC时,开始计时,控制反应温度在稳定在实验温度正负5 

作者简介:路通(1988一),男,从事化工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以内,同时注意在反应过程中补充氢气,使氢压控制在实验压 

力,直至反应结束 J。 

2.2检测方法 

碘值(IV)测定:韦氏法;滑动熔点:毛细管法,折光指数 

(60℃):阿贝折光仪。 

2.3催化剂性能横向比较实验 

参照某油脂厂加氢反应工艺条件,加入100 g棕榈油,在 

2.0 MPa氢压下和200 oC,分别选用四种不同催化剂0.2 g,按照 

前述氢化反应流程,反应1 h后,取反应后产品分别作熔点、碘 

值 及折光指数检测,比较各催化剂油脂加氢催化性能。 

2.4正交实验设计 

以碘值为优化目标,考查加氢反应的压力、时间以及催化剂 

用量三个影响加氢反应成本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采用三因素 

三水平正交实验确定YM9002催化剂用于加氢过程的最优工艺 

参数,因素水平见表1,根据因素水平分组进行氢化反应,反应结 

束后测量碘值。 

表l正交实验因素一水平 

(下转第108页)

 108 广州化工 2012年4月 

赵贵清.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J].中国冶金,2007, [8] 

l7(11):14—17. 

王再义,王相力,张伟,等.焦炭质量对高炉冶炼的影响[J].鞍钢 [9] 

技术,2011(1):l6一l9. 武彬.准确测定焦炭反应性试验方法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1O] 

济,2011,21(25):194—195. 

欧阳敏,彭霓如,夏伟,等.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的 [11] 探讨[J].江西冶金,2008,28(1):36—37. 

黄合生,陈焕杰,姚雷.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方法研究 [12] [J].南方金属,2008(1):35—37. 

齐炜,郭珊珊,王利斌.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实验中注意事项 [13] 

[J].煤质技术,2009(6):24—26. 

(上接第99页) 

3实验结果及讨论 

3.1 国产催化剂活性评价 

表2催化剂横向评价结果 

注:原棕榈油碘价>50折光指数1。4507。 

从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国产实验室 

YM9001催化剂产品较两种进口催化剂活性都稍高,在达到要求 

熔点时,所需的时间更短,结合其反应终了硬化后产品颜色偏黑 

现象,初步判断该催化剂可能活性组分镍含量较高;而YM9002 

催化剂,相比进口1991催化剂活性高,但比进口9910催化剂活 

性稍低,表明该国产规模化生产的催化剂产品能适用于生产工 

业硬化油,硬脂酸。 

3.2正交实验讨论 

表3正交实验结果 蒋厚英.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优化[J].四川冶金, 

2008,30(6):18—20. 

申晓瑗,董旭滨.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J].冶金能源,2006,25(5):6l一62. 智红梅.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 

煤化工,2007(3):57—59. 李凤霞,周淑珍,申海根.焦炭热反应性试验误差的分析[J].河南 冶金,2005,13(6):25—26. 

欧阳曙光,戴中蜀,李群,等.新型焦炭反应性测试系统的研制 [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27(2):140—141. 

张前香,宋子逵,陈鹏.GB T4000焦炭反应性测试实验设备的改进 [J].武钢技术,2010,48(1):40—42. 

续表3 

从表3极差结果得出影响氢化油碘值主次因素顺序为C> 

A>B,影响较大的为C和A。表明催化剂用量和反应压力对棕 

榈油加氢后碘值有较大影响;反应时间在本正交实验中对碘值 

的降低影响不显著,表明该国产催化剂用于棕榈油加氢反应时 

间可控制在1 h内。从正交实验结果上看,理论最佳组合为 

C3A3B3,但考虑到生产成本预算,取c A B,,即最优的操作条件 

是反应压力:2.5 MPa;反应时间:60 rain;催化剂用量:0.3%。 

4 结论 

规模化生产的国产镍基催化剂YM9002用于棕榈油催化加 

氢基本达到进口催化剂的效果,该产品的上市将有利于稳定镍 

基催化剂的价格。该催化剂用于33度棕桐油加氢的最佳工艺 

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2.5 MPa;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 

0.3%。 

[2] 

[3] 参考文献 

张玉军,陈杰珞.油脂氢化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4:30—35. 

熊贵志,叶定清,陶毅.油脂氢化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P].CN: 

1045808.1990—10—03. 

钟国清.油脂碘值的测定及应用[J].粮油食品科技,2004:29—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