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Cr
涂层组织及耐腐蚀性
洪晟1,吴玉萍1,秦玉娇1,郑源2
(1.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为了提高潮汐电站金属部件的耐腐蚀性,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
Q235钢基体表面上制备了约2301山m的WC—CoCr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对WC.CoCr
涂层与镀铬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WC.CoCr涂层由WC和
Co,W,C相组成,组织致密,平均孔隙率为1.5%,硬度为1317Hv。.,,涂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优于镀铬层。
关键词:超音速火焰喷涂;涂层;组织结构;腐蚀
1引言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难题,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
优先领域,而利用潮汐能发电是海洋可再生能源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1,2]。然而国内外的
研究与运行实践表明,潮汐电站机组长期在盐雾和海水里运行,导致金属构件极易被腐
蚀,造成设备运行效率低下、大修频繁、使用寿命缩短,严重影响机组的稳定和安全。因
此如何解决潮汐电站水轮机的腐蚀问题是保障潮汐能发电系统能否持续可靠运行的关键
之一。为了提高这些水轮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人们相继引入了各种先进涂层材料及表面技
术,其中热喷涂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表面涂层制备技术之一[2。4]。超音速火焰喷涂
技术具有高速(可使颗粒获得高的动能和较短的氧化暴露时间)和相对较低的温度这两个
重要特征,所得涂层硬度、强度高,孔隙率低,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尤其适合于WC.Co基复合涂层的制备∞’6J。
基金项目: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资助项目(GHME2011CX02)。作者简介:洪晟(1988一),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热喷涂技术的研究,Email:hongshengl98801ll@ya.hoo.conLcn。
通讯作者:吴玉萍,女,教授,Email:wuyuping@hhu.edu.cn。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Cr涂层组织及耐腐蚀性411
对于WC—CoCr涂层来说,Cr的加入不仅能改善涂层的抗腐蚀能力,而且显著提高WC
颗粒与co粘结相的结合。因此,WC.CoCr涂层被成功用于水力机械部件的表面防护…。本文研究了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Cr涂层的组织及耐腐蚀性能,并与镀铬层进行了对比,
可为潮汐电站水轮机零部件防护技术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
2试验材料与方法
2.1涂层的制备
试验用粉体为商用WC一10Co-4Cr粉,采用团聚烧结工艺制备,呈颗粒状,粒径为
15—45¨m。基体材料为Q235普通碳素钢,喷涂试样尺寸为15mm×5mm×3mm。喷涂前先用丙酮清洗试样表面,然后用白刚玉磨料对试样表面进行喷砂粗化处理。采用JP8000型超
音速火焰喷涂系统制备WC—CoCr涂层,以航空煤油为燃料,氧气为助燃气,氮气为送粉气,
喷涂过程中,喷涂距离为400mm,氧气流量为802L・min~,煤油流量为0.44L・min~,氮
气流量为10.86L・min~,送粉器转速5r・min‘。,喷枪移动速度280mm・s~。
2.1涂层分析与试验方法
利用OLMPUS—BX51M型光学显微镜观察涂层截面的显微结构;采用D8型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进行相结构分析。采用HXD.1000显微硬度计测定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测试载
荷为1009,载荷持续时间15s,测定5个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电化学腐蚀试验采用PARSTAT2273AdvancedElectrochemicalSystem型电化学仪器,参比电极采用232型饱和甘汞电极。腐蚀液为3.5wt.%NaCl溶液,试样在溶液中浸泡1h
后进行电化学腐蚀测试。
3试验结果与讨论
3.1涂层组织形貌
图1为WC.CoCr涂层的截面形貌图,涂
层的层状结构不明显,厚度约为230斗m。涂层致密、孔隙率较低,用图像处理法测得涂
层的孔隙率约为1.5%。涂层与基体结合紧密、互相嵌合,交界处为波浪形不平整界面,
涂层与基体的结合以机械结合为主。
3.2涂层的相结构
图2(a)、2(b)分别为WC.CoCr粉末图1涂层的截面形貌
Fig.1SEMimageofthecoating
和涂层的x射线衍射图谱,从图谱上可以看出WC.CoCr粉末由WC和Co相组成,而WC—
CoEr涂层则由WC和Co,W,C相组成。在20=40。处出现了一个宽化漫衍射峰,同时在漫412第二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论文集
衍射峰上还叠加着晶化相衍射峰,这说明在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Cr涂层中除了含有非
晶相外,还有一部分晶化相存在。
2theta(deg.)
图2XRD图谱(a)WC—CoCr粉末;(b)WC.CoCr涂层
Fig.2XRDpatterns(a)WC—CoCrpowder;(b)WC・CoCrcoating
3.3涂层显微硬度
图3是WC—CoCr涂层截面的显微硬度沿截面方向分布。从图上可以看出,涂层的硬度
在1200—1500Hv。.。之间变化,涂层的平均硬度达到了1317Hv。.,,明显高于基体
(224Hv。.。),约为基体硬度的6倍。WC—CoCr涂层硬度高是因为喷涂过程中钴、铬粘结相
首先熔化,WC硬质相在温度高于1773K时开始熔解于钴、铬液相中,而喷涂火焰温度低
于此,大多数硬质相颗粒保留在涂层中‘8I。
图3涂层的硬度分布图
Fig.3Hardnessprofileacrosstheinterfaceofthecoating
3.4涂层的抗腐蚀性
图4是WC—CoCr涂层和镀铬层的电化学T如l极化曲线。可以看出WC—CoCr涂层的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Cr涂层组织及耐腐蚀性413
腐蚀电位(一410mV)高于镀铬层(一632mV),WC—CoCr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
(2.02lxA・cm。2)略小于镀铬层(2.91“A・cm。2)。以“电位越高、电流密度越小,耐腐蚀性越好”为原则,WC.CoCr涂层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优于镀铬层。
图4涂层的电化学Tafel极化曲线
Fig.4TafelpolarizationCOl'yesofHVOFsprayedWC—CoCrcoatingandhardchromiumcoatingin3.5wt.%NaCl
WC—CoCr涂层的腐蚀取决于WC硬质相与CoCr粘结相之间形成的腐蚀微电池和涂层
中孑L隙等缺陷的多少。在腐蚀过程中,Cr元素的存在能有效地促进钝化膜的形成,改善涂
层的抗腐蚀能力,然而孔隙底部的腐蚀电位要比孔隙外表面(有钝化膜存在)的腐蚀电位
低,构成了大阴极小阳极的腐蚀微电池,使孔隙中的金属表面以较大的阳极电流密度溶解,且孔隙处形状有突变,表面自由能较高,容易导致涂层表面钝化膜的破裂旧J,加速孔隙的腐蚀。
图5是WC-CoCr涂层和镀铬层的电化学阻抗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WC.CoCr涂层
与镀铬层都显示出半弧形的阻抗弧,但是WC.CoCr涂层的阻抗弧半径要大于镀铬层。这
表明WC—CoCr涂层和镀铬层的电化学腐蚀机理相似,但是腐蚀速率不同,WC.CoCr涂层
的腐蚀速率要小于镀铬层。这也验证了WC.CoCr涂层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优于镀铬层。
WC—CoCr涂层优良的耐腐蚀性为该涂层在潮汐电站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们£e-o—EN
图5涂层的电化学阻抗曲线
Fig,5EIScurves(Nyquistdiagrams)ofHVOFsprayedWC—CoCrcoatingandhardchromiumcoatingin3.5wt.%NaCl414第二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论文集
4结语
(1)超音速火焰喷涂WC.CoCr涂层由WC和Co,W3C相组成,组织致密,孔隙率为
1.5%,显微硬度为1317Hv01。(2)WC-CoCr涂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优于镀铬层。这是由于
涂层中cr元素的存在提高了金属的电极电位,在涂层表面形成一层耐蚀的钝化膜。
参考文献
[1]刘富铀,赵世明,张智慧,等.我国海洋能研究与开发现状分析[J].海洋技术,2007,26
(3):118.[2]尤萨切夫.世界潮汐发电发展前景展望[J].水利水电快报,2009,30(10):37.[3]kY.Chiu,F.T.Cheng,H.C.MarlHydrogeneffectonthecavitationerosionresistanceofAISI316Lstainlesssteellasersurface—modifiedwithNiTi[J],MaterialsLetters,2007,61:239—243.[4]G.Bregliozzi,A.Di.Sehino,S.I-U.Ahmed,eta1.Cavitationwearbehaviorofausteniticstainlesssteels
withdifferentgrainsizes[J],Wear,2005,258:503—510.[5]M.F.Morks,M.A.Shoeib.ComparativestudyofnanostructurodandconventionalWC-Cocoatings[C].InternationalThermalSprayConference&ExpositionProceedings,Japan,2004:731—732.[6]Q.Wang,z.H.Chen,z.X.Ding.PerformanceofabrasivewearofWC-12CocoatingssprayedbyHVOF[J].TribologyInternational,2009,42:1046—1051.[7]GH孙aIlg,S.Li,Y.Liu,eta1.SlurryerosionbehaviorofHVOFsprayedWC-10(k4Crcoatings[J].
ChinaSurfaceEngineering,2007;20(4):16—28.[8]D.A.Stewart,P.H.Shipway,D.G.McCartney.MicmstmcturalevolutioninthermallysprayedWC-Cocoat—
ings:comparisonbetweennanocompositeandconventionalstartingpowders[J].ActaMater2000;48:1593—1604.[9]赵卫民,王勇,薛锦,吴开源.超音速火焰喷涂镍基合金层的腐蚀失效过程[J].焊接学报,2005,
26(1):4l一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