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经济增长的极限和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摘要: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因为它可以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出概括性衡量,反应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的实力状况,便于国际间和地区间作比较,为制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运行的状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但GDP使用虽广泛却有着巨大的缺陷,譬如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基于以上缺陷提出了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绿色GDP。 关键词:经济增长极限 绿色GDP 措施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近日,国家统计局相继发布了“2014年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和“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季报”,这组数据显示,今年前3月,全国楼市成交出现量价增速双降,中国房地产经济一直为人诟病。一季度以来房地产持续走低,虽地方政府出台相关刺激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而国内房地产大佬也在不算唱衰“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年告诉增长是否已经到的一个拐点,是否已达到经济增长的极限,告诉发展的背后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在这样的情势下,改革的必要性已经凸显,因此本文的实质是在研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1.国外研究述评 关于增长问题,有幸拜读了丹尼斯·L·米都斯博士带领编写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该书从1972年公开发表以来成为是名满全球的一块丰碑,而且因为这份研究报告所提出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专家们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在实际行动上必须高度负责,切实解决,否则,人类社会就难以避免在严重困境中越陷越深,为摆脱困境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当然也有人对书中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环境等问题未必就是不可解决的,新能源的开发,农业技术的提高等等,作者提出观点时做出的一些假设,在今天有些并未实现,这些问题尚与本文讨论无关,不引申探讨。 2.国内研究术评 朱启贵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在详细讨论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研究棣色国民经济核算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和估价方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理论和方法、绿色GDP核算理论和制度建设,基于绿色GDP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系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能力,提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设的目标、方案和制度。国内目前就绿色gdp这一指标的测算仅仅在2006年发表过《中国绿色GDP核算报告2004》,国内对这一指标的意义也有过探讨实践,但多半最后不了了之。环保总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周建也曾表示,“绿色GDP怎样真正与中组部的指标体系对接,可能还有待一定时间的磨合。因为目前的绿色GDP的结果只是阶段性的,还并不能反映环境成本和生态破坏。”因此研究绿色gdp的理论仍然很有必要。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以及不足之处 2
本文由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现况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或将达到发展极限,通过对绿色GDP指标测算的意义,提醒企业政府需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持续发展。本文最大的不足就是理论基础不够,无法对国内外理论更深刻的探讨,仅进行了简单分析汇总,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学习弥补。
正文: 一、当下经济发展现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份对全球经济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下滑。2013年底年股市下跌近十年罕见。2013年6月至今金价持续下跌,中国大妈想要抄底却成为世界的笑柄。2014年1-4月CPI持续走低其他方面:今日同时对股市起到拖累影响的还是中国制造业数据出现缩水。汇丰公布中国的制造业初始PMI值下降至48.3,低于50点意味着收缩。而一季度的房地产成交量也屡创新低,各地二手房市场大量抛售。总之由一季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下滑态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性转型时期,如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转换;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经济活动从农村向城镇积聚;市场化进程中企业所有制结构向多元化方向调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相互渗透引致市场结构变动等, 改革就意味着有部分人的利益会被划去,,而这些人必定会阻挠改革的进行。中国当前正处在万丈深渊之前,只有一条吊桥,虽然危险,但是不得不走,回头就是末路,裹足不前就如同等死。政府想大刀阔斧的改革,却也需要考虑桥的负荷能力。 二、经济增长的极限 经济增长不可能是没有边际的增长,同时还受很多其他的原因制约,资源的有限性,全球化等。 1、增长的极限来自于资源的有限性 德内拉·梅多斯认为全球系统中的五个因子是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的,人口、经济是按照指数方式发展的,属于无限制的系统;而人口、经济所依赖的粮食、资源和环境却是按照算术方式发展的,属于有限制的系统。这样,人口爆炸、经济失控,必然会引发和加剧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就会进一步限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发展是以环境资源付出巨大的代价,改革之初以资源换技术虽使得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但同时牺牲的自然环境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这预示了我国在未来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约束将可能迅速加大,特别是在我国生态和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自然资源会越来越多地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制约因素。人口老龄化问题预计将会在2030年全面凸显,生产能力不足,而需求又非常不足,供需矛盾将会达到一个峰值,经济增长非常有可能出现完全负增长。 2、全球一体化,环境全球化 当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譬如美国经济危机,在中国外需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增速大幅下滑,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下降,资金链断裂现象严重,能源、电力及金属行业生产急剧下挫,房地产行业遭遇寒冬,陷入低迷状态 ,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增大并对中国居民消费意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以自然资源为基本要素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几乎把人类逼到了生存的绝境,人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必然寻求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是不分国界的,发达国家尽可以把垃圾、化学废物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但大气圈、水圈、自然风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譬如全球变暖问题的出现导致了海平面上升,水资源污染问题大量鱼类种群的灭亡,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 3
响。不论是经济还是环境,国内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系统的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引起了全球性的竞争,结果是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金融风险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都说明了竞争的极限性,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整体性,在这个整体的世界中,发生在遥远地区的事件可以对我们产生影响,反过来,我们作为个人所作出的决定,其后果也可能是全球性的。能否适应这个过程,能否迎接这个挑战,如何顺应这个过程,如何应对这个挑战都向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政府打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三、绿色GDP 1、绿色GDP的含义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2、绿色GDP的测算 绿色GDP是在传统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考虑了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因此,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的计算成为可持续收入计算的关键所在。 第一,环境成本的计算。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一方面要看作是一种有偿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其利用的价值量可近似地转换为用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以下简称环境污染损失)来代替。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种类主要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污染和噪声污染5种。其中,水体污染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人体健康的损害、农作物的损失、畜牧业损失、渔业损失、工厂停工停产损失以及工业用水处理费用的增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人体健康的损害,二氧化硫、氮化物对农作物的损害、酸雨对森林的损害、酸雨对建筑材料及建筑物的腐蚀损害、城市家庭卫生清洁所增加的费用。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占用土地。其中风化和燃烧对大气环境以及雨水淋浴对水体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已包括在前两项中。农药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是有机氯化物对农作物的污染。噪声污染带来的损失主要是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伤害以及噪声引起的突发性心脏病死亡的损失。还有因各种环境污染引起的环境纠纷损失等。另外,将环境质量恢复到某一环境标准水平所投入的污染治理费用以及环境建设费用也必须考虑在环境成本估算指标体系之内。综上所述,可归纳出进行环境成本估算的22项主要指标。指标体系中每一具体指标称为成本指标。与成本指标相关的主要污染指标称为污染指标。因此,环境成本的计算需要有较详细的环保方面的历史数据方能进行。在不能有效获得数据的条件下,联合国的在对一些国家进行环境估算时常常按照“环境投入应当是上年GDP的0.5%-1.5%”的比例进行,但中国的经济发展过快,而且在环境问题上历史欠帐太多,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也要大得多。根据我国一些权威环境专家和学者的测算结果,我国近年来平均每年的环境污染大约在2830亿左右,根据这一结果结合1997-1999年的GDP进一步推算出近年来(1997-1999年)环境污染的占GDP的比例应为2.8%-3.8%左右,1997-1999年的人均环境污染占人均GDP的比重为2.5%-3.5%。 第二,资源成本的计算,每年的资源消耗量可以从统计年鉴里得到历史数据,然后再加上每年的资源价格,就可以计算出消耗的资源货币量。 3、绿色GDP的意义 首先,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