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创新以“澎湃新闻”为例第一二章内容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创新以“澎湃新闻”为例第一二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媒介的发展影响着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每一种媒介技术的重大更替都会改变新闻的面貌和受众的接收方式。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国内报业在新媒体竞争、受众需求变化、技术革命等因素的冲击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新媒体凭借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媒体旧有的单向线性的消息传播方式,转而以个性化、交互性、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取悦”用户,这种天然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论如何也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要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单纯依靠平面媒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突破传统纸媒的定位。 作为国内报业体制改革的先锋,都市报对社会环境和市场趋势的变动有着天然的感知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当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大影响力时,都市报敏锐地发现纸媒的危机与挑战,认识到只有借助新技术实现自身经营方式的转型,才能使自身走出困境。拥抱新媒体、开拓新市场也成为许多都市报的战略共识。作为国内较为成功的都市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东方早报》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上线的“澎湃新闻”具有很显著的特征,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对地方报业探索成功转型的合适道路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1.1研究目的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当今的新闻传播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由此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强大冲击。在具有较强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的新媒体面前"传统媒体的受众在不断减少。互联网终端已经成为当前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创新是时代的必然,而其主要表征则体现在媒介融合上。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澎湃新闻”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来总结出一条试用于中国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转型与创新的道路,从而把握和舆论的中心,引领舆论的方向。 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系统并深度研究媒介融合的含义与特征,对其现状及其形成原因经行分析,为传统媒介的创新与转型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总结并分析传统媒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进行的转型方式与特点,使对其现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第三、本文对媒介融合的转型与创新将以“澎湃新闻”案例为基础,结合现今传媒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时代性、时效性和创新性。 2.实践意义: 第一、通过文章论点的提出和具体事例的列举,使传统媒介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媒介融合的重要性,并从别人成功的经验中找到自己实现突破的地方,找到传统媒介在信息时代的新出路。 第二、通过促进传统媒介的二次繁荣来更好地引领公众舆论,把握公众舆论,重拾媒体的话语权。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创新的研究比较丰富,研究内容多为以某个案例来媒介融合,分析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和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分析新型传播方式的成功经验,或是分析传统媒体在信息时代体现出的弊端。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媒介融合”、“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创新”“澎湃新闻”为主题进行搜索,截止2016年3月,检索出无数相关文章,与主题直接相关并且分析详尽的文章非常至少。 根据检索到的文章,我们不难总结出目前国内外关于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创新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以对媒介融合现状进行的系统的分析为主要内容,分析我国近几年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主要讲述中国传统媒体的现状并提出通过推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和融合发展,提高主流舆论公信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这一关点的杨世桥所著的《媒介融合视野下的传统媒体转型》,以及对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现状进行数据化多方面分析的邢仔芹的《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等。 以某个案例为中心探讨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如谢磊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统报纸转型:》,主要以《新闻晨报》为研究对象,从消息来源、新闻生产、新闻发布几个环节研究传统媒体应对媒介融合的策略,以及邢仔芹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以两家证券报为例》和张欣的《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初探——以为例》等都是以某个特定的案例为研究对象来进行论述。 以澎湃新闻客户端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如何梦琴的《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以澎湃新闻新媒体平台为例》、新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的传播策略分析——以澎湃新闻app为例》和陈昌凤的《媒介融合中的全员转型与生产流程再造——从澎湃新闻的实践看传统媒体的创新》等这类论文搜集了大量与澎湃新闻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并以之来反映传统媒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国外相关研究:由于美国先于中国进入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因而有丰富的与之相关的研究文献,都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如Anne Bartsch, 写的Emotional Gratification in Entertainment Experience,主要研究了受众在传播过程的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受众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都是有自主性的,会主动选择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服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纯粹地被媒介所控制,这也是新媒体如此发达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此外类似的研究还有Janet Kolodzy的 The Convergence Years等文章。 关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创新的书并没有,但是有内容与之相关的书,有彭兰主编的《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沿》、李鹏的《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转型研究》、罗以澄、吕尚斌主编的《中国社会转型下的传媒环境与传媒发展》、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和武汉大学出版的《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等。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目前业界关于自媒体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并且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文献,关于提升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公民媒介素养的措施并没有完善,因此,本论文选题存在较大的研究价值。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竞争、受众需求变化术革命等因素的冲击下开始变革与转型。本文以上海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东方早报》在转型过程中上线的“澎湃新闻”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国内报纸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如何实现转型与创新进行一项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采取了案例分析法和量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新闻发现、新闻生产和新闻消费(新闻业务流程的三个主要环节)的角度对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特点进行概括,并对其转型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估。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选题的背景,国内研究现状以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同时进行基本概念的概述,包括对媒介融合和传统媒体的概述。第二章介绍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三章介绍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的转型应付,包括传统媒体观念的变化、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新技术的应用、传统媒体管理体制的转型等几个方面。第四章讲述“澎湃新闻”的实践创新,具体分析“澎湃新闻”在面对媒介融合大环境下做出的一些实际有效的举动。第五章讲述由“澎湃新闻”引发的对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考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釆用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结合量化分析等手段对“澎湃新闻”的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的分析。 1.案例分析法: 对有代表性的事物(现象;)深入地进行周密而仔细的研究,从而获得总体认识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 2.量化分析法: 将一些不具体、模糊的因素,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从而达到分析比较的目的。 3.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具有采集研究对象的资料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客观性强等特点。围绕自媒体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这一课题,尽可能广泛采集,深入研究相关的著作、论文、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 4.对比分析法: 对我国自媒体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在不同时期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其不同点和相同点,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将我国的自媒体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实践与国外进行对比分析,吸取优秀的经验供我们学习。 5.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关于自媒体时代的公民媒介素养的研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通过自己的语言予以形象描述。 第二章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宽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更多地使用的是手机和电脑而非传统的传播工具,而网络上的信息又往往有着缺乏真实性的特征,要维护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就要将传统媒体和时代的新生事物相结合,这样一方面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另一方面让受众能很好地接受到信息。这就是传统媒体在21世纪所要必须面对的媒介融合这一话题,在媒介融合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可以寻得很多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会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2.1 媒介融合与传统媒体的概念 2.1.1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就是各种不同媒体相互作用影响最后融合为一体。媒介融合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媒介的发展是以信息消费的需求为导向的。媒介融合的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1]媒介融合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是指将一切媒介及其相关要素汇聚融合,狭义是指将两种或以上的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手机报、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 2.1.2 传统媒体的概念 传统媒体是指在相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内容是通过文字、声音或图像向受众传递信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一维性,同时便于信息的保存与文化的延续。传统媒体大都有一系列完善的信息搜集、编辑、发布的模式,有着坚强的“内容”的后盾,也有着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但是相对于信息时代新兴起来的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来说,传统媒体因其传播方式的单向性和传播形式单一性还体现着明显的劣势。旧的事物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对自己进行不断的完善,所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找到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