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_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_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哲学研究》年第期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

—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孔明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经过年代的战后恢复进人年代之后欧洲迎来了

战后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于现代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

高楼大厦购物中心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等也在战后法国迅速出现这些特征都

标志着战后法国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消费社会消费社会的新特征正在深刻地改变法国人的

日常生活急剧地推动着社会变化促成新型的社会秩序的形成许多法国理论家把此种新

型的社会转型称之为“消费社会”技术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等等而在对这一深刻的社会转型的研究中如何从理论上概括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就成了法国理

论家的一个重要课题鲍德里亚这位年代开始享誉世界的著名哲学家在年代就开

始关注并研究新的消费社会的特征他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商品和物的研究开

始逐渐进人对现代消费社会的研究并逐渐开始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发展出自己的一

套消费社会的理论进而他从物的消费进人到符号消费的领域建立了以符号消费为主导的

符号政治经济学体系并导引出了他自己的消费文化理论从人们对“物”的消费行为中

鲍德里亚看到的不仅仅是物或商品对人的本性的支配与异化他更看到了在物的消费中实

际蕴藏的是更深层的“符号”消费正是通过对现代技术与符号的考察鲍德里亚首次把

人们从物的领域带人了符号的领域使二战之后有关消费理论的研究进人了一个新境界

一物消费符号消费

《物体系》是鲍德里亚学术生涯的开山之作在其整个学术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虽然鲍德里亚后来的思想几经变化比如从《生产之镜》开始鲍德里亚逐渐摆脱马

克思主义后来又开始转向形而上学问题谈论主体的死亡以及后现代性问题等等但是

从他后来的著作中还能看到其早期《物体系》的影子《物体系》一书着力阐述的是“物

品如何有意义”这一重要问题对物的研究一直是现代西方哲学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海

德格尔在其早期的存在哲学和后期技术哲学的思想中都曾经谈到了物与人的关系特别是

在后期海德格尔谈到了现代技术生产了大批的备用物”“存货等消费品这种存货许多是脱离人的用途也没有任何内在的价值福柯的代表作《词与物》“想从事的是秩序的历史说的是一个社会借以思考事物间的相似性的方式和事物间的差异借以能被把握在网络中被组织并依据合理图式而被描绘的方式”福柯“译者引语”第页同样鲍

氏也从最普通的物出发开始了其哲学的探讨这说明物的研究与现代哲学具有密切关系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可能不同但对物的重视都是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物体系》的目标就是要建构一个日常消费活动中的异化批判该书通过对“物”的功

能非功能和功能失调的论述其中心是为了导出“物”向符号的转变这里的“物”主

要指的是与商品有关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人经常打交道和人发生生活关系的物品

从这一点看该物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经常谈到的对人产生支配并造成了人的异化等意义上的“物”或商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鲍德里亚经常列举的“物”如汽车冰箱洗衣

机电视和家具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物品

在一般人看来似乎简单的“物品”为什么会引起鲍德里亚如此大的兴趣呢这就涉及

到对物的不同的认识也就是对物的功能性实用性和符号性象征性的不同划分一般提到物主要是从功能性或使用的角度来对日常生活中的物进行分类如汽车的功能就

是交通运输工具手机的功能主要是通讯交流的工具等等对于这些鲍德里亚自然是很清楚的但他并不感兴趣《物体系》的目的并不在于对物的功能性的分析鲍德里亚认为

如果要深化对物的研究就必须把物从其功能性中解放出来为此就必须对物体进行本质

的改变而不能仅仅进行功能性的改变比如人们在家中为了适应屋子的空间和环境气

氛对家具摆设进行调整鲍德里亚认为这并不是本质的改变而只是功能性的改变因为

物还没有从其功能性中解放出来“只要物还只是在功能中被解放相对的人的解放也只停留在作为物的使用者的阶段”鲍德里亚年第页所以“我们分析的对象

不是只以功能决定的物品也不是为分析之便而进行分类之物而是人类究竟透过何种程序

和物产生关联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同上第页如此鲍德里亚就从日常的物进人到了“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系统”他对“物”的谈

论实际上是在谈论人和人的行为关系从历史渊源上考察鲍德里亚的这一看法实际上是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导师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的批判

继承但鲍德里亚要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有关物的理论特别是有关物的消费的理论要深化对物的研究就必须对物的消费理论进行研究这是其《消费社会》一书的任务正是在

对消费现象的研究中鲍德里亚开始超越其前辈在人们看到物人关系的地方鲍德里亚

看到的是物人符号这三者的关系从而在物的消费中引人了符号消费这一概念消费通常看来就是对物的占有使用和消耗物之所以能被消费正是因为其具有功能价值也就是具有使用价值消费是和人的需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消费决不仅仅

限于物质上也包括精神的抑或文化的方面鲍德里亚对消费的看法与传统的消费观完全相反他认为消费不等于需要的满足“消费不是被动的吸收和占有而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可以将消费设想为一个我们的工业文明特有的作用模式—条件是……把它作

为一种满足需要的程序释放出来消费并不是这种和主动生产相对的被动的吸收和占

有……消费是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而且这不只是〔人」和物品间的关系也是〔人」和集体与和世界间的关系它是一种系统性活动的模式也是一种全面性的回应在它之上建立了我们文化体系的整体”同上第页同时他指出“消费的对象石夕并非物质性的物品和产品它们只是需要和满足的对象……财富的数量和需要的满足皆

不足以定义消费的概念它们只是一种事先的必要条件消费并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不是丰产的现象学它的定义不在于我们所消化的食物不在于我们身上穿的衣服

不在于我们使用的汽车也不在于影像和信息的口腔或视觉实质而是在于把所有以上这些〔元素组织为有表达意义的东西它是一个虚拟的全体其中

所有的物品和信息由这时开始构成了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活动”年第一页鲍德里亚又强调“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

个它只作意义指涉的关系—因此它和这个具体关系之间存有的是一种任意偶然的和不一致的关系而它的合理一致性也就是它的意义来自于它和所有其他的符号一物之间抽

象而系统性的关系这时它便进行个性化或是进人系列之中等等它被消费—但被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性而是它的差异”同上第页“被消

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它既被指涉又是缺席既被包括又被排除—在物品构成的系列中自我消费的是关系的理念而系列便是在呈现它”同上第页我们看到消费的前提是物必须成为符号但是鲍德里亚并没有对他所提出的“符号”

这一重要概念进行界定而该概念又是如此重要因此又不能不简单地谈一下从物体

系》和《消费社会》及其后著作看符号一词是鲍德里亚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据《物体系》的译者台湾学者林志明在其“译后记”中的看法“符号一词可能涉及到三个不同

的领域即符号学意义上的符号心理分析意义上的征兆和社会地位中的信号这三个符号概念在物的分析中相互缠绕并对应着鲍德里亚在《物体系》

中的三个理论框架即符号学心理分析和差异社会学我们认为当鲍德里亚谈到符号的

消费时他是在多种混合的意义上来使用“符号”这一概念的特别是在早期的《物体系》一书中他对符号一词的使用还是比较模糊的当他把符号作为物品的标记看待时他就是

在符号学意义上使用符号当他把符号作为一个人在消费物品时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志时他就是在差异社会学的意义上使用符号而当物的符号作为潜在的欲望的表现形式时他就是在心理分析的意义上使用符号后来由于鲍德里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关注他的符号概念还具有代码的含义

二消费话语的可能性与消费文化的形成

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物的消费既然不是对物的占有和消耗而是指向符号的消费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符号消费是否会导致一种新的语言呢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与鲍德里亚对物品的整个思考有关通常认为我们所消费的物是一个没有生命缺乏个

性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比如汽车从功能上讲可以说就是人们的一个代步工具是一个交通动力运输工具对于汽车的这一普遍性的功能鲍德里亚并不感兴趣他所关注的是物

的个性即物除了具有这一普遍的功能性作用或用途之外它的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鲍德

里亚认为每一个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这里的个性主要指的是非功能性的使该物区别于其他同类物的特点还以汽车为例人们之所以要选择这一牌子的汽车而不选择另一牌子的汽车主要原因在于这一牌子的汽车独有的个性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就是说主要不在于这一牌子的汽车的引擎的具体结构而在于其外形色彩线条配件等等作为消费主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不同个性的人的选择不同如此当人们去购买和消费物品时人的个性和物品的个性之间就存在着互动的关系问题而购买和消费行为的完成就标志着人的

个性和商品的个性之间的沟通商品广告在二者之间的沟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这一

点鲍德里亚似乎并不反对但他想进一步研究其中是否存在一个有生命的构句法在人的个性和物体的个性的互动之中物品或广告体系是否构成了一个新的语言他的回答是否定

的“物品广告体系因此不能构成一个语言因为它没有一个有生命的句法它所构成的比

较是一个符号意义构造体系它具有符码的贫乏和效率它不能结构个性只是将它指定和

分级它不能结构社会关系它将它分割为一个等级分明的目录它将自己形式化成为社

会身份标位的普遍体系地位的符码”年第页

按照鲍德里亚的理解符号消费绝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吃饱穿暖而已它其实是消费者的一种“自我实现”或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消费也包括“炫耀”因素在内如

此消费不仅仅是物或商品的消耗或使用而且是为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按照这

一新的消费模式必然导致一种新的消费文化的形成而在这一新的消费文化中符号自身

是有价值的也就是他所谓的符号价值符号价值就构成了这一新的消费文化的核心

首先在鲍氏看来新的符号消费必然要对传统社会的原有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构成

重大的冲击并形成一种基于符号消费上的新的消费文化或他所谓的新人文主义因为此前的消费即传统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主要还是就物的使用和功能意义而言的鲍德里

亚认为“符号”消费的产生毕竟是对如韦伯所谓的近代以来就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所奉行的崇尚节俭努力工作的清教伦理的巨大冲击它将产生新的伦理并将产生一种

新人文主义消费社会的先行消费提出了一项新伦理几千年来在人们的观念里消费总

是被置于生产和积累之后人们总是依赖自己的辛勤工作并在积蓄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去消费才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理想的物品但在当今消费社会里情况却完全不同人们虽然还没有赚到购买物品的足够的金钱但依赖消费贷款却能拥有自己的理想的物品基于此“它们的消费比它们的生产先行”同上第页这样本来的道德秩序就颠倒

了从传统的道德观来看消费从来不会先行于生产工作永远先于工作的果实所有这些属于消费社会之前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看来都不合时宜了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而导致的产品的绝对过剩由于消费贷款和信用制度的实施由于整个社会从机制和观念上都鼓励消费

因此在消费社会里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道德观“消费先行于累积”不断地向前逃逸强迫的投资加速的消费周期性的通货膨胀而节约反而变得荒谬这就是在消费社会所产生的新道德观对传统旧道德观的冲击建立在这一新道德观基础上的消费文化观就是他所

谓的新人文主义其次符号价值是新的消费文化的核心由于鲍德里亚并没有对符号进行界定所以

他也没有对符号价值进行规定但他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对符号价值进行了

具体的论述通过与实物价值或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比较我们还是可以窥其要旨的所谓符号价值就是指物或商品在被作为一个符号进行消费时是按照其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以及其他因素来计价的而不是根据该物的成本或劳动价值来计价的当然物或商品作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