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追求 本文由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整理提供: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美国学样教育的经 验不仅值得我们借鉴,其对师德问题的认识也值得我们重 视。从一些资料来看,美国学校教育中关于师德问题的关注 主要有以下特点:
1. 一般不作统一的规定,但一些教育家或 教育机构对此提出了基本的要求 ;2.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 问题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 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 ;3.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 德问题, 还体现在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追求上。 总之, 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问题是与促进学生的独立发展密切 联系的。下面主要从个方面对美国学样教育中的题德问题进 行分析,以认识美国学校教育中题德的特质及其追求。
师德的基本要求 在师德的问题上,美国的学校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尊重学生”。这一要求的提出与现代社会美国学校的发展 以及教育对儿童研究的重视并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上 有密切的联系。
19 世纪后期, 被称为“美国进步教育之父” 的美国教育家帕克在“昆西教育改革运动”中,就提出了教 育应当“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主 张,在教育观念和师德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
在他看来, 儿童或者学生应当成为学校的中心,教师应当尊重儿童,关
注儿童的需要、兴趣,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进入 20 世纪以后,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学校教 育中存在的问题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著名的教育 家杜威直接参与了这一运动,并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杜 威认为,儿童应当成为“教育的起点”和“中
心”,“教师 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
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 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作出适当的反应 [1] 。” 20 世纪以来, “尊重学生”的思想已经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中对教师的基 本要求。在现代美国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反对教师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和管理。 在美国学校 教育中,有许多对教师行为的具体要求。如教师对学生要有 爱心,对学生要和蔼,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伤害和身体 伤害等。如果有教师对学生管教过严的,甚至任何对教师的 不满,都可能构成学生或家长对教师的诉讼。这使得教师时 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管理上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美 国学校被誉为儿童的“天堂”。
二是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不能因为强调 知识学习的重要而增加学生的负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美国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十分注意活跃课堂的气氛,强调 学生应当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课外,美国教师很少给学生 布置家庭作业,在他们看来,如果学生在课后花许多时间来 完成家庭作业,就有可能占用从事其他活动和游戏的时间, 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是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给学生表达自己意 见的机会。美国许多学校都有明确的校规来保证学生在校所 应享受的权利。如美国俄亥俄州某学校的校规规定:学生在 学校里“应当获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 ; 学生“作为一个个 人而得到公平的对待” ; 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或者学校的代 表组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有违法纪律
的问题,应 被事先警告通知[2]。”……同样,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
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教师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喜爱某些学 生,而厌恶另一些学生。
四是要求教师在道德行为和品质上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 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 委员会曾经针对教师的道德为提出一些要求。如教师应具有 好奇心、耐心、诚实、正直、尊重多样性、重视文化差异等 品质; 教师应当具有推断能力、从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创 造和冒险的能力、持一种实验性的和问题解决取向的能力等 等。这个委员会认为,教师具有这些能力会对学生的发展产 生积极的影响,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 。
总之,美国学校在师德问题上提出的关于教师“尊重学 生”的基本要求,反映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即“尊 重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充分 尊重学生,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较好的氛围,才 有利于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教学与师德
一般来说, 教师的职业总是与教学工作分不开。 在教学中, 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应当采用什么样 的教学模式等等,都与教师个人对教学的认知有密切的联 系。在美国教师看来,教师对教学的认知、努力及其对学生 的影响也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 20 世纪初期,美国教 育家杜威就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努力必须同儿童不 依赖于教师而独立发展结合起来,否则,教师的努力就会变 成外部的阴力,束缚儿童的发展。这样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 育 [4] 。在当
代,美国教育家认为,在教学上,教师的职责 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当以真诚,无知 和谦虚的态度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使学生成为 在学习上不依赖于别人的人。
美国教师的这种教学上强调“无知”的态度是继承西方 教育传统的结果。古代希腊教育中的“苏格拉底方法”不仅 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也提出了教师在教学方 面所应具有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的“无知”态 度。苏格拉底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与 学生进行对话,共同探寻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 应当抱有一种真诚的“无知”态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帮 助学生获取真理。在苏格拉底来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 果没有真诚的“无知”态度,即指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提出问 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把学习变成学生不断探索新知 识的过程 ; 同时,教师坚持“无知”态度,也可以使师生双 方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同等的地位。教师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 炫耀者,也不是学生的训导者 ; 教师是与学生一样的知识探
求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在教学上促进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和 推动力 [5] 。
在现代美国学校教育中, 苏格拉底的这种“无知”态度和 教学模式正为美国的教师所继承和发扬,它演化为一种教师 追求“不知道”的教学模式。如在教学中,当学生对某个问 题有疑问时,一些教师便经常反问学生:“你自己是怎么想 的?”有时候,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会直言相告:“我也不 知道。”甚至转而向教室的其他学生询问:“你们谁知道这 一问题?”结果在课堂上虽然教师没有回答问题,却使得学 生们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 [6] 。
美国教师追求这种“不知道”的教学模式也反映在其他 课程上。如在一些技能课上,美国教师不是向学生介绍一些 基本的操作要领,也不是教学生一些理论和方法,而是介绍 完工具及其他注意事项后,就让学生自己做。如果有学生还 继续让教师介绍技巧和效果时,教师就会对学生说:“我不 能告诉你,我知道的也有限,不如你自己试试看怎样才能制 造出效果来。”如果再继续问,教师可能会抛出一个问题反 问学生,
或者列出几种可能性, 但并不确切指出哪一种最好, 而在于是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在一些以知识为主的课上, 美国教师也不只是讲课本,而是把课文内容分派给各个小 组,小组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一份任务,最后由每个小组 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所读的内容。
可见,美国教师这种追求“不知道”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 特征就是要求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地完成学习。在美 国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这种做法是得到社会肯定的,如美国 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曾经提出过评价成功教师的 5 项标准, 其中第一条就是:一个好教师能告诉他的学生关于许多问题 的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师能够不说话,而是帮助他的学生自 己去思考出答案 [7] 。
应当指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追求这种“不知道”的教学模 式,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和渴望,也 并不是他们对教学和学生不负责,而是反映出他们对现代教 育和教学的一种独特的理解。在美国教师看来,科学技术迅 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许多已知的知识已经代替了未知的知 识,但仍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在向已知挑战。仅仅给学生已知 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已知和未 知。教
育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来充实自己的头 脑,而不是依赖别人的头脑。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使学 生善于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独特见 解,否则学生学到的东西再多,也是别人的死的东西,不能 够继续丰富与创新。
美国教师追求这种“不知道”的教学模式, 也反映了现代 科学精神对美国学校教育及教师行为的影响。美国现代物理 学家费曼指出: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 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 ; 当他
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 即使他 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级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 家来说, 承认自己的无知, 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 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只有具有不同可 信度的知识,而没有哪个理论具有绝对的确定性。这种不确 定性对于科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不确定性才有 疑问,才会从新的角度寻找新的解决方法。科学发展的速度
不仅仅是指一个人进行多少实验,获得了多少实验数据,更 重要的是提出了多少供人们检验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8] 。
总之,美国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师德是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密 切联系的。在教学中,一个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内容,采取什 么样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反映了教师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什 么样人的教育理念。从美国教育家关于师德的论述中,我们 可以看到,美国学校教育对“教书育人”有自己独特的理 解。他们虽然强调教师对教学和学生应当具有责任心,但并
不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切学习行为全面负责。在他们看 来,教师对学生提供细心周到的帮助,并不意味着这位教育 就是一个好教师,相反,这种帮助可能会毁掉一个学生。
教师的人格与师德
美国许多教育家强调, 教师不仅应当做好自己的工作, 且还要对自身人格有更高的追求。这种人格的追求不仅是品 德的修养和思想的净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中的公正和正义 的追求。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影响使学生也成为一个追 求正义的人。美国学校教育中关于师德的这一思想与西方的 教育传统有密切的联系。
在西方教育传统中, 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对“德即知识” 的阐述及其自身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苏格拉 底来看,德行是关于善的知识。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的,必 须会行善 ; 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情是好的但又不去实 现,则是自相矛盾的,这说明,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知道这 件事的好处。苏格拉底强调“德即知识”的主要目的,就在 于当一个人认识的真理和正义以后,就应当义无返顾地去追 求,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本人就是一 个典范。当他被判以极型后,他有多次逃生的选择:他可以 交付一笔赎金以换取生命,他的朋友也愿意代他交付赎金
他还可以把妻子和孩子带上法庭求情,用情感化陪审团 ; 另
外,在临型之前,朋友又为他安排逃走的道路。但他认为这 些行为都是与法律相抵触的不正义的行为。他在知道什么是 正义之后就不能再做不正义的事情。苏格拉底追求正义和真 理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