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dn协议

isdn协议

1. ISDN概念模型

1.1 ISDN的提出

ISDN的提出最早为了综合电信网的多种业务网络。由于传统通信网是业务需求推动的,所以各个业务网络如电话网、电报网和数据通信网等各自独立且业务的运营机制各异,这样对网络运营商而言运营、管理、维护复杂,资源浪费;对用户而言,业务申请手续复杂、使用不便、成本高;同时对整个通信的发展来说,这种异构体系对未来发展适应性极差。于是将话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业务综合在统一的网络内成为一种必然,这就是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的提出。

1.2 ISDN的概念模型

1.2.1 ISDN的定义

按照原CCITT的定义,ISDN是以提供了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的综合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通信网,用以支持电话及非话的多种业务;用户通过一组有限的标准用户网络接口接入ISDN网内。即ISDN:

(1) 是通信网;

(2) 以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而成;

(3) 支持端到端(End-to-End)的数字连接;

(4) 支持各种通信业务;

(5) 支持话音类及非话业务;

(6) 提供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7) 使得用户能通过一组有限个多用途的UNI接入ISDN。

1.2.2 概念模型

1.2.2.1 业务综合

ISDN概念中的业务综合的核心是从用户端出发,建立了一套标准的用户和网络接口协议体系(UNI:User-Network Interface)。同时给出了各ISDN网络间互联的NNI接口。这样,非常简单的统一了开发标准,提供了一个厂商间开放的竞争环境。见下图。

1.2.2.2 ISDN的承载业务类型

在ISDN概念模型中,各种业务类型按照业务的数据率分为两级(见下图):

◆基本速率接口(BRI:Basic Rate Interface),该速率由两个承载信道和一个数据控制信道构成,称为2B+D,其中B(Bearer)为标准PCM速率64kbps,D(Data)为16kbps。该速率适用于家用或小型企业需要。

◆基群速率接口(PRI:Primary Rate Interface),该速率支持T1(23B+D:1.544Mbps)和

E1(30B+D:2.048Mbps),适用于大容量用户或集团用户。(D:64kbps) 其中T1主要适用于日本和北美地区,E1适用于欧洲和中国等地区。

1.2.2.3 ISDN协议模型

●ISDN协议分层

参照OSI参考模型,ISDN分为四层,如下图所示:

第一层:物理层,规定了ISDN各种设备的电气机械特性,及物理电气信号标准;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完成物理连接间的数据成帧/解帧及相应的纠错等功能,向上层提供一条无差错的通信链路;

第三层:网络层,进行路由选择、数据交换等,负责把端到端的消息正确地传递到对端。而其中的第四层描述进程间通信、与应用无关的用户服务及其相关接口和各种应用,这部分协议不在ISDN规定之内,由相关应用决定。

●层间信息交换层间通信在各层提供的业务接入点(SAP)依靠消息原语(Message Primitives)进行。见下图。

《N》层的信息交换在各开放系统《N》层的信息交换实体(Entity,称《N》实体)间进行。《N》实体按照《N》协议和其他《N》实体共同完成《N》功能。《N+1》实体利用《N》实体提供的功能完成相互间的通信。《N》层向《N+1》提供的通信功能称作《N》业务。《N》实体向《N+1》实体提供《N》业务的逻辑接口称为《N》业务接入点,记为《N》-SAP(Service Access Point),位于各层的边界上。相邻层的通信实体间通过原语(Primitive)及其相关参数进行。原语包括:来自上层的请求(Request)和响应(Response),来自下层的指示(Indication)和证实(Confirmation)四种。在这种相对独立的层间及层内逻辑结构下,开放系统的对等实体可以无需关心其上下层功能的实现方式,于是它们之间的信息交互进一步抽象为一种逻辑连接,称为《N》连接。

●ISDN功能设备定义及参考点

ISDN提供如下各类的标准设备:

TE1:ISDN标准终端设备;

TE2:非标准ISDN终端设备;

NT1:网络终端1,标志本地环路的物理终结,具有用户传输线终端和用

户网络接口(UNI)功能;

NT2:网络终端2,可以是PABX或局域网LAN;

LE:本地交换设备,完成用户本地环路内的设备间信息交换;

TA:终端适配器,完成非标准设备到ISDN速率的匹配及协议转换(它可以在TE2中内嵌实现);

以上各类设备间的连接接口称为参考点(见下图):

R参考点:位于非标准ISDN设备(TE2)和TA间;

S参考点:位于标准用户终端和NT2间;

T参考点:位于NT1和NT2间;

U参考点:只适用于北美地区,位于NT1和线路终端设备间;

1.3 ISDN的特点

ISDN相对传统电信网有很多的优点:

∙业务的综合:不同的业务可以通过相同的物理电路进行连接,增加新业务方便。

∙由于采用了公共信道信令(CCS:Common Channel Signal),不同业务的呼叫建立互相独立,且快速方便,更有效的利用了链路资源;支持话音和各种非话增值业务,如主叫识别、呼叫转移、可视电话、会议电话等。

∙采用了统一的标准用户网络接口UN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