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小学音乐学科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小学音乐学科素养

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核心素养培养
驾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刘阳菲

一、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素养
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占据重要
位置。自主性是人自身的根本属性,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时,
主要是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的管理自身的学习行为以及生活,
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在价值,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将其有效解
决,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为日后奠
定坚实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注
重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本能,这样
才能保证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能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
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积极的去学习知识。
在这一环境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传
授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
个体差异,使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从而满足社会的发
展需求。
例如,在教学人音版四年级第五课《童心》中的《节日
舞》时,首先,进行课堂导入,先让学生们说说他们知道的
节日有哪些,过节的心情是的怎样的?然后,教师通过多媒
体将各个节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其次,教
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钢琴曲《节日舞》,然后引导学生跟随音
乐节奏,自由的舞动。最后教师为学生播放歌曲,使学生能
够在听中唱,听中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学生在
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及知识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为小
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各组学生根据不同的节日,进
行即兴创作,使学生边唱边跳,感受节日中的情感。在这一
环境下,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更能有效提升学
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音乐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素养
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
养,充分发挥创造性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
想象力、观察力,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创作意识。
音乐的每一种声音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在小学音乐课堂
教学中,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挖
掘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研究音乐中声音的音色、音调、长短
等,并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不同的音乐创造。
例如,在教学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丰收锣鼓》中,
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民族乐器,并感受其音
色,有效理解《丰收锣鼓》的音乐形象,从而感受其情感;
用竖笛表现农民丰收的情景,引导学生创编律动。教师在实
际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
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
转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教
学中,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可
以将民族乐器带入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民族乐器的演奏氛
围。学生掌握乐器的使用技巧后,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
境,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利用民族乐器,进行不同
的创编。
三、加强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素养
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中,审美能力素养强调,要尊重
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欣赏、感知、发现以及评价美
的基本能力;具备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具备创意表现以
及艺术表现的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指导指出,审美能力是音乐教
育的核心。在对小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对学生
进行情感教育。在音乐课堂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多样化
的音乐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
操。
例如,在教学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妈妈格桑拉》
中,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深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旋
律以及内涵,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更要使学生能够在歌曲
中,感受母爱的赞美之情,理解伟大的伟大。教师可以让学
生聆听歌曲,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歌
词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感受母亲的情绪以及旋律,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更好的理解歌曲,也能感受到歌
曲中伟大的母爱。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小
学音乐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重要性,然后从激
发音乐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素养、注重音乐实践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素养、加强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素养,
使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