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卷第2期 2012年6月 天津农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b1.19,NO.2
June,2012
文章编号:1008—5394(2012)02—0030-04
菩提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王雅稚 ,孙宁 通信储,张磊 ,陈小强 ,许燕萍 (1.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天津300384;2.天津滨海中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津300480)
摘要:以菩提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及外源激素水平对菩提树组织 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以0.1%的HgC1。消毒10 rain可获得较低的污染率和较高的成活率; 初代培养与分化增殖均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适宜的激素组合分别为NAA 0.1 mg,L+6-BA 1,0 mg/L、NAA 0.3 mg,IJ+6一BA 1.O~2.0 mg/L;试管苗生根培养以1/2 MS+NAA 0.5 mg/L为最佳,生根 率达92.5%,植株生长健壮,适于移栽。污染的试管苗在移栽前进行灭菌药剂浸根处理,也可达到 较高的成活率,可避免种苗的浪费。 关键词:菩提树;茎段;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722.37;Q949.737.4 文献标识码:A
Tissue Culture of Ficus religiosa WANG Ya-zhi ,SUNNing ’ 。 。”蛳 “所 ,ZHANGLei,CHENXiao—qiang ,xuYan-pinge
(1.Department ofAgronomy,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2.Tanjin Binhai New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 300480,China)
Abstract:Selecting the stem segment with buds as explants.the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ies 0f lfcUS religiosa were studied in the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doused time was 8 to 10 rain in 0.1%HgC1,.MS+NAA O.1 mg/L+6一BA 1.O mg/L was the best medium for inducing axillary buds.the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was 4.5 on the medium of MS+NAA O-3 mg/L+6一BA 1.0~2.0 megL,the suitable medium for rooting was 1/2 MS+NAA 0.5 mg/L,and the rate ofrooting was 92.5%. The higher surviva1 rate could be obtained.with the roots of contaminative plantlets being immersed in sterilized pharmaceutics before transplantation. Key words: IgS relig’iosa;stem segment:tissue culture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为桑科榕属植物。 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Pippala),因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 为菩提树(梵bodhivrksa),“菩提”(梵bodhi)意 为“觉悟” 。作为佛教圣树,菩提树又有“身是 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的文化意蕴,受到人们的尊崇和喜爱;其树形美 观,兼叶雅致,又宜做行道树、庭阴风景树及大 型室内观赏树种伫 ;其对sO 、cl 抗性中等,对HF 抗性强,宜作污染区的绿化树种。在北方较寒冷 地区,菩提树还可开发为大、中、小型盆栽,供 室内观赏或寺院及佛教人士供奉。菩提树枝干上 流出的乳状液汁,可提出硬性橡胶;枝叶可做象、 牛等牲畜的饲料;花供药用,可发汗镇痉,并有 解热之效;其木材适宜做砧板、包装箱板和纤维 板原料 。 菩提树目前的主要繁殖方法为种子实生繁殖 及扦插繁殖,繁殖速度慢、周期长 。为保持菩提 树优良的遗传特性及进行快速苗木繁殖,对菩提 树的组织培养研究正逐渐展开。邓正正等 用菩提 树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并获得生根试管苗;亦有报 道陋 研究不同光质对菩提树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 响,认为紫光和黄光可促进菩提树组培苗生物量 增重和不定芽分化,红光和橙光可提高组培苗株 高。此外,其它相关研究报道尚少。 本文以菩提树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 不同外植体消毒时间及外源激素水平在菩提树组 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旨在为菩提树的组培快繁 生产和新品种培育等提供技术参考。
收稿日期:2012—05—08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非洲紫罗兰新品种的引进及培育技术的研究”(09ZCKFNC01600);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计 划项目“名贵花卉、苗木新品种引进、快繁及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2010一BK130049);天津农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 活动项目“菩提树组织培养无性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无编号) 作者简介:王雅稚(1990一),女,天津市人,本科在读,主要从事种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联系电话:(022)23781298。 通信作者:孙宁(1979一),女,河北承德人,高级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sning79@sina.com。 第2期 王雅稚,等:菩提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1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材料 试材为由广州引进的菩提树3 a生种苗。 1.2实验方法 1.2.1外植体表面消毒处理 取菩提树当年嫩枝,剪切成1.5~2.0 em带腋 芽茎段,置烧杯中加人少许洗衣粉,以流水冲洗 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0%酒精浸洗3O s后,于 0.1%氯化汞(HgC1 )溶液中分别消毒5、8、10、 15、2O、25 min,无菌水冲洗3~5次。表面消毒后, 接种于无激素MS培养基中。培养条件温度为 (25±2)℃,光照12 h/d,培养基pH值为5.8"-"6.0 (以下培养条件相同)。 1.2.2初代培养 将表面消毒后成活的茎段接入含6-BA和 NAA不同浓度配比的培养基中,以MS为基本培养 基,添加蔗糖3%、琼脂0.63%。 1.2-3继代增殖培养 将初代培养诱导分化的侧芽切成1.5~2.0 cm 左右的茎段,接种至含有6一BA和NAA不同浓度配 比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 加蔗糖3%、琼脂0.63%。 1.2.4壮苗生根培养 将生长旺盛、生长势均一的试管苗从基部切 下2~3 cm的带顶芽茎段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培 养基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蔗糖2%、琼脂 0.63%,附 ̄JIINAA 4个浓度处理。 1.2.5驯化移栽 当试管苗长出4~6片成熟叶片,有4~6条 (>1 em)根时进行驯化移栽培养。选用蛭石作 为基质,使用前用湿热法灭菌。 2结果与分析 2.1菩提树无菌株系的建立 2.1.1表面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灭菌效果和成活的 影响 观察0.1%HgC12 ̄液消毒5、8、10、15、20、 25 min对污染率及外植体污染、成活情况的影响。 结果见表1。
表1 0.1%HgC12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培养的影响 编号 消毒时问/min 污染率/% 成活率/% 5 8 10 15 20 25 75 38 22 18 16 l1 20 54 67 36 28 13 用0.1%HgCI 处理不同外植体,在5~25 min 内,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茎段污染率呈下降趋 势,成活率先上升、后下降,而褐化死亡率呈上 升趋势,说明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对菌类的杀 伤力越来越强,而对茎段的伤害也越来越高。当 消毒时间为10 min时,带节茎段成活率达到最高值 67%。因此,对带节茎段的消毒时间以10 min为好。 2.1.2外源激素对外植体侧芽萌发分化的影响 将未褐化成活的茎段接人初代培养基中,培 养8~9 d后,腋芽开始萌动,逐渐出现生长点,12 d后便长出幼芽,25 d后,侧芽长至2~3 cm。从表 2中可以看出,各处理间外植体的诱导效果有较大 差异。相同NAA浓度下,6-BA各处理诱导率的变 化无明显规律;而随着NAA浓度的升高,侧芽的 萌发率有下降趋势。其中,处理组4和6诱导侧芽 萌发率最高,且以NAA 0.1 mg/L+6一BA 1.0 mg/L 的激素组合处理产生的不定芽较为健壮。
表2不同激素浓度对菩提树外植体诱导效果 齄旦 激素浓度/mg・L 幛 舯,爪 拈 船,爪 拈 , 、 Ⅷ ; 州— NAA 6-BA 。 从 。 从千 “ 上 、V 1 0.05 0.5 15 6 40.0 愈伤组织少,芽较细弱 2 0.05 1.0 15 8 53_3 愈伤组织少,芽较细弱 3 0.05 1.5 15 9 60.0 愈伤组织少,芽较细弱 4 0.05 2.0 15 12 80.0 愈伤组织少,芽较细弱 5 0.10 0.5 15 10 66.7 愈伤组织较少,芽较健壮 6 0.10 1.0 15 12 80.0 愈伤组织较少,芽健壮 7 0.10 1.5 15 7 46.7 愈伤组织较多,芽健壮 8 0.10 2.0 15 6 40.0 愈伤组织较多,芽较健壮 9 0.15 0.5 15 5 33-3 愈伤组织较多,芽较弱 10 0.15 1.0 15 5 33-3 愈伤组织较多,芽较弱 11 0.15 1.5 15 4 26.7 愈伤组织较多,芽较弱 12 0.15 2.0 15 8 53-3 愈伤组织较多,芽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