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护理人文关怀

浅谈护理人文关怀

浅谈护理人文关怀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 浅谈护理人文关怀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OPPTL9&OPPNN08]浅论如何做好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摘 要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把对病人的关怀作为 —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护理文化的核心内容, 推行护理人文关怀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关怀整体护理护理质量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承受着不仅是各种病痛.更承受着越来越多 的精神压力。现实中.人与人的疏远及人与自然的隔阂一步步加深了人的孤独 感、压抑感,人的健康需要情感的输导和和宣泄。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 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治好病人肉体上的痛苦,更应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 出真诚的人文关怀,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服务观念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文关怀不仅是医院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认 为要构建护理人文关怀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 深化''人文意识〃,树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要广泛开展“学习人文精神,深化整体护理”的学习活动。要充分 认识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人文关怀的内涵,努力形 成“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氛围。

要深化“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这就需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 “四心”,即:同情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这“四心”是护理人员 应必备的优良品质,护理人员在口常护理工作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出对患 者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做一个让患者真正信赖的守护神。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是 护士的天职,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在实际 工作中应平等待人,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把一切尊重患者的言 行自觉融于日常护理工作中,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关 系。

2. 努力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要加强业务学习,把学习推向多元化。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医学基 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 防、保健知识;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加强实践学习;不但要 进行个人自学,还要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要积极进行实践,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积极进行换位思考,定 期举行诸如“假如我是病人”此类活动,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作为一名 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和推行临床整体护 理,无疑是对护理人文关怀的最好诠释和忠实践行,其倡导的“尽最大 的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等主题对加强医院人文建设,提升医院内涵服 务无疑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要不断进行总结,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整改,做到独善其身;要加强对护理中的难点、疑点问题的攻 关,做到有突破、有创新,努力把我们的感情及智慧融入到护理工作 中。

激发工作热情,不断增强爱岗敬业的自觉性。积极引导护理人员树 立“以院为家”的思想,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努力增强护理人员的 事业心;建立健全赏罚制度,对工作标准高,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人员 应予以奖励,对工作消极懈怠的应予以处罚,真正形成“让不干事的想 干事,让想干事的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奉献爱心,争当模 范”活动,每月进行评选一次,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 励,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热 情。

3. 创建优良环境,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努力创建整洁的住宿环境。一方面要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使住宿 环境上让病人感到家的温暖。尽一切努力使患者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得 到精心周到的照顾,这要求门诊及病区环境干净、舒适、安静,标志清 晰,设施方便、安全,环境布置美化。如上海,不少医院的病床上不再 是刺眼的白色,而是绿白小格相间的花床单、花被罩,颜色柔和,款式 时尚,加上柔和的墙壁和灯光,透出儿分家的温馨。有的医院还特别注 重病人“观景养眼”的习惯,在病房的合适位置,摆放特意制作、外形 精巧的浅蓝色小沙发,中间的茶儿上,一束小花显得盎然生机。另一方 面在护理人员的礼仪上做文章,让患者有让患者有宾至如归之感。护理 人员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态度主动热情、语言文明礼貌、人人注重礼 仪,主动帮助患者,这方面应向星级宾馆学习。“绿色医疗环境”是 2004年创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的基石是高新技术和人文关怀,创建的 关键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要不断强化医院环境的综合治理,为病人

提供一个优美、洁净、舒适的住院环境。如:在北京的一些医院里的 “导医小姐”穿的是绿色裙子,头上戴的是礼帽,急救中心和建工医院 的大门口,都有了 “门童”,病人来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把门拉开,道 声“您好”,遇到急救病人,马上帮助推车、搀扶甚至抬送。另外,还 会免费陪同无助的患者看病。如此种种,时时处处体现了一切为病人着 想的人文服务理念。

努力创建温馨的亲情环境。首先要把患者当作亲人来看待,除关心 和解决他们的生活需要外,要着重在一切护理服务中体现对患者的尊 重,即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其他权利。要学会理解患者,并不断地给患者 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要关爱患者,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为患者 建立家庭与社会的支持,要求护士学会换位思考,要有良好的人际沟通 能力,给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感。其次要把患者看成正常人來 看,有人际交往,获得信息的需求,除了合理地安排患者会客、娱乐 外,护理人员有责任回答患者对用药、治疗、费用各个方面的提问。解 除患者疑虑,特别要保质保量的做好护理健康指导,为患者提供专业预 防保健知识,改变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使患者能以积极 乐观的态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对待疾病和健康问题。

创建热情的服务环境。一方面要积极想患者之想,做到细致入微的 关心患者。护理服务最理想的状态是应敏锐地察觉出各种患者不同层次 的需求并予以满足。除了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民族信仰、生活习惯、 需求层次因人施护外,还应认真评估判断出每位患者心、身护理问题, 制订出个体化护理方案,认真实施,真正把整体护理落到实处,使每位 患者处于心身的最佳康复状态。另一方面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 确保护理安全。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规范 护士各种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在病情观察上要唤起护士 责任意识,培养其有意注意的品质,以形成护士敏锐的观察能力。鼓励 和倡导护士团队协作精神,弥补和防范护理缺陷。强调护理的预见性, 积极预防和解决患者潜在的和现存的护理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 安全。 总之,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 理工作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我们的每一位患者,实行人道的、人 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推进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志弘。以人为本提供超期望服务。中华护理杂志,2002年第4

期。 2. 刘传翠,石海霞,刘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 心。中华

现代护理杂志,2004年第4期。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护理的核心是人,现代医疗服务强调 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建立以体现人文关怀为核心 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以恢复健康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是社 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 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以及人与社

会、环境尤其是医疗环境的和谐成为医疗实践的重要环节。 1人文关怀与现代化护理

人文关怀与护理服务。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 件的肯定。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 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护理是在各种环境中白主性和协作性对个体的照 顾,不分年龄人人共享,包括家庭、群体和社区,疾病或健康者,通过 护理服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及照顾病患,推动一个安全的环境,达 到尽可能最佳的生活质量。 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性化护理。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以人为本、充分倡导尊重人格,满足人的 需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人们的健康 观念不断更新,人们认识到人体是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 体,疾病的形成是复杂的、由多因素决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也需要立 体的综合措施,在医疗服务中,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 和需求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患者不但需要获得满意的诊疗,而且 还有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治疗上的参与、选择和多元的服务需 求。而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和方式, 这是社会进步引发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的 必然要求。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模式。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确立,护理服务模 式不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而是更注重人的精神、心理、思 想、情绪、环境、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护理,而要建立以满足病人身心 需要、以恢复健康为目标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其实质内涵就是护理工 作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尊重病人的权利和情感、人格和隐私, 满足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关心和爱护病人,实现对人的整体关怀。它是 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 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 整体护理模式,最终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 而满足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