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ppt
酱色、味精)
5.抗逆性较强的作物。 块根、茎蔓均能无性繁殖,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小。
4. 甘薯也具有保健作用
• 1995年生物学家发现,甘薯中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叫氢表雄酮,可以用 于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 • 科学的实验分析证明,在蔬菜王国里,熟、生甘薯的抗癌性,高居于 蔬菜抗癌之首,超过了人参的抗癌功效。
钾120mg/kg以上。
(四)光照
• 甘薯是喜光作物,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30000-40000lx。 •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甘薯块根膨大,块根的膨大也与每天受光时间长短 有关。每天受光12.5-13小时,比较适宜块根膨大。
产。
(三)叶
• 甘薯的叶着生在茎节上,是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 • 品种间叶形有差异,可分为心脏、三角与掌状等。 • 叶色有绿、浅绿和紫色等。 • 顶叶叶色是识别品种的主要特征之一,分为绿、紫、褐或绿带紫色等。 • 叶片背面的叶脉颜色,分淡红、红、紫、淡紫和绿色等。 • 叶柄基部色分为紫、褐、绿色等。 • 叶脉色和叶柄基色都是识别品种的标志。
▲短蔓型品种,春薯蔓长在1.5m以下,夏薯在1m以下。
• 蔓的长度又因土壤肥力、栽植密度、栽植时期及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茎
• 茎色因品种而异,可分为绿、紫、褐或绿中带紫色等。 • 光照强或生长速度缓慢时茎色较深;反之,则较浅。
• 甘薯顶芽含植物生长激素较多,顶端生长优势强,所以用蔓尖栽夏薯有利增
甘薯
第一节 概述
又名红薯,白薯,地瓜,红苕
一、经济价值
1.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
和世界都居第四位,产量高,增产潜力大。 2.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 营养食品。“生理碱性”食物
3.是发展畜牧业的好饲料。 茎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1.62%)、碳水化 合物(7.33%)、脂肪(0.46%)是牲畜的上好饲料。
甘薯的生长期
(二)生长中期 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量达高峰为生长中期。 • 甘薯茎叶覆盖地面开始到叶面积生长最高蜂。 • 茎叶迅速生长,茎叶生长量约占整个生长期重量的60~70%。 • 地下薯块随茎叶的增长,光合产物不断地输送到块根而明显膨大增重,块根 总重量的30~50%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三)生长后期 • 指茎叶生长由盛转衰直至收获期,而以薯块膨大为中心。 • 茎叶开始停长,叶色由浓转淡,下部叶片枯黄脱落。 • 地上部同化物质加快向薯块输送,薯块膨大增重速度加快,增重量相当于总 薯重的40~50%,高的可达70%,薯块里干物质的积蓄量明显增多,品质显著 提高。
二、甘薯的生长时期
甘薯是蔓生草本植物,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能终年生长,为多年生植物。 可以划分为三个生长时期。 (一)生长前期 从栽插到茎叶封垄为生长前期。 它包括扎根缓苗和分枝结薯两个生长阶段。
• 甘薯扦插后3-10天,从苗地下部发根,地上部展开第一片叶,老叶变 绿叫还苗; • 大量根系迅速生长,地上部生长由缓慢转快,不断分枝,叶片制造的 光合产物逐渐增加,并向地下运转,开始结薯, 分枝结薯。 • 此阶段的任务是促进生根、早封垄、早结薯、多结薯,管理措施以水 肥运筹为主。
高糖、高维生素型品种
•
薯型美观,如薯块大小适中,形状好看,皮色好看等;营养成分高,含糖 量高、食味好;薯肉黄色、桔黄色、桔红色或紫色;产量较高。它们具有 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
•
代表性品种有:北京553、苏薯1号、鲁薯8号、台农65、苏薯4号、豫薯5
号、冀薯4号、豫薯10号、农林37号、农林43号、山川紫、百年薯。
(四)花、果实、种子
•
我国北纬23°以南,一般品种能自然开花 ,在我国北方,则很少自然开 花。
• • •
甘薯是异花授粉作物,花单生或若干朵集成聚伞花序,花型如漏斗状。 有雄蕊5个,花丝长短不一,花粉囊分为两室。 雌蕊1个,柱头球状分二裂。
• 果为蒴果,球形或扁球形,每果有种子1-4粒,种皮褐色。
三、甘薯的产量与品质及其形成
(一)甘薯块根的形成与膨大
1.初生形成层活动时期(即块根形成期)
甘薯栽秧后10-25天为根初生形成层活动时期。
大约在栽后10天左右,在原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出现初生形成层。
初生形成层活动力强弱和中柱鞘薄壁细胞木质化程度大小决定甘薯幼根发展
的方向。
初生形成层活动期
初生形成层活动力 强 弱
(一)温度 • 甘薯喜温暖而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霜冻。
• 在15-30℃之间,温度愈高生长愈快,以25℃为最适温度,超过35℃生长缓
慢,低于15℃生长停滞,10℃以下植株因受冷害而死亡。
• 较大的日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
(二)水分
• 甘薯是耐旱作物,其蒸腾系数约在300-500之间,低于一般旱田作物。 • 甘薯田间耗水量与产量成正相关。一般认为春甘薯公顷产37.5-60t时,田 间耗水量为450-750mm,相当于每公顷4500-7500m3的灌溉量。 • 生长前期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生长中期以保持土壤 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生长后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即可。
第二节
甘薯的生物学特征
一、甘薯的形态特征 (一)根
由薯苗或茎蔓生长的
根均称为不定根。不定根 的发育情况可分为纤维根、 梗根和块根三种类
图13-1 甘薯三种根的形态 1.块根 2.梗根 3.纤维根
甘薯的根
1.纤维根
•
纤维根又称吸收根,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
• 纤维根主要分布在30cm左右的土层内,入土深的可达1m以上,具有很强的 吸水能力,保证甘薯具有抗旱的特性。 2.梗根 • 梗根又称柴根或牛蒡根,形状细长,粗细均匀。 3.块根 —所处条件好、分化发育早的不定根,则可能膨大成块根。块根为贮藏根。
• 甘薯在我国种植的范围很广泛,南起海南省,北到黑龙江,西至四川西部山 区和云贵高原,均有分布。 • 根据甘薯种植区的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地形和土壤等条件,一般将我国的 甘薯栽培划分为五个栽培区域:北方春薯区、黄淮流域春夏薯区、长江流域 夏薯区、南方夏秋薯区和南方秋冬薯区。 • 北方薯区以淀粉加工业为主,长江中下游薯区主要作为饲料,南方薯区则在 食品加工业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块根形状有圆形、圆筒形、纺锤形、球形和不规则形。
—块根上有纵沟和根眼(或称根痕)。
—块根皮色因品种而异,有紫、粉红、黄、黄白、白等。
—皮色和肉色是鉴别品种的主要特征。
(二)茎
• 甘薯的茎是输导和繁殖的器官。 • 甘薯蔓的长度因品种而异。
▲长蔓型品种,春薯蔓长在3m以上,夏薯在2m以上;
▲中蔓型品种,春薯蔓长为1.5-3m,夏薯为1-2m;
•
1996年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对26万人饮食生活与癌的关系统计 调查,证明了蔬菜的防癌作用。
• 通过对40多种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与实验性抑癌的实验结果,从高到 低排列出20种对癌有显著抑制效应的蔬菜,其顺序是:熟甘薯98.7%, 生甘薯94.4%,芦笋93.7%,花椰菜92.8%,卷心菜91.4%,菜花90.8%, 欧芹83.7%,茄子皮74%,甜椒55.5%等
二 、甘薯马铃薯的分布及生产分区
• 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起源于美洲的秘鲁、墨西哥、 厄瓜多尔一带。 • 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 • 甘薯是块根作物,用途很广,可以做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种 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 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甘薯总产排列第七位。 •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2年世界甘薯总种植面积为976.5万公顷, 总产量为1.36亿吨,平均鲜薯单产13.9吨/公顷。 • 我国的甘薯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2% 和84%,平均鲜薯 单产19.0 吨/公顷。
(三)甘薯的品质
• 根据甘薯的品质特点和用途,将甘薯品种分为三个类型: 高淀粉型 高糖、高维生素型 高淀粉、高饲料转化率型。
高淀粉型品种
• 块根产量高、出干率高、淀粉含量高,淀粉白、加工品质好。 • 代表性品种有:徐薯18、淮薯3号、绵粉1号、苏薯2号、鲁薯7号、甘薯868、 农林41号、农林43号、高系14,例如农林41号块根淀粉含量高达30% 。 • 这类品种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淀粉、柠檬酸、酒精、甘薯粉丝方便面等。
决定根的发展方向
根的类型 块根 纤维根
中柱薄壁细胞木质化程度 小 大强大 Nhomakorabea梗根
2.次生形成层活动期(块根膨大期)
甘薯栽后20-25天左右出现次生形成层,是块根的发展主要动力
栽后20-25天左右,出现次生形成层,原来的皮层组织剥落,为木栓层即薯皮所
代替。薯皮内含有花青素呈红色或紫色。
形成层活动范围、强度及时期的长短决定了块根的大小,是块根的发展主要动力
土壤
•
甘薯高产对土壤物理性状的要求是:土壤空隙度在50%以上,其中非毛管
空隙在20%以上,毛管空隙在30%以下;砂质壤土的容重为1.24g/cm3。
• 高产甘薯田的土壤肥力指标是:有机质1%~2%左右,全氮约0.6%,水解
氮约50mg/kg,全磷约0.1%,速效磷20mg/kg以上,全钾2%以上,速效
2. 茎叶生长过旺、块根产量也不高
• 主要原因是土壤肥水充足、土壤透气性差、施氮肥过多。前期茎叶猛 发,结薯晚;中期茎叶徒长,叶色浓绿,叶片肥大,最大叶面积指数 达到5以上,下层叶片受光差,叶片生死交替频繁,消耗大量养分块 根膨大慢;后期叶色不落黄,块根产量低,收获时T/R比值多在1以上。
3. 茎叶生长健壮、块根产量高
• 甘薯的丰产取决于初生形成层活动力的强弱和次生形成层活动力的强 弱和分布范围的大小。 • 甘薯的块根膨大过程受品种、气候、栽培条件等影响。 ▲一般薯块形成的早,前期膨大快的为早熟品种;前期膨大慢,后期 膨大快的为晚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