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角色转换
【摘要】语文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教师讲得唇焦
舌燥,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态度消极,反应冷淡。也常遇到这样
的学生有的胆怯、拘谨、缺乏自信;有的执拗、固执、喜欢独处;
有的被动服从、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少数学生还有一定的挑衅性,
甚至有意捣乱等。当学生听课消极冷淡时,我们可能还在感叹“曲
高和寡”,甚或埋怨“对牛弹琴”。当学生执拗甚至挑衅性捣乱时,
我们可能还会认为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而“咆哮公堂”。对这
类学生,我们常常在心理上缺乏好感,有意无意地给他们施加压力,
结果,不但这类学生不买账,而且优生也会生出厌烦情绪,最终是
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师生关系,给自己的教学带来阻碍。这也是课堂
教学中的一种“高原现象”吧。究其原因,应该是我们教师一厢情
愿地当“老师”,而忽视了语文教学原本是情感性极强的一种双边
互动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师;角色转换;引导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做一个学生的欣赏者
学生只有在被他人欣赏时,才会主动地去欣赏别人。其实,每一
位同学都有表现欲、创造欲、审美欲、欢乐欲,谁都想成就一番事
业,做一个顶天立地,有自豪感、有自尊心的人。或许他们因为某
种原因,一直得不到肯定、鼓励、表扬,于是就冷眼旁观,消极学
习。语文教师要洞悉学生心理,带着欣赏者的目光,去寻找他们的
闪光点,肯定他们,表扬他们,从而激发其兴趣。要让他们享受到
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信心。带着欣赏者的目光,激励乐观、贪玩
的同学:人生最大的差距是勤奋的差距,只有勤奋,才能演绎学习
的成功和生命的精彩。带着欣赏者的目光,鼓励拘谨、被动的同学: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人生需要自信才能成就生
命的辉煌。带着欣赏者的目光,告诫聪明、优秀的同学:学无止境,
人生必须拼搏;只有拼搏,才能确保优异的成绩和美好的前程。带
着欣赏者的目光,主动与带挑衅性的同学交朋友,心灵的沟通会带
来教学的融洽。带着欣赏者的目光,爱护有特长、有激情的同学,
帮助他们成功。做一个欣赏者,你会迎来教育教学的一片晴空。
二、做一个好向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变被动接
受知识的“机器”为主动参与学习的新人。我们不能主宰学生的思
想,却能当好引路人。我们可以借助美文,融审美教育于教学中,
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等加以指导,对学生学习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点拨,鼓励他们讨论、分析和思考,从而得出
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我在初三语文复习教
学中曾有好些惊喜。有一节课我讲“语言的得体”,正当我兴致勃
勃作导语的时候,甲学生放肆地哈哈大笑起来。不是因为我讲得好
笑,而是因为她正在和同桌讲笑话。我高声叫出她的名字,她磨磨
蹭蹭地站起来。我想爆发,但一想正在讲“语言的得体”,批评她
不好。于是我问她有什么好笑的事,讲出来师生同乐。她低头不回
答。我说,你能用充足的理由说服我让你坐下去吗?可她无论如何
都不说话。僵持着不是办法,其他同学也为她着急。我就转向其他
同学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像甲同学一样的尴尬事,但逃避不
是办法。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说服我,争取坐下去呢?同学们活
跃起来。有的说,老师你讲得太好了(拍马屁)。有的说,为了引
起你的注意,我故意笑的(生硬)。有的说,老师,我下次不敢了
(乖巧)。有的说,老师,对不起,干扰了您的教学,请原谅(同
学公认最好)。分析总结最好的理由的原因后,我小结道:说话是
一门学问,一要看对象(我是老师),看场合(正在上课),看目的
(想我原谅);二要讲礼貌(称呼“您”),讲色彩(尊敬),讲真情
(自然不虚伪):这就是“语言的得体”。学生恍然大悟。这节课虽
然打乱了计划,但效果却超出了预想。课后,甲同学找我说,她感
谢我,这节课让她永生难忘。做一个好向导,你会永远赢得学生的
信任和尊重。
三、做一个“好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时候教师可装糊涂,装不懂,让学生来教你。
不要认为这样有失身份,其实不然,学生不会因为老师的不懂而骄
傲自大或轻视教师,相反他们不仅会对老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的求实好学精神油然而生敬意,而且会更加树立信心,因有
这样的老师而学习劲头更足,求知欲望更旺盛,思维更活跃。学生
懂的比老师多,这是正常的事。时下信息渠道丰富,网络、电视、
报刊、书籍等,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之广之快,常常令老师望尘
莫及。他们促使老师广泛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
“好学生”,虚心学习,一定会教学相长。
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大家都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朋
友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进步。人文色彩浓
厚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应该讲民主,以沟通取代指令,以情感促成
共鸣。如今校园里,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将学生请上讲台,
由学生来讲课;学生亲密地为老师进行形象设计;学生称呼老师为
某某兄或直呼老师英文名字;学生挽着老师走出校门,这些行为,
在融洽师生关系方面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老师学生真诚相待,
关系和谐,甚至可以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发学生的智力。学生信任老师,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老师能更
好地因材施教,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一
定会获得最大的成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
试着转换角色,换位思考,再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就一定会
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