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COA:骨显微外科专业发展现状
骨显微外科专业是借助显微镜手术的骨科分支。骨显微外科治疗始于上世纪70 年
代。随着显微技术发展, 对骨缺损、骨不连、骨坏死治疗增添许多方法,带血管蒂骨瓣供
血量大, 旋转范围大, 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吻合血管骨移植不受血管长度限制, 能远距离
移植,用于修复四肢骨缺损、骨不连。骨显微技术在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骨不连、骨坏
死等方面得到了较大发展。
显微技术治疗骨坏死、骨缺损、骨不连
通过显微技术治疗骨坏死主要是带血管蒂骨移植,有两类:一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
术;一是带血管蒂骨(膜)瓣转移术。带血管蒂骨瓣无需吻合易推广。常用髋周骨瓣有:
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横支大转子骨瓣转
移术;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大转子骨瓣联合髂骨(膜) 瓣转移股骨头修复与再造术。这种
方法即使失败也不会对关节置换产生不良影响,考虑青壮年病人行关节置换将面临翻修
手术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对晚期病例进行修复与再造为一种有退路治疗选择。通过显
微技术修复四肢骨缺损、骨不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带血管自体骨移植修复缺损愈合快,
效果肯定,常用骨瓣供区为带血管腓骨及髂骨,可增加移植骨负重能力,减少骨折发生
率,有一定并发症。带血管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但有增加感染、排斥和传播疾病等危
险,通过处理后异体骨在临床应用增多。
皮瓣移植
由于显微技术应用, 使各类创伤修复、重建和再造技术发生变革,皮瓣供区70余种,
遍布全身。皮瓣薄型化、小型化、组合形式化是目前皮瓣显微技术发展的特点。按照“受
区修复重建好, 供区破坏损失少,成活可靠, 操作简单”原则, 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
皮瓣筛选和改进,是皮瓣外科永无止境的追求。皮瓣外科寓存于骨显微外科中,显微技术
使皮瓣外科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手及周围神经修复
显微技术迅速发展为手创面修复带来了福音。如拇指缺损选择同侧食指背岛状皮瓣
修复,可满足拇指末节范围内修复需要。对食、中、环、小指缺损,应用伤指掌侧推进
皮瓣保留一侧指血管神经在原位,皮瓣内只带一侧血管神经,操作简便,血循恒定。周
围神经损伤应用显微技术能清楚显示神经表面结构,使神经束准确对接,为神经再生创
造良好条件。
显微技术在脊柱外科应用
显微脊柱外科是传统脊柱手术和显微技术完美结合的新技术。随着显微脊柱外科技
术不断发展,安全、可靠、创伤少的显微手术技术治疗脊柱疾患具有日臻成熟的时机与条
件。现代外科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手术有限化和微创化,脊柱疾病显微外科治疗充分体现
了这一趋势。
随着显微技术普及和提高, 该技术将越来越趋向运用于各种复杂、广泛创伤后毁损
的早期及急诊手术的修复, 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显微技术在骨科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
应用, 展望未来, 骨科显微外科也必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