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瘟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直接用

猪瘟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直接用

猪瘟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FSV)引起的急性、热性、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巨 大。随着人们对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的不断研究,疫苗的广泛应用,猪瘟疫病得到了有效 的控制,但近年来猪瘟的发病又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并有死灰复燃之势。 猪瘟病毒是一个活体,它不会永久停留在一个水平线上,因在体外继代或体内抗体压力下, 而减弱其原有的毒性。反而减弱的毒力也可因在敏感个体继代感染后而增强或恢复原有的 毒力。由于这种情况,当前猪瘟病毒已形成强毒、中间毒、弱毒型同时存在,初发地区强 一点,常发地区弱一些。其中,强毒株不论猪的品种、年龄均可导致大多数猪发病和致死; 中间毒株因自身抵抗力对感染有影响,发病后可能引起死亡,但也有从感染中康复的;弱 毒株的感染,仅限于抵抗力弱的猪体,虽有点免疫性,但挡不住毒体入侵的发病猪,死不 了,活不旺,也有长期带毒传播的,这类弱毒株只有对小猪或胎儿较易引起致病和死亡, 它多发于免疫制度不健全,形成免疫紊乱,饲养管理不良的猪场或农村的猪群。 一、猪瘟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 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感染猪在发病前即可从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中排毒,并延 续整个病程。康复猪在出现特异抗体后停止排毒。因此,强毒株感染在 10-20 天内大量排 出病毒,而低毒株感染后排毒期短。强毒在猪群中传播快,造成的发病率高。慢性的感染 猪不断排毒或间歇排毒。 猪群引进外表健康的感染猪是猪瘟暴发最常见的原因。病毒可通过猪肉和猪肉制品传播到 远方。未经煮沸消毒的含毒残羹是重要的感染媒介。人和其他动物也能机械地传播病毒。 HCV 可在野猪中形成感染循环,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是对家猪的严重威胁。 在自然条件下 HCV 的感染途径是口鼻腔,间或也可通过结膜,生殖道黏膜或皮肤擦伤进入。 经口和注射感染后,病毒复制的主要部位是扁桃体,然后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继续增殖, 随即到达外周血液,从这时起病毒在脾、骨髓、内脏淋巴结和笑场的淋巴组织繁殖到高滴 度,导致高水平的病毒血症。 二、猪瘟的症状及病变 猪瘟潜伏期一般为 5 天-7 天,短的 2 天,长的 21 天。人工感染强毒株,一般在 36 小时-48 小时体温升高。根据临床症状和其他特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三种类型。 (一)急性型 急性型猪瘟由 HCV 强毒引起,开始时猪群内仅几只显示临床症状,表现呆滞,被驱赶时站 立一旁,呈弓背或怕冷状,或低头垂尾。同时食欲减少,进而停食。病猪体温升高至 41℃ 上下,高的可达 42℃以上。体温上升的同时白细胞数减少,约 9000/mm³,甚至低达 3000/mm³。 病猪有眼结膜炎,两眼有多量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眼睑完全被封。体温升高初病猪便 秘,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少数病猪可发生惊厥,常在几小时内或至多在几天内死亡。

随着病的发展,群内更多的猪发病,最初的病猪出现步态不稳等衰弱症状,随后通常发生 后置麻痹。病初的皮肤充血到病的后期变为紫绀或出血,以腹下、鼻端、耳根和四肢内侧 等部位为常见。急性型猪瘟大多数病猪在感染后 10-20 天之间死亡。病状较缓和的压急性 猪瘟病程一般在 30 天之内。 (二)慢性型 慢性型猪瘟的病程可分为 3 期。早期即急性期,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和 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几周后食欲和一般状况显著改善,体温降至正常或略高于正常,但仍 有白细胞减少,此时为第二期。后期病猪重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症状,体温再次升高至 临死前不久才下降。病猪生长迟缓,常有皮肤损害。慢性猪瘟病猪可存活 100 天以上。 (三)迟发性型 迟发性猪瘟是先天性 HCV 感染的结果。胚胎感染低毒 HCV,如产下正常仔猪,则终生 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而不能产生对 HCV 的中和抗体,这是典型的免疫耐受现象。感染猪 在出生后几个月可表现正常,随后发生轻度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和 运动失调。病猪体温正常,大多数能存活 6 个月以上,但最终不免死亡,妊娠猪先天性 HCV 感染可导致流产、胎儿木乃伊、畸形、死产、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或外表健康的感 染仔猪。子宫内感染的仔猪皮肤出血常见,且初生死亡率高。 (四)病理变化 急性和亚急性猪瘟呈现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此外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 殖有卡他性、纤维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反应。 淋巴结和肾病是病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位。淋巴结水肿,呈大理石样或红黑色外观。所有 淋巴结均可受害。组织学变化表现为淋巴细胞缺乏和网状细胞增生。肾脏的出血差异很大, 从小很难发现的针尖状到大的出血斑。出血部位以皮质表面最常见。除肾脏和淋巴结以外, 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肺、膀胱、胆囊均可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 脾脏的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它由毛细血管栓塞所致,稍高于周围的表面,以 边缘多见,呈紫黑色。胆囊、扁桃体发生梗死。 口腔黏膜、齿龈有出血点或坏死灶,胃肠黏膜充血、小点出血,回盲瓣附近淋巴滤泡有出 血和坏死。会厌软骨有不同程度出血。 大多数猪瘟病猪都有脑炎,其主要病变是血管周围袖套,也可见到内脾细胞增生,小胶质 细胞多和局灶坏死。 慢性猪瘟的出血和梗死变化较不明显或完全缺如,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 坏死和溃疡变化,呈纽扣状。肋骨病也很常见,表现为突然钙化,从肋骨、肋软骨联合到 肋骨近端有半硬的骨结构形成的明显横切线。 迟发性猪瘟的突出变化是胸腺萎缩和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和生发滤泡。在慢性 猪瘟可看到的浆细胞增多症和肾小球性肾炎在迟发性猪瘟则没有。 先天性 HCV 感染可引起胎儿木乃伊、死产和畸形。死产的胎儿最显著的病变是全身性皮下 水肿,腹水和胸水。胎儿畸形包括头和四肢变形,小脑和肺发育不良,肌肉发育不良,在 出生后不久死亡的子宫内感染仔猪,皮肤个内脏器官常有出血点。 组织学变化以淋巴结和血管变化具有特征意义。淋巴结包膜、小梁、透明区和毛细血管周 围水肿,淋巴滤泡和生发中心体积增大,在透明区可见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和组织 细胞浸润。有的见到淋巴滤泡萎缩和淋巴结实质严重浸润及出血,红细胞充塞整个淋巴组 织中,淋巴滤泡消失,淋巴组织萎缩。毛细血管、小血管壁呈均匀一致玻璃样变性,病程 长的可见小血管内皮高度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阻塞。 三、预防措施 (一)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 首次免疫最好用单联猪瘟弱毒苗,首免时间 25~30 日龄。第 2 次免疫可用猪瘟、丹毒二联 苗或三联苗,时间在 2 月龄(转群时)进行。在紧急预防情况下,对新生仔猪可实施超前免 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肌注猪瘟疫苗,预防注射后 1h 才能吃上第一口初乳(如吃过初乳再 注射疫苗,就会被母源抗体干扰,失去免疫效果)。实施超前免疫的仔猪达到 35 日龄时, 必须进行再次免疫。定期用消毒剂消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免疫程序,一般公猪、繁殖母 猪和育成猪每年春秋各注射猪瘟弱毒疫苗 1 次,对仔猪可采用两种程序:一般情况下,于 3~4 周龄第 1 次免疫 3~4 头份,9~10 周龄第 2 次免疫;生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在吃奶 前注射 2 头份猪瘟弱毒苗,2h 后再自由哺乳,8~9 周龄时再加免 1 次。 (二)实行自繁自养的办法

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并进行疫苗注射,方可混群饲养。 (三)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 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收购、运输。生猪交易市场、猪场、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特别 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四)改善饲养管理 搞好圈舍、环境及相关工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 (五)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猪瘟 早期确诊,及时采取措施,对控制和消灭猪瘟,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病猪及可疑病 猪,立即隔离饲养,特别是贵重的种猪,在备有抗猪瘟血清的单位,可用于治疗。必要时, 在兽医监督下进行屠宰和处理。对发病猪场及附近尚未发病的猪只,立即全部用猪瘟兔化 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剂量可加大),可有效地制止新的病猪出现,缩短流行过程,减少 部分损失。发病猪舍、运动场、饲养管理用具,用 2%热碱水或 30%热草木灰水进行消毒。 粪、尿及垫草等污物,堆积发酵后作肥料利用。死猪深埋或销毁,急宰病猪的肉,可根据 当地条件,同有关人员商定处理办法,不能因吃病猪肉而传播疾病。 四、疫情处理 (一)消毒 制定完善的消毒方案,选择高效、低毒、广谱、廉价的消毒剂,定期进行栏舍及环境消毒, 是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保证生猪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二)加强免疫监测: 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检免疫猪的抗体浓度是否达到保护水平,坚决淘汰一些经免疫后抗体 水平仍然低下、或病原血清检测阳性猪,净化种猪群。 (三)完善免疫计划 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及免疫监测,制定个性化的科学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是有效控制猪 瘟的关键措施。 仔猪 21—25 日龄,首免,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猪瘟疫苗,每头 2 头份;60——65 日 龄,二免,每头猪 4 头份。种猪每年接种 2—3 次,每头每次 4 头份,母猪断奶后注射。此 方案适用于农村散养或中小型猪场。 仔猪超前免疫:即仔猪产后在未吸初乳前皮下或肌肉注射猪瘟疫苗 1 头份,隔 1.5—2 小时后再喂奶;65 日龄左右进行二免,每头猪 4 头份。种猪免疫同上。此方案适用于猪瘟 疫病扑灭期猪场或养殖户。 仔猪 60—65 日龄是用猪瘟疫苗免疫,每头猪 4 头份。种猪免疫同上。此方案适用于卫 生条件及防疫措施较好的集约化或较大规模猪场。 (四)隔离、消毒 发生猪瘟疫情时,必须严格隔离、消毒,并对健康猪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临床治疗上无 特效药剂,一般采取综合治疗与对症治疗,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同时使用中药验方,初期 有一定疗效。 五、疫苗种类及处理方法 (一)乳兔苗 猪瘟活疫苗(I)---乳兔苗的用法该疫苗为肌肉或皮下注射。使用时按瓶签注明头份用无菌 生理盐水按每头份 1 毫升稀释,大小猪均为 1 毫升。该疫苗禁止与菌苗同时注射。注射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