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晚课-上海金融学院 一、创新的基本概念及创新的分类 (一)什么叫创新 创新是指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一种活动。创新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创新:相对于其他人或全人类来说,所进行的活动和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是第一个即是狭义的创新。 广义的创新:虽然从事的活动或所发明(发现)的事物相对于他人不是第一个,但相对于自己是第一,是首创,这样的创新称为广义的创新。 所谓创新,对于企业或某一单位而言,不仅仅指技术上的创新,它还可以是企业理念或文化上的创新。通过改变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开发服务项目等凸显企业的差异性竞争环境也属于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拉丁语中的创新原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二)创新的基本类型 首创:对于理论而言,首创就是从头说 局部创新:局部就是重新说 继承创新:继承创新就是接着说 名人名言 想别人不敢想的,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做别人不敢做的,你就会成功另一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失败对弱者是万丈深渊,但对强者确实一笔财富。——拿破仑 想是成功之始,行是成功之成。 创新案例之一——卓越亚马逊 1994年,杰夫·贝索斯惊讶的发现,尚未成熟的互联网络的使用情况正以每年2300%的速度剧增。 贝索斯与别人不同之处在于在使用网络的同时发现了网络用户剧增的现象。他为这一发现感到兴奋,并预感到了什么! 创新的主要特点
普遍性:人人皆有 永恒性:专属性(?) 超前性:超越现今 艰巨性:世俗枷锁、思维瓶颈的难以突破 社会性:应用 创新无止境、无边界、无权威、无框框。 二、创新的社会背景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文明的进步、民族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创新。 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时代,无处不在的信息包围着人们,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当代社会是消费时代,消费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变化无定、瞬时化、即时性、无深度、新奇化是这一时代文化的特点。 三、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 (一)适应现代社会人才所需的素质 专业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 非专业能力:思维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创造性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很强的自主意识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应具有继承性思维;应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典型要求 (一)科学精神 科学的精神表现为怀疑的精神; 科学的精神表现为求真的精神; 科学的精神是人文精神 (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创造性解决问题就是运用科学的原理、非常规的方法解决现实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有三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天赋; 二个误区是:创造来自于与传统观点格格不入的思; 第三个误区是: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在右脑/左脑的使用习惯和开发上有一种明显的倾向性。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相关问题分析 广义的创业:是指人类一切带有开拓意义的社会变革活动,即一切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利益的活动(反例:罂粟花)都可称之为创业。 狭义的创业:狭义的创业就是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自己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目标的活动,开创属于自己的经济组织,获得经济上的收益。 创业 创业就是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改变现状,造福后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财富或开拓新局面的艰苦奋斗过程。他可以是创立基业、开创事业、开拓事业、创建新职业、开辟新行业、创设新岗位等活动。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一)当今是一个创新创业的时代 国家鼓励创新、企业鼓励创新、政府管理也要求不断创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也要求不断创新。 1.创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最引人关注。Intel的摩尔、Microsoft的比尔·盖茨、惠普的休利特、Netscape的安德森、Dell的戴尔等著名人物,都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典范。 2.创业是当今社会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千人拥有企业数仅2.5个,比一般发展中国家都少22-27个,可见我国对创业需求的空间很大。 3.创业是当今社会促进民族进步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创业的内核,没有创新所创之业不能长存更不可能获得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有资料统计显示,在对外技术依存度上,美国和日本仅为5%,我国则高达50%。 (二)经济发展与转型为青年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从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知识经济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机遇。 从我国经济发展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来看,由规模优势向独特优势转变、从通用便利商品向个性化需求转变、由“关系游戏”向市场竞争转变、由传统商务活动向现代商务活动的转变,为创业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三、大学生创业的个人准备 (一)大学生创业的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体系:商业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 (二)大学生创业的素质构成 身体素质: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协调的情商与智商: (三)大学生创业的个性培养 一般而言,创业者需要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洞察力、独创性、自信心和勇气等而行特征。此外还需具备以下个性特征: 广泛的交际兴趣:有敏锐的数字意识:有必要的冒险精神:有强烈的好奇心理:有无畏的担当气概: 日本创业者商学院校长大前研一举所的例子 在日本,有大约7000万个家庭。如果一个商品打入市场,在成本核算上需要100万个顾客。100万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大,但从7000万个家庭来看,则只是1.5%。如果争取70人中的一人认可的话,作为事业就成立了。可如果一个人最初只问了10人,10人都不认可就放弃的话,这显然难以成为一个创业者。后者会问70人,如果最后一个人坚定地说可以,那么他就会把它作为一个创业机会来考虑。因此,创业者要对数字有敏感的意识。 (非重点)四、大学生创业的战略分析 (一)创业战略:创业战略是创业实践的先导,战略的制定可以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手段和方法,还可以使创业计划更有效、更全面、更有方向性。 1.创业战略应做到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防御性相结合。 2.制定创业战略需考虑的3个“C”:顾客(customer)、竞争对手(competitor)、自己的公司(company),即对顾客的需求要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优质的商品和更优质的服务。 3.制定战略的依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当代社会消费者需求;当前商品或服务的缺陷;自身的优劣。 (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战略 1.“逆反”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社会发展趋势固然是创业必须遵守的信条,但大学生创业者也要善于利用“逆向思维”,采取“反其道而行 之”的方法进行创业。 2.创新战略:大学生要善于从理念创新、行业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运行创新和方法创新(方法创新包括商品生产、服务的具体工艺、流程的创新)等几个维度制定创业战略。 案例1: 日本fast retailing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柳井正主要针对青年学生开设“优衣库”服装店。 3.弱者战略:即创业之初不贪大求全,不与强者正面竞争,而是另辟蹊径,以弱者的姿态出现,采取先定自己的目标顾客开发出与其相适应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然后向自己企业的产品目标群体集中推销。 4.独特战略:充分发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策略。 5.强项战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要与他人进行“占位”竞争。 (非重点)五、当今大学生常见创业模式分析 当下大学生创业仍有如下几种常见的模式。 网上创业:特点是门槛低、成本低、风险小、方式灵活。 加盟创业:特点是营销统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兼职创业:特点是省时、创业初始风险低。 大赛创业:特点是提供创业模拟平台和创业能力展示与检验机会。Yahoo、Netscape这两家公司都是从商业竞赛中脱颖而出的。 内部创业:内部创业是指一些有创业意向的员工在企业的支持下,承担企业内部某些业务或项目,并于企业分项成果的创业模式。其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 团队创业:指创业者集中人、财、物等资源,以团队协作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业模式。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管理 一、创业管理 所谓创业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完成创业组织目标的过程。 1.创业计划的基本步骤或环节:确定目标——认清前提——制定可行性方案——评估方案——确定方案——拟定落实方案的具体政策——拟定引申计划——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2.创业的组织:创业的组织机构类型主要有直线职能结构和事业部结构两种。(如图1-1、1-2) 第三节 大学生创业管理 .创业管理中的控制
一、创业管理的激励 所谓激励就是创造满足员工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过程。其实质是激发和强化人的正确动机,它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对人施加外界刺激,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一定的行为活动,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目标最大限度的一致。
标准正在 被达到吗 将实际绩效与标
准进行比较
Pass
标准 衡量实
际绩效
人事差异是
可接受的吗 Pass
识别差异 修改标准 标准是可接
受的吗 纠正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