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
心的问题。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面临各方面的挑战,
在大学的各项工作中,教学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教学中存在应付差
事和浮躁现象。但是,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
质量,必须从教学的最基本环节——课程建设做起。这是因为:在
人才培养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
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精品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
示范性的课程。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的导向,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
深化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改革,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有计划
地建设一批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大范围地推进全校的课程建
设,营造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因此,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的工作,实施质量工程和精品课程,可以加速师资队伍、教风、学
风及教材和实验室的建设,不断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精品课程的含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可包括六
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
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2.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
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3.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
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
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鼓励建设
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实践教学建设。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6.管理机制建设。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
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学生评教制
度。
三、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
.以新的教育理念建设精品课。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指适应知识经
济条件下对创新人才的教育要求,体现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大
教育新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结构内容和教材教法设计编排,乃至学
习方式等的变革。课程改革中首先强调的就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精
品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最基础、最前沿、最有用的东西,更重要的
是教会学生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课程作为
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它也正经历由知识载体向知识和认知载体转
变,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学到知识,同时也受到提升认知
能力的训练。
2.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
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应有科学合理的师资培
养计划,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
师派往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
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职称、学历、知识、年龄
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保证优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
3.教学内容的精选优化。精品课程知识内容应是精当的,既要
包含本课程领域关键性的、基础的知识,又要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
学术前沿和最新科技成果,并能恰当处理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
保证课程知识体系的科学完整,体现出基础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4.突出加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
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努力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
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积极推进
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
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
强现代化实验网络的建设,大力开展仿真实验、网上实验选课系统
的研究。
5.加强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精品课程建设
要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实行启发式、开放式、探究式等
教学模式。每门课程必须有一套适合本门课程教学并行之有效的方
法,能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改革考核内
容和方法。每门课程的考核内容应覆盖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所有
内容,彻底改变考笔记的做法。实践教学的考核应主要通过实践操
作的形式进行,既要检查学生对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亦要检
查学生自我设计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推行考教分离和试题库制度,
试卷的评阅以及试题库的管理等要实行统一管理。
6.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全方位整合,是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
主要内容。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
全面变革,高校课程改革中普遍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精
品课程建设目标与定位,国内外一流课程应体现以资源为中心的信
息技术和课程的全方位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内容、教学目
标到教学组织建构的改革,引进和建成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
境,诸如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开发多样化的教学媒
体、课件等,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重点从讲授、讨
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等课程教学六要素上落实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两元论”的教学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
维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