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2018年7月

第31卷第4期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VocationalInstituteofEcologicalEngineeringJul.2018

Vol.31No.4

doi:10.3969/j.issn.1674 ̄6341.2018.04.020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现状分析

莫海媚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ꎬ广东广州510090)

摘 要:近年来ꎬ广州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ꎬ为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ꎮ但与此同时ꎬ

广州社会工作机构还存在一些需要在发展中解决的问题ꎮ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经历了三大发展历程ꎬ并逐渐形成

三种运营模式ꎮ在发展进程中ꎬ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做了大量工作ꎬ既有成效ꎬ也有不足ꎮ成效主要包括学习港澳

先进服务经验、服务活动形式多样、政府规范引导发展ꎻ不足包括政府政府扶持仍不够完善、机构经费来源单一、人

才缺乏ꎮ因此ꎬ推动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必须加大财税支持和监管、扩宽经费来源、吸引人才ꎬ以及促进多方参与ꎮ

关键词:广州ꎻ社会工作机构ꎻ发展历程ꎻ发展模式ꎻ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6341(2018)04 ̄0058 ̄03

AnalysisonTheDevelopmentStatusofSocialWorkAgenciesinGuangzhou

MOHai-mei

(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Guangzhou510090ꎬ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ꎬtherapiddevelopmentofGuangzhoueconomicandsocialhasprovidedabroadopportunity

andplatformtoGuangzhousocialworkagencies.NeverthelessꎬGuangzhousocialworkagenciesalsoexistssomeproblems

shouldberesolved.Guangzhousocialworkorganizationhasexperiencedthreedevelopmentprocessesꎬandgraduallyformed

threeoperatingmodes.Effectsanddefectsinthedevelopmentprocess.TheEffectsmainlyincludingthestudyofHongKong

andMacaocashserviceexperienceandsoon.Thedefectsincludes:governmentsupportisstillnotperfectꎬinstitutionalfun ̄

dingsourcesaresingleꎬandtalentislacking.ThereforeꎬthepromotionofsocialworkinstitutionsinGuangzhoumustin ̄

creasefinancialandtaxsupportandsupervisionꎬexpandfundingsourcesꎬattracttalentsꎬandpromotemulti-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Keywords:GuangzhousocialworkagencyꎻDevelopmentcourseꎻDevelopmentmodelꎻEffectsanddefectsꎻCounter ̄

measuresandsuggestions

收稿日期:2018 ̄05 ̄04

作者简介:莫海媚(1994—)ꎬ女ꎬ广东清远人ꎬ在读硕士

研究生ꎮ研究方向:社区管理与社会服务ꎮ 社会工作机构是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ꎬ坚持助人自助宗

旨ꎬ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ꎬ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

识、方法和技能ꎬ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

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服务工作的非企业单位ꎮ[1]基于广

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人民生活需求的多

样化变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兴起和开展以及相关政策的

指引ꎬ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社会工作机构在广州蓬

勃发展ꎬ社会工作机构数量与日俱增ꎬ从2008年的不足10

家ꎬ发展到目前的417家ꎬ总数占广东省首位ꎬ位居全国前

列ꎬ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项目运作、专业服务”

的社会工作本土化“广州模式”ꎮ[2]但从总体上看ꎬ广州市社

会工作机构的培育和发展还不够规范和全面ꎬ其发展还不能

适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要求ꎬ存在着规范引

导不充分、发展经费不足、人才缺失、发挥作用有限等问题ꎬ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监督也有待加强ꎮ1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历程

1.1 2009年之前:起步阶段

广州市最早的一间社会工作机构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02年成立的广州市义务工作联合会ꎬ此后便是2007年成

立的广州市南沙区康园工疗站服务中心、广州人人社会服务

中心ꎮ2008年ꎬ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全年成立9家ꎮ[3]其中2008年2月ꎬ广州市珠海区启创社会工作协会成立ꎬ成为全

市第一家区级民办社会工作机构ꎮ2008年6月ꎬ广州市大同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ꎬ成为全市第一家市级民办社会工作

机构ꎮ此时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几乎

空白ꎬ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内容单一ꎬ尚未形成行业体系ꎮ1.2 2009-2011年:缓慢发展阶段

2009-2010年ꎬ两年成立38家社会工作机构ꎮ2011年ꎬ

全年成立24家社会工作机构ꎮ根据«关于印发‹推进我市社

会管理服务改革开展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

方案›的通知»(穗民〔2010〕213号)相关要求ꎬ广州设定了首

批2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试点ꎬ每个点投入200万元ꎬ用于—85—购买社会工作机构提供的专项服务ꎬ并为每个家综中心提供

办公及活动场地ꎮ[4]而«关于印发‹广州市扶持发展社会工

作类社会组织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穗民〔2010〕222

号)则进一步强调了扶持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ꎮ因此ꎬ在广州市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引下ꎬ社会工作

机构得以初步发展ꎮ但由于政策出台时间不长ꎬ效用还未充

分发挥ꎬ因此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较为缓慢ꎬ服务内容主要

是相对单一的家庭服务ꎮ1.3 2012年至今:蓬勃发展阶段

2010年广州市制定了多项扶持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政

策ꎬ如«关于印发<广州市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实施办法(试

行)>的通知»(穗财科〔2010〕169号)以及前面谈及的穗民〔2010〕213号、穗民〔2010〕222号等ꎬ政策效用充分发挥ꎬ有

力推动了社会工作机构的蓬勃发展ꎮ2012年ꎬ全年成立89

家社会工作机构ꎮ2013年ꎬ广州市原12个区、县ꎬ均有社会

工作机构在区域登记成立ꎮ[3]到目前为止ꎬ广州市社会工作

机构417家ꎬ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88个ꎬ专项服务项目近20

个ꎬ持证社工1.5万人ꎬ年服务居民群众超过300万人

次ꎮ[2-5]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家庭服务、长者服务及

青少年服务相对单一的基本服务项目拓展到移居人士服务、

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异地务工人员服务、民族融合服务等多

元专业服务ꎮ2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的运营模式

2.1 政府牵头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的成立ꎬ前期一般均以政府牵头成

立为主ꎬ这是广州社会工作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式之一ꎮ在广

州市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建立社会工作机构ꎬ并由政府进行指

导和管理ꎮ这类社会工作机构有广州逢源人家服务中心、广

州江南中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ꎮ2.2 高校领衔

广州市多所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师ꎬ在“产学研”思想的指

引下ꎬ为实现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融合ꎬ创办多个社会工

作服务机构ꎬ并在机构中担任总干事、理事会成员等重要角

色ꎮ当前ꎬ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多个大学都

有多家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运营ꎬ如中山大学主要有广州北

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中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ꎬ广

东工业大学主要有广州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阳光社

会工作事务中心等ꎬ广州大学主要有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

务中心等ꎮ2.3 民间自发

一些社会工作者及其团队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及充

足的服务经验ꎬ以社会工作机构的名义进行登记注册ꎬ提供

多样化、契合人民群众需求的社会工作服务ꎮ这类社会工作

机构主要有广州快乐童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友好社会

工作服务中心、广州激扬文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启智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ꎮ3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成效与不足

3.1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成效

3.1.1 毗邻港澳ꎬ大力学习借鉴社会服务发展经验

广州毗邻港澳ꎬ在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ꎬ特别是香港社

会工作界对广州社会工作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ꎮ穗港

社会工作服务合作始于1997年成立的穗港级海外家庭辅导

中心ꎬ至今已有18年ꎮ该辅导中心成立的原因是因为香港

回归后ꎬ到内地经商或工作的港人人数大增ꎮ同时ꎬ两地居

民联姻也日趋增多ꎬ由此产生的家庭分隔及婚姻纠纷问题也日益增多ꎮ为此ꎬ香港国际社会服务与广州荔湾区逢源街道

办尝试合作ꎬ专门服务于两地家庭风格级婚姻纠纷问题ꎬ相

当数量的香港社会工作开始北上服务ꎮ而政府官员也不断

来到香港等地考察学习ꎬ推动社会服务的发展ꎮ3.1.2 活动形式多样ꎬ回应社会需求

广州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在不断推进中ꎮ直至2017年底ꎬ广州市全市有188个街道层面的家庭综合服务中

心ꎬ20个专项服务全面推进ꎬ大部分由广州市成立的社会工

作机构承接ꎮ[2]目前ꎬ有86家社会工作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

务项目ꎬ且有社会工作机构通过基金支持、企业赞助及自筹

经费等方式在社区开展各领域服务ꎬ包括老人、青少年、家

庭、社区矫正、戒毒、妇女婚姻、外来工、就业等多个各领域服

务ꎮ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及服务ꎬ彰显社会功能ꎬ满足社会

需求ꎮ同时ꎬ在服务过程中ꎬ积累社会工作机构管理及运营

经验、一线社会工作实务经验ꎬ逐步探索机构发展方向ꎬ使社

会服务从综合化向专业化过渡ꎮ3.1.3 政府规范引导发展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专业化服务

的经验ꎮ为了满足社会需求ꎬ广州市政府大力培育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ꎬ通过降低社会组织的成立门槛、加大购买社会工

作服务力度ꎬ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ꎮ

第一ꎬ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ꎮ2012年11月ꎬ我国政府

对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推出新规定ꎬ社会组织登记门槛降低ꎬ

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成立ꎬ不再需主管单位批准ꎬ成立登

记权限下放到区ꎮ2008年ꎬ广州市海珠区启创社会工作发展

协会申请登记成立ꎬ几经辗转才找到了明确的主管单位批

准ꎮ2008年12月ꎬ香港小童群益会到广州成立机构ꎬ因无境

外人士在广州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先例ꎬ所以选择了工商

注册成立“广州市成长动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ꎬ后于2012

年10月正式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广州市成长动力社

会专业发展与资源中心”ꎮ由此可见ꎬ简化程序及降低门槛ꎬ

大大促进了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ꎮ

第二ꎬ加大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力度ꎮ2013年广州市民

政局出台了«关于印发‹广州市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

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穗民〔2013〕22号)ꎬ并于2013年7月公示«第一批广州市本级具

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政府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

录»ꎬ其中录有社会工作机构中的有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广州

基督教女青年会、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广州利民精神健康

资源中心等ꎮ广州市政府积极搭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平台ꎬ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ꎮ2008-2017年ꎬ广州市、

区两级财政投入在社会工作发展的预算中每年的增长速度

为1.5-4倍ꎮ[3.5]

第三ꎬ监管评估机制逐渐确立ꎮ早在2009年ꎬ广州市投

入600万元发展33个社会工作专项项目ꎬ对于这些项目ꎬ政

府委托第三方通过过程评估(立项审批、中期审批、末期审

批)方法对项目质量进行跟踪ꎮ[5]2012年ꎬ广州市出台社会

工作评估管理办法ꎬ要求评估队伍中配置会计师ꎮ2013年ꎬ

广州市依托社会工作行业协会成立服务标准研究小组ꎬ研究

小组开发的各个领域的服务质量标准ꎬ涉及较多的是基本术

语的界定、服务数量的规定及对服务使用者满意度要求ꎮ广

州市作为我国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先行地ꎬ在构建完备的组

织评估监督机制方面做出许多积极尝试和探索ꎬ为国内其他

地区提供了示范ꎮ3.2 广州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成效

3.2.1 政策扶持和监管仍不够完善

—9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