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及防范描施 

一胡洪波/文 

积 言 喜茎 亲 

业寻求国际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走出 

去”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毕竟是新事物, 

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后,南过去仅承担生 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 

风险,多数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外投资市 

场、国际竞争环境及投资所在国法律、 

法规不甚了解,因此其开拓国际市场所 

面临的潜在风险就非常突出,甚至有的 

境外投资企业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下面结合笔者_r作体会,针对当前我国 

企业境外投资遇到的主要外部风险及防 范措施做一探讨。 

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风险 

(一)政治法律风险。主要是指与 

东道围政府行为有关或者东道国政策和 

法律变化有关的风险,以及战争、恐怖 活动等政治性暴力事件,是企业“走出 

去”过程中最大、最不可预期的风险。 

政治法律风险在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政局 

不稳、政权更迭,宗教、民族冲突此起 彼伏,甚至爆发内战或围家分裂。而发 

达围家政局虽较稳定,但存在对外国投 

资的限制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风险。尤 其涉及国防、能源等方面的投资要经过 

复杂繁琐的审批,因而我国企业境外投 

资常常面对很大的政治法律风险。美国 政府反对中海油竞价雪佛龙收购尤尼科 

就是典型的例证。政治法律风险归结起 来主要有: 1、征收和国有化指东道国政府采 

取的国有化或者歧视性的行为,导致境 

外投资企业丧失其通过投资获得的权 益和收入。)N20世纪60、7o年代,南美 

洲、非洲一些发展中同家兴起的国有化 

运动导致一些外国企业被东道国收归国 

有。我国对南美矿山的收购就曾遇到过 “一夜之间国有化”的陷阱,当地通过 

变更法律,规定矿山盈利的80%必须归 

国有等,是典型的政治法律风险。 2、汇兑限制指东道国政府采取行 

动,造成境外投资企业无法将投资收益 

兑换为可自由兑换货币或无法将可自由 

兑换货币汇出东道国。3 ̄112002年阿根廷 货币危机导致政府发布禁令,禁止外国 

投资者的外汇汇出阿根廷。 3、战争和政治性暴力事件指东道 

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内发生 的革命、内战、叛乱、暴乱、政治性的 

大规模骚乱和恐怖活动。如二战、越南 

战争、海湾战争等给一批外国投资者带 

来了重创。某日本化学企业在伊朗投资 的化工厂因伊斯兰革命的爆发而遭受严 

重损失。 4、政府违约指东道国政府非法解 

除与投资项目相关的协议或者不履行与 项目企业签订的合同项下的义务。如在 

主要政党轮流执政、缺乏政策连贯眭的 

围家,新政府上台后往往对上届政府执 政期间签署的合同多方刁难,甚至单方 面中止上届政府签署生效并已实施的合 

同或协议,对在这些国家投资的项目公 

司或工程承包公司造成重大损失。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印尼政府提前 

中止了十几个电站的特许权协议,导致 外国投资者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此外,经济民族主义情绪,地方 

政客的态度和立场,当地经贸的运作方 

式,社会媒介形成舆论氛围都加大了政 治法律风险。 

(二)利率、汇率的风险。境外 投资企业在涉外经济活动中,都要涉 

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货币的利率和汇率 

问题,这就产生了利率、汇率风险的问 

题。国际利率发生波动时,境外企业的 

股票、债券的价值就会发生波动,使以 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会发生不确 

定性改变,从而使所有者有蒙受经济损 失的可能性。加之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 今天,由于汇率频繁波动、剧烈的变化 

甚至可以吞噬大企业。特别是在经济不 

发达、政治波动剧烈、对外汇进行管制 的国家,境外投资企业普遍存在较大的 

汇率风险。一是币种结汇风险较大。境 

外企业在开展经营业务时,未考虑签约 

币种,业务完结时只能以当地的货币收 

汇,无法转换硬通货外币,使资金调度 和转移受到限制。如遇当地货币贬值, 

汇兑损失会更大。二是账面汇兑损失较 

高。因境外企业记账本位币不统一,有 

的以当地硬通货币记账,有的以人民币 记账,当汇率出现较大变动时,账面汇 兑损失较大。需要强调的是金融危机时 

期的利率、汇率风险问题尤为突出。 (三)文化差异风险。是指企业在 

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由于文化环境因素 

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使企业实际收益 与预期收益目标相背离,甚至导致企业 

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比如我国企业 

发生在西班牙的“鞋城火灾”事件,以 及我国“上汽”与韩国“双龙”的合作 

失败等都是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 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不可避 

免地处于相互冲突的文化环境之中,对 

于文化差异风险化解的得当与否,不仅 显现于短期绩效,也作用于长期的发展 

成绩,而且往往对后者产生的影响更为 深远。 

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 

(一)对投资所在围政治、经济 

形势的正确评估。企业应在投资前对投 

资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政局稳定情 况和对外围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评 

估。境外企业设立后,也应要求海外经 

理人员及时提供当地各种政策动向的情 

报,并由专门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工作 专业性较强,如果企业实力有限,就要 

注意发挥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境外投资企业自身 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企业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业和产品,是我同企业国际化经 

营的重要策略。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开 发、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科 

技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 

技术和实力雄厚的企业品牌形象。通过 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运 

用市场化和围际化手段,增强与外国跨 

国公司平等对话的实力。 (三)实行境外投资企业本地化战 

略。境外投资企业应加强对投资所在围 的公关策略。在投资方式上尽量采用合 

资形式,以取得一定的本囝企业身份, 

可以使合资方分担一部分投资风险。对 

资源开发等敏感领域的投资,可根据所 

在国情况以债权形式出资,通过产品分 成获得收益,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取得控 股权所带来的国有化风险。如果投资主 

体具有品牌、技术、管理优势,也可以 像麦当劳那样采取特许经营的形式,做 

到既节约资金、避免直接投资风险,又 

占领了市场。另外,境外企业还必须注 意塑造自己在当地良好的公众形象,并 将自身的发展积极地融入到投资所在同 

的经济发展中。 

(四)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境外投 

资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经营和金融策略, 把政治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调整的中 

心是把单独一家风险变为多个公司甚至 

把我围与东道围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可 

采取以下措施:境外投资企业应设法在 同际上寻找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利用筹 

集资本的机会把风险分散在东道围或其 

他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或公司的持 

股者、客户身上。一旦东道国发生任何 

政冶或经济风险,境外投资企业并不会 承担过多的风险,而且还能受到围际性 

的保护。设法把境外投资企业的原料、 零部件等市场与其他国家市场连在一 

起,还可以把研究与开发设备的特有技 

术和关键部分集中在困内,以便一旦发 生国家政治或经济风险时,可以让东道 

国也付出应有的代价。 (五)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为规避境外投资风险,境外投资企业应 

充分发挥我围出口信保的功能,同时, 为鼓励企业充分认识和利用出口信用保 险来防范投资风险,国家也应加大出口 信用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每一家境 

外投资企业都能够充分了解、吃透各级 

政府出台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 

支持政策,以帮助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水 

平,提高境外投资抵御风险的能力,及 

时化解投资风险。 (六)建立境外贸易合作区。企业 

走出去,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独自成 

功地避免政策风险。借鉴我围“苏州1工 

业同”的经验,对国内有实力的中介服 务机构或组织,可以在境外建立贸易合 

作区,合作区内集投资咨询、法律顾问 

等服务机构,实行一条龙服务。合作区 

内如果出现政治风险,还有政府间双边 

签订的贸易、投资协议,以避免可能的 

政治风险,甚至可以避免汇率风险。目 

前,我国设立境外贸易合作区16个,其 中在俄罗斯2个。 

(七)建立境外投资咨询机构以及 

政府与企业新的协调配合关系。企业在 

“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样 的,可能遭遇的风险类型和程度在不同的 

投资目的国也是不同的。有些国家的政治 

风险大,有些是经济、金融风险大,有些 是汇率、债务风险大。企业要想及时分辨 

境外投资有无政冶法律风险,就需要大量 资料和研究来做判断。因此,政府可以设 

立一个风险评估和咨询机构,为企业境外 

投资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和 认证等方面的服务。 

总之,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 必定会面I J笛着各种潜在的风险,但是通 

过科学的统筹规划和谨慎的选择,最终 

会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与防范。 

作者单位:黑龙江辰能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黄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