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个案研究

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个案研究

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个案研究王晓坤① 訾 非【摘要】 目的 探究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的表现特征,以及心理学学习经历对这种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分别对6位完美主义者和6位非完美主义者(皆为心理学专业四年级毕业生)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对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定性分析。结果 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完美主义表现在设定过高目标、期望事情按自己的想象发展、对所要做的事情在头脑中反复预演和检查以避免错误、对整洁和秩序的苛求以及惧怕别人的否定等5个方面,与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相同。有4位同学认为在学习心理学以后完美主义有显著的改善,另外有2位同学有轻度的改善。其他因素,如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也会影响完美主义心理。结论 完美主义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在不同的人群之间有相似性,但不是不可改变的。学习心理学对于完美主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关键词】 完美主义;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定性分析ACaseStudyonPerfectionismofCollegeStudentswithMajoringinPsychology.WangXiaokun,ZiFei.Beijing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probeintotheperfectionismofcollegestudentsmajoringinpsychology,andtheinfluenceof

studyingsuchmajoronthedevelopmentofperfectionism.Methods Aqualitativestudywasconducted.Sixperfectionisticparticipantsandsixnonperfectionisticperfectionists(allmajorinpsychology)wereinterviewedbysemi2structuralways.Qualitativedatawasanalyzed.Results Collegestudentswithpsychologyshowperfectionisminfivedimensionsincludingsettingowerlyhighobjects,desiringthingstohappenaccordingtoone’sownimagination,compulsivelyandobsessivelypreviewingandcheckingbeforedoingthingstoavoidanymistakes,excessivedemandingfororderlinessandneatness,andthefearofnegativeevaluationfromothers.Thesefiveaspectsaresimilartotheresultsobtainedbypreviousstudieswithparticipantwhowerenotmajorinpsychology.Fourintervieweesbelievedthatstudyingpsychologydecreasedtheirperfectionistictendencyandtwoothersproposedthatexperiencebroughtonlyslightalleviation.Otherfactors,suchasmajorfrustration,alsoaffectedperfectionofsomeinterviewees.Conclusion Perfectionismisastablepsychologicaltrait.Itissimilardifferentcrowds.However,thistraitischangeable.Learningpsychologyistheraputictoittosomeextent.【KeyWords】 Perfectionism;Mentalhealth;Casestudy;Qualitativeanalysis

1 引 言完美主义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实践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1,2],是一种对人们的行为影响深远的心理特征,吸引了许多的心理学家对其进行研究。一系列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同抑郁、社交焦虑与社交恐怖、人格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身心障碍等心理问题都有显著的相关,并且是一些心理问题症状形成的重要风险因子[3]。在心理基本健康的人群中,完美主义与人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非常显著和复杂[4,5]。国内

标词颜色命名的反应时,反应时越长表明二者关系越密切,因此Stroop启动任务可以用来研究自我图式组织的严密程度[2]。认知负载任务。认知负载任务是指被试在执行某一目标任务的同时,还要执行另一个任务,这个任务的目的是占用被试的认知资源,使被试自动化的完成目标任务。通过评估被试在有认知负载条件下,和没有认知负载条件下,执行目标任务反应时的差异,可以推测被试对目标任务是否进行了自动加工[3]。综上所述,抑郁者在自我认知方面确实与正常人存在明显差异。但在所有对自我图式的研究中,抑郁者仅仅将大约30%的消极词作为自我描述,并且抑郁者会选择与消极描述词同样多的积极词。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得出抑郁者具有消极自我图式的结论,同时还必须注意到,抑郁者虽然比正常人多关注了一些消极信息,但他们的认知结构中仍存在许多积极成分[1],最近内隐自尊的研究也发现,抑郁者虽然外显自尊水平低于正常人,但有与正常人相似的内隐自尊[4]。因此,抑郁者究竟具有怎样的认知特点,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3 参考文献[1]HaagaDAF,DyckMJ.Empiricalstatusofcognitivetheoryof

depression,PsychologicalBulletin,1991,110(2):2152236[2]SegalZV,HoodJE,ShawBF,etal.Astructuralanalysisofthe

self2schemaconstructinmajordepression,CognitiveTherapyandResearch,1988,12:4712485[3]BarghJA.TotaME.Context2dependentautomaticprocessingin

depression:Accessibilityofnegativeconstructswithregardtoselfbutnotother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2001,54:9252939[4]蔡华俭.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抑郁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5):3312336(收稿时间:2007212211)

・517・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6卷第6期 ChinaJournalofHealthPsychology 2008,Vol16,No.6 

① 中国.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100083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外学者对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大多采用定量方法,从群体的角度探索完美主义与其它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可惜的是,这种研究方法在产生量化的、普遍的和概括的结论的同时,忽略了完美主义及完美主义者的个体差异,对完美主义心理的表现特征、形成过程及发展机制缺乏细致、丰富的了解,因而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启发有限。采用质的研究方法研究完美主义心理是近年来此领域的1个新的方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Speirs2Neumeister对资质优异(gifted)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的研究[6],訾非对中国研究生人群的完美主义心理研究[7],訾非对完美主义与基督教信仰的研究等[8]。这些研究集中于完美主义心理较为普遍的资质优异人群,对于这些研究对象的完美主义心理进行了近距离的了解、观察和总结,为心理咨询及资优教育领域提供了有益启示。有一类与完美主义这个概念关系密切的人群,即学习心理学的大学生,长期以来并没有成为研究关注的对象。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有什么特点?学习心理学对这种倾向有没有影响?本研究以1所中国重点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探究心理学专业的完美主义者的典型特征以及学习心理学对这种特征的影响。2 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重点大学心理系四年级本科生。该系全部57名本科四年级学生(男生20人,女生37人)分别填写《中文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问卷》(FMPS)[9],根据问卷总分选取男生分数最高和最低的两位、女生分数最高和最低的4位,共12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他们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如附表所示(在统计问卷结果时参考此前訾非对中国研究生的研究[7],计算问卷总分时忽略FMPS的条理组织度这个维度)。 附表12位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访谈对象(化名)性别年龄FMPS问卷得分自我判断岩女21107(高)是完美主义者彭女2296(高)是完美主义者山女2292(高)是完美主义者雷男2290(高)是完美主义者良男2389(高)不是完美主义者雁女2288(高)是完美主义者嘉男2468(低)不是完美主义者冉女2264(低)不是完美主义者文女2264(低)不是完美主义者晶女2263(低)不是完美主义者骅男2362(低)不是完美主义者方女2255(低)不是完美主义者 注:表格中“年龄”为受访者接受访谈时的年龄。12位受访者皆为心理学专业四年级学生。 访谈的第一个问题是受访者的自我判断,即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完美主义者还是非完美主义者,并且在此之前没有告知受访者所填问卷的性质及得分。只有1位问卷高得分者(良)认为自己不是完美主义者,其他受访者的自我意象和问卷显示结果相同。在对受访者进行访谈时,尤其是心理学对于完美主义的影响时,研究者避免任何有导向性的提问方式,使受访者自主自由地表达。3 结 果3.1 完美主义的典型特征 通过对访谈记录文本的分析,发现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完美主义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自我认知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如下。3.1.1 给自己设定很高的目标,对自己要求严苛 具体表现为许多方面的事情都想做,而且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例如,

在FMPS量表上得分较高的良指出:“我从小到大就是这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