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烟草铸辉煌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烟草铸辉煌
作者:本刊评论员来源:《中国烟草》2008年增刊2008-12-18
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从北国冰城到江南水乡,从塞外边陲到沿海地区,祖国上下一派激情涌动;30年后,历史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思想的樊篱被冲破,体制的坚冰得以融化,社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安乐富足,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烟草行业坚持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快科技进步,较好地实现了行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以生动的事实、伟大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对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回顾并总结烟草行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不仅符合当前党和国家的总体要求,对烟草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将有重要启迪。
了重要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是一项非常必要和成功的改革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烟草行业坚持以烟草专卖体制为前提,深入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同样,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烟草行业也不排斥市场。
专卖体制并不意味着高度的封闭、高度的计划、高度的垄断可以不要竞争,不要市场,不要改革。
恰恰相反,烟草行业必须在专卖体制下,借助市场作用和竞争机制,形成优胜劣汰、充满进取和活力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烟草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顺应时代潮流,在坚持烟草专卖体制前提下,积极推进市场取向的行业改革。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局明确指出:本世纪头十年特别是近三至五年,是中国烟草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能否抓住机遇、抓紧工作,关系着中国烟草的前景和希望。
烟草行业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
积极实施内部管理体制工商分开。
行业有效解决烟草行业多年存在的地区封锁问题,地市级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确立,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企业来自市场的压力增大,促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步形成。
加快烟草企业战略重组。
以“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为主要任务,加快推进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培育“10多个重点企业”和“10多个重点品牌”,有力推动市场格局由分散竞争向集中竞争转变,形成“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竞争趋势。
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积极推进“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改革,加快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建设,为卷烟工业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初步探索出一条既有利于专卖制度要求、又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竞争模式。
理顺资产管理体制,加快职能转变。
行业初步建立起符合现代产权制度要求的资产管理体制。
积极推进企业由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加强董事
会建设,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国内烟草企业充分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
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加快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步伐,探索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以来,烟草行业始终把发展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可靠的市场基础之上,企业组织机构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全国统一化大市场基本形成,生产经营秩序不断好转,经济效益持续保持高速度增长,较好地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永无止境,发展永无止境。
面对未来,烟草行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的任务更为艰巨,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烟草行业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要继续坚韧不拔,奋发有为,全心全意为国家和消费者服务。
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高度,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对实行烟草专卖体制下行业所肩负的任务更加明确、履行的责任更加清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提出新举措,迎接新挑战,继往开来,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