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境人民币结算全面开放 重点监管6类不良行为

跨境人民币结算全面开放 重点监管6类不良行为

跨境人民币结算全面开放 重点监管6类不良行为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动两年半后,参与主体范围扩大至所
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日前,央行、财政部、商务部、
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
币结算企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作出上述
政策调整。
《通知》显示,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均可按照《跨境
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
务。六部委同时将对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企业实行重点监管
名单管理。至此,从事进出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其他经常项
目的企业,均可选择以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和收付。
与此同时,有6类不良行为的企业,将被列入重点监管名单,
列入重点监管名单的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所获得
的人民币资金不允许存放境外。
据了解,这6类不良行为包括在近两年内,有骗取出口退税、
偷税、虚开或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因涉嫌偷税、涉嫌骗
取出口退税、涉嫌虚开或涉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税务机
关及公安等部门立案查处的;有走私等严重违反海关监管的行
为;有比较严重违反金融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比较严重违反国家
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其他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等。
《通知》中表示,以上这些不良行为将成为六部委监管的重
点,主管部门将对重点监管范围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调整。
同时,六部委将根据各自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对企业和银行开
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强管理,充分共享包括重点监
管名单等有关信息,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防范风险。
“这对中国的制造企业和贸易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更
多的企业将在出口中享受到运用人民币结算的便利。同时,降低
外汇波动的风险和汇兑成本。”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贸易服务
总监欧阳博思认为,将参与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从试
点名单扩大至所有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是人民币国际化
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记者 杨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