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公案小说

什么是公案小说

“公案”一词含义很广,可能指官府的公文,或者官员审案时使用的桌子,也可能指司法案件。

宋元话本中的公案小说,指取材于刑事案件或者民事纠纷引起的案件小说。

其内容相当广泛,往往涉及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其叙事重点并不限于破案与断案,而是反映民众对生存权利、社会治安的热切渴望。

《错斩崔宁》、《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等作品,均为公案小说的代表作。

《错斩崔宁》,这篇话本见于《京本通俗小说》。

冯梦龙编辑的《醒世恒言》也有收录,题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主要内容:主人公崔宁是个小商人,携带十五贯钱,与素不相识的陈二姐在途中临时搭伴,向临安褚家堂方向走去。

陈二姐是商人刘贵的侍妾,刘贵前一天与陈二姐开玩笑,说把陈二姐典当给别人,陈二姐信以为真回娘家。

她刚离开刘家,小偷杀死刘贵,并偷去十五贯钱。

众邻居次日追上陈二姐,同时捉住崔宁,搜出十五贯钱。

他们认定陈二姐与崔宁通奸,共同谋害了刘贵。

临安府尹听信一面之词,将陈二姐与崔宁屈打成招,随即处死。

几年之后杀害刘贵的真凶被发现,两个冤死的人方才恢复名誉。

在这篇话本的一头一尾,编者反覆强调为人处世必须小心谨慎,不要乱开玩笑,以免招来灾祸。

同时,控诉昏官草菅人命,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弊端。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这篇话本见于冯梦龙编辑的《警世通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一、疑案产生。

山东兖州府奉符县有一位押司,人称大孙押司。

半夜三更他突然失踪,妻子说他投河,但没有捞到尸首。

二、鬼魂三次现身。

奉符县另外还有一位姓孙的押司,人称为小孙押司。

他与大孙押司的遗孀结婚。

有一天,大孙押司的鬼魂突然从灶台底下冒出来,要求丫鬟迎儿给予帮助。

不久鬼魂又在街上送给迎儿一包碎银子。

再过些天,迎儿到东岳庙烧香,鬼魂交给她一张写着谜语的纸。

话本编者让鬼魂三次现身,就是表明大孙押司迫切地要求伸冤。

三、包公猜谜。

包公到祥符县当知县,解开了谜语。

发现小孙押司私通大孙押司的妻子,夜半勒死大孙押司,将尸首丢入水井,在井上面安一个灶台。

包公派人拆开灶台,从井中捞出大孙押司的尸首,随即惩处了罪犯小孙押司。

在下层市民天真的想像之中,破解深奥的谜语,就是智慧高的表现。

因此,从宋元话本起,包公经常被写成一个猜谜能手。

《合同文字记》,这篇话本见于《六十家小说》。

内容简介:刘添祥、刘添瑞兄弟二人,与家人同住在开封附近的老儿村,尚未分家。

遇上荒年,弟弟刘添瑞夫妇领儿子刘安住,到外地投靠亲戚。

临行之前,立下两份合同,写明全家共有财产,兄弟二人各持一份。

十五年后,刘添瑞夫妇均已病死,其子刘安住带着合同返回故乡。

但刘添祥为独吞家产不承认,并将其打成重伤。

开封府府尹包公根据合同查明案情,欲惩罚刘添祥夫妇。

但刘安住不忍伯父伯母受苦,宁愿自己承担罪责。

包公被感动赦免刘添祥夫妇,并奏明朝廷授予刘安住官职。

话本中包公胸怀宽广,重视道德更甚于重视法律。

为了成全受害者的孝义之心,竟然放过罪犯。

这种刻画包公的方法,可谓独树一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