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东华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东华大学


5.2推杆运动分析
0.0000E+00
Plot 1 CS=装配体5, RF=装配体5
mm
0.000 0.352 0.704 1.055 1.407 1.759 2.111 2.462 2.814 3.166 3.518 3.869
-5.0000E+01
-1.0000E+02 -1.5000E+02 -2.0000E+02
中加速度较小,这样能减小推杆的输出功率和耗能, 而退回过程中加速度较大,保证安全性。
机械0405
吕佳翀 苗春慧 李栋超
Plot 1 CS=装配体5, RF=装配体5
推杆-1 CM Acceleration(mm/se c**2) X
sec
mm/sec**2
0.000 0.384 0.767 1.151 1.535 1.919 2.302 2.686 3.070 3.454 3.837
对照送料推杆位移图,可知送料推杆在送料过程
mm/sec
0.000 0.352 0.704 1.055 1.407 1.759 2.111 2.462 2.814 3.166 3.518 3.869
5.2.1推杆速度分析
1.0000E+03 8.0000E+02 6.0000E+02 4.0000E+02 2.0000E+02 0.0000E+00 -2.0000E+02 -4.0000E+02 -6.0000E+02 -8.0000E+02
对照上模位移图,可知上模在下行过程初期速度 较大,在接近下模后由于六杆机构的匀速特性以近似 匀速运动,在运动到最低点后由于机构的急回特性以 一个较大的速度离开下模。
5.1.2上模加速度分析
Plot 1 CS=装配体5, RF=装配体5
2.0000E+04
1.5000E+04
1.0000E+04 5.0000E+03 0.0000E+00
4.2送料机构设计尺寸
1 )取送料距离H=200mm。 曲柄2铰支点与曲柄1铰支 点竖直距离为136mm,曲 柄2铰支点与上模水平距离 为400mm。
2)经测量,齿轮1与齿轮2中 心距为141mm,则两齿轮 分 度 圆 直 径 均 为 70mm 。 取模数m=2,齿数z=35。
3)经测量计算,曲柄2长度 为80mm,连杆4长度为 250mm。极位夹角为30度, 行程速度比为 (180+30)/(180-30)=1.4。
3.2设计方案二
冲压机构采用凸轮—连杆组合机构,这种 组合机构的设计,关键在于根据输出的运动要 求,设计出凸轮的轮廓。可以根据上模的运动 过程,画出凸轮的轮廓。凸轮轴通过齿轮机构 与曲柄轴相连,可以按机构运动循环图确定凸 轮转角及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则可以控制上 模的运动。
送料机构是一个四杆机构,按机构运动循 环图可确定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使其 能在预定时间将工件送至待加工位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薄片零件冲压机
组长: 吕佳翀 组员: 苗春慧
李栋超 2007年1月
薄壁零件冲压机
1.工作原理及加工过程
薄壁零件冲压机是用于将具有良好 拉伸延展性的薄壁金属板(如铝板)一 次冲压成所规定形状的的机械机构。
它的主要加工过程如下: 1)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 2)下模固定在机架上,上模先以较 大速度接近坯料,接着以近似匀速将坯 料冲压拉延成形并将成品快速推出模腔,
5机构运动仿真及运动学分析
薄壁零件冲压机正面工作图 薄壁零件冲压机侧面工作图 薄壁零件冲压机背面工作图
5.1上模运动分析
5.0000E+01
Plot 1 CS=装配体5, RF=装配体5
0.0000E+00
mm
0.000 0.352 0.704 1.055 1.407 1.759 2.111 2.462 2.814 3.166 3.518 3.869
3.三种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取
3.1设计方案一
冲压机构采用六杆机构,可保证机构具有 急回特性和工作段近于匀速的特征,并使压力 角尽可能小。用一般的四杆急回机构,虽可满 足急回要求,但其工作行程的等速性能往往不 好,采用六杆机构就可获得改善。
送料机构是由四杆机构组成,按机构的运 动循环图确定主动件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则机 构可在预定时间将工件送至待加工的位置。
2.0000E+03
Plot 1 CS=装配体5, RF=装配体5
1.5000E+03
1.0000E+03
5.0000E+02
0.0000E+00
-5.0000E+02
-1.0000E+03
sec
mm/sec 0.000 0.256 0.512 0.767 1.023 1.279 1.535 1.791 2.047 2.302 2.558 2.814 3.070 3.326 3.582 3.837
4.所选方案的机构尺寸设计
4.1冲模机构设计尺寸
1) 取 上 模 工 作 段 长 度 L=50mm , 行 程 长 度 S=250mm , 对 应 曲柄转角为60度。连杆3长度L3=200mm,连杆2左段长度为200mm, 最小传动角为45度。
2) 当连杆2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杆3与上模夹角为最小传动角, 即45度,则连杆2铰支点与上模水平距离为341mm。
3) 取连杆2右段长度为300mm,曲柄1铰支点与连杆2铰支点水平 距离为100mm,竖直距离为200mm。
4)经测量计算,曲柄1长度为105mm,连杆1长度为245mm。 经测量,极位角为55度,行程速度比为(180+55)/(180-55)=1.88。
连杆 3
连杆 2
曲柄 1
连杆 4
曲柄 2
连杆 1
3.3设计方案三
冲压机构采用棘轮机构。棘轮和一四杆机 构串联,上模上升时,摇杆顺时针摆动,并通 过棘爪带动棘轮和工作抬顺时针转位。当上模 下降进行冲压时,摇杆逆时针摆动,则棘爪在 棘轮上滑动,工作台不动。
凸轮送料机构的凸轮轴通过齿轮机构与曲柄 轴相连,若按机构运动循环图确定凸轮转角及 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则机构可在预定时间将 工件送至待加工位置。
推杆-1 CM Position(mm) X
-2.5000E+02
-3.0000E+02
sec
如图所示,送料推杆的行程长约为200MM,由于齿 轮传动比为1:1,所以其周期与上模相同,越为66个 零件,即1分钟送66个坯料。对照上模位移图,推杆 在上模移动到最高点时移动到离下模最近点,保证了 加工的安全性 .
上膜-1 CM Acceleration(mm/s ec**2) Y
mm/sec**2
0.000 0.384 0.767 1.151 1.535 1.919 2.302 2.686 3.070 3.454 3.837
-5.0000E+03
-1.0000E+04
-1.5000E+04
sec
对照上模位移图,可知上模的加速度在上模接近 下模时逐渐变小,在上模运动到最低时变为0,再反像 逐渐增大,且变化量比下行过程来的大,体现了机构 的急回特性。
3.4最终选定方案:
我们最终采用的是第一方案。 原因:
1.六杆的机构的急回的性能相比较其他两种方案而言要好, 而且六杆机构等速性能好,结构简单,能更好地符合 设计的要求。
2.凸轮虽然机构简单紧凑,但是凸轮轮廓与推杆之间为点、 线接触,易磨损,凸轮机构多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
3.棘轮工作时有较大的冲击和噪声,而且运动精度较差, 棘轮一般用于速度较低和载荷不大的场合。 综合上述原因,我们觉得第一方案比其他两个方案 更符合方案选择应考虑的几个方面,特别是第一方案 的机构设计中结构相对其它方案非常简单,在制造中 可以大大减少工序,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动力源为1.1rad/S的转动电动机; 2)冲压成形制品生产率约70件/min; 3)上模移动总行程为250mm,其拉延行程置
于总行程末段,约为50mm; 4)上模行程速比系数K1=1.88;推杆行程速度
系数K2 =1.4; 5)坯料输送最大距离200mm;6) 最小传动 Nhomakorabea45 °;
-5.0000E+01 -1.0000E+02
上膜-1 CM Position(mm) Y
-1.5000E+02
-2.0000E+02
-2.5000E+02
sec
如图所示,上模的行程长约为250MM,周期为约 为1.1S,即1分钟约加工66个零件。
5.1.1上模运动速度分析
上膜-1 CM Velocity(mm/sec) Y
Plot 1 CS=装配体5, RF=装配体5
sec
推杆-1 CM Velocity(mm/sec) X
对照送料推杆位移图,可知送料推杆在送 料过程中速度较小,而退回过程中速度较大, 保证了送料的安全性。
5.2.2推杆加速度分析
8.0000E+03 6.0000E+03 4.0000E+03 2.0000E+03 0.0000E+00 -2.0000E+03 -4.0000E+03 -6.0000E+03 -8.0000E+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