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1)供给价格与供给表 QS 2 4 6 8 10 P 10 20 30 40 50
2*.供给函数
某商品的供给量与其本身价 格之间的依存关系。
2)供给曲线 P
S
公式: QS=F(P) 3*.供给定律
商品供给量与其本身价格之 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S
O
Q
3*.影响供给变动的其它因 1)供给曲线的移动 素
3.需求定理:在其它因素既 定条件下,需求量与商品本 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P D
O
D Q
要点:1.影响需求的其它 2.需求曲线的移动 因素
(1)收入 (2)偏好 (3)相关商品的价格
P
D1
D
(4)消费者的预期 (5)社会时尚 (6)人口数量与结构
D D1 3.O需求水平的变化与需Q求
(1)生产的技术水平。
(2)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
P
(3)相关商品的价格。
S S1
(4)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
预期。
(5)其它经济因素,如政 府政策、创新活动等因素
S S1 O
Q
的影响。 完整的供给函数:
2)供给水平的变化与供给量 的变化
QS=F(P,M,V,Pr,PT)
3.农产品供给定理
第 七 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第一节 农产品供给 第二节 农产品需求 第三节 农产品供求平衡 小结
第 一节 农 产 品 供 给
一、农产品供给的概念
1.定义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
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农产品供给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
Q=F(X)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以及影响需求 量变动的因素和影响需求曲线变动的因 素
要点:需求与需求定律
需求曲线
1.需求概念:消费者在某一 特定时期和一定市场内,在 每一种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 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2.需求函数:商品需求量与 其本身价格之间的相互依存 关系:QD =F(P)
收入效应是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 平提高情况下,改变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例如,在消费者购买大米和小麦两种农产品情况下,如果大 米的价格下降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货币收人不变,但现有 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强了,说明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
(3)炫耀性农产品和吉芬农产品
(4)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如果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成本增加的幅度,则供 给弹性大;反之,供给弹性则小。一般来说,因为土地报酬 递减规律的存在,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增加 的较快,因此,与工业产品相比,农产品供给弹性较小。
第二节 农 产 品 需 求
一、农产品需求的概念 1.定义
例如,当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时,农产品消费者为了维持生 活不得不压低生活标准,就增加低档农产品土豆的需求。这种价 格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吉芬之谜”,产
生这种现象的商品称作“吉芬商品”。
4.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
在经济分析中,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两者有严 格的区分。
农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农产品自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变动表 现为在同一条曲线上的移动。
量的变化:需求量的变化:
由此可得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价格
完整的需求函数:
水平下点的位置的移动; 需求水平的变化:同一价格水
D=F(P、T、I、Pr、Pe、N) 平下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3.农产品需求定理 (1)农产品需求规律。
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 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即农产品需求量随 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生产是有生 命的动植物的再生产过程。与动植物再生产相关的众多因素, 如土地、温度、光照、降水等都对农产品的生产产生影响。
(4)农产品供给受政府调控程度较大。由于农产品的供给涉 及国计民生,政府对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进行调控是必要的。 否则,农产品供给的不稳定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农产品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这表明农产 品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当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农产品本身价格的 变动而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曲线上移动,这种 变动称作供给量的变动。
1*.供给概念
生产者在某一市场上、一定 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生产和 销售的商品数量。
需求定理所反映的是一般农产品与价格之间的变动规律。但 是也有例外,例如炫耀性农产品和吉芬农产品情况就不同。
炫耀性农产品是用来显示消费者社会身份的农产品。这种农 产品的高价格显示了消费者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地位,常常在价格 下降时消费量反而减少,消费者转而去购买价格更高的农产品。 如甲鱼、鲨鱼翅等。
吉芬农产品是指低档生活必需农产品,其价格上升而需求量 反而上升。
2.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农业资源从基础条件上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可能性,资源 条件的优劣也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多与少。即在资源既定条件 下,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使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从而增加供给。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使物 质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3.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5.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对未来价格上升的预期会导致生产者和经营者产生一定程度 的囤积行为,会减少本期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增加未来农产品 的供给数量;相反,从而增加本期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减少未 来农产品的供给数量。
6.政府的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
比如在农业发达国家,政府为了减少农产品过剩而 采取限制生产的政策。在限制生产政策下,农业生产者 不得不按照政府下达的产量配额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 给相应减少。
(2)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容易改变,则供给弹性大;反之, 则小。如: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动容易,供给弹性 大。
(3)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
若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生产者能及时做出生产 调整,改变供给量,则供给弹性大;若价格变动的影响期短, 生产者来不及对生产做出调整,则供给弹性小。对于某些鲜 活易腐农产品,供给弹性几乎等于零。
农业生产者数量是影响农产品供给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因 素。一般来讲,农产品生产者数量和农产品供给呈同方向关系。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农产品生产者越多,农产品供给数 量就越多;生产者越少,农产品供给数量就越少。
4.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是农业生产者生产的农产品在多大程度 上可以出售给消费者。
农产品供给定理又称农产品供给规律,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 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 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三、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供给的有限性。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替代的基 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一定地域和一定 技术条件下,农产品的可能供给总量是有限的,不会随价格的 提高呈现无限增长趋势。 (2)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 周期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 一起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间断的,而且也是不能违背自然 规律的。
五、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 1.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
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度。 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
比率。其大小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
2.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性质
(1)农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具有 广泛的可比性。
(2)农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为正值。 (3)农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因农产品品种的不同而异。
农产品需求的变动:在某种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三、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不同的农产品有不同的用途,同一种农产品 也有多种用途,市场需求量即是所有购买者和使 用者对某一种农产品的每一项用途的需求总和。 因此,农产品需求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 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 量。
2.构成农产品需求的两个必备条件:
第一,消费者具有购买欲望; 第二,消费者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具有支付能力。
二、农产品需求原理 1.农产品需求函数
如果把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 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 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
条件: 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
供应能力。
二、农产品供给原理
1.农产品供给函数
如果把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量 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因素与供给量之 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Q=F(X)
供给的决定因素
Qs f ( Pi , Pj , Pk , P1 Pn , T , N , G, I ) Qs — —每个时期供给的数量 Pi — —产品的价格 Pj — —替代品价格 Pk — —互补品价格 P1 Pn — —投入物(n)的价格 T — —技术状况 N — —自然环境 G — —农户的目标 I — —制度设置
(1)对一般大路货的农产品需求下降,对营养丰富的鲜活农 产品(如肉、蛋、奶)的需求量上升。
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水平越高,对一定价格农产品 的需求量就越大;相反,收人水平越低,需求量就越小。 但是由于农产品主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量增长极 其有限,一个家庭成员的收入越少,家庭支出中用于购买 食物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
相关主题